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8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92篇
安全科学   124篇
废物处理   18篇
环保管理   58篇
综合类   379篇
基础理论   65篇
污染及防治   51篇
评价与监测   17篇
社会与环境   21篇
灾害及防治   2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本文通过对锅炉的整个运行过程的检验,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分析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术。针对各个环节进行分析,总结了工业锅炉在节能减排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提出了一些节能减排的方法和技术。  相似文献   
102.
<正>在白城中一精锻股份有限公司偌大的厂房里,一位中等身材、不时穿梭在厂房里的中年男人格外引人注意,他时而到处检查,时而在本子上做着记录,这个人就是该公司的专职安全员纪立群。谈起纪立群的工作,公司总经理助理、生产制造部部长王永喜说:"立群对待工作就像他性格一样,朴实、勤恳、一丝不苟,我们公司能够连续多年实现安全生产和他的努力工作分不开。"白城中一精锻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生产制造高级轿车发动机连杆的企业,年生产能力1500万支,年销售收入2.5亿元,搞好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关键时刻他走上安全员岗位  相似文献   
103.
对 JWF150-1500 型和 JWF150-0.0015GHW 型断路器并联电容器进行高压介质损耗试验,发现部分断路器并联电容器随电压升高介损值变化明显,存在离子性缺陷。通过数据和理论分析,解释了断路器并联电容器介质损耗随电压变化的原因及离子性缺陷对断路器并联电容器影响,并提出有效解决措施。结果表明:例行试验与投运前试验时 10 kV 下 tanδ 测量值偏差较大,且高压介损随电压变化下降明显的断路器并联电容器,可认定存在离子性缺陷。  相似文献   
104.
阚慧  孙翔  肖芸  朱晓东  赵德华 《环境工程》2014,32(1):97-101
基于高温好氧堆肥工艺,从收运、前处理、堆肥、后处理和产品施用等环节全面分析餐厨垃圾肥料化利用过程中产生的臭气、废水、盐分、油脂等污染,分析潜在的污染源强,提出控制方法并给出了控制效果。该研究结论是目前国家《餐厨和厨余垃圾肥料化利用污染控制技术规范》研编过程中的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105.
环保部于2013年5月23日颁布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示范区指标(试行)》(以下简称《指标(试行)》)已实施有9个月。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6批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地区参照《指标》要求确定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编制生态文明规划。然而,实际工作中发现指标体系中部分指标的合理性有待商榷。本文通过对问题指标进行分类探讨,将指标存在的问题分为四大类:指标定义亟待完善、指标标准设定偏高、指标数据获取性差和参考标准有待更新。根据不同类型指标问题的特点,分别对指标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的改进和解决方案,为环保部对《指标(试行)》的进一步完善和改进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思路,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持续健康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6.
为了探索培育高产粮田的施肥模式,实现氮肥资源的高效利用与环境效益,以华北平原的小麦(Triticum aestivum)-玉米(Zea mays L.)轮作体系作为研究对象,通过2007─2011年4个轮作季,探讨不同的施肥模式对作物产量和土壤硝态氮的影响。试验以处理A(当地传统管理)作为对照,从测土确定施肥量、按作物生长发育明确施肥时期、合理分配各时期的养分配比及增施有机肥等方面改变传统施肥模式,设置3种高产施肥培育模式,分别为处理B(现有高产田推荐管理)、处理C(高肥料投入管理)和处理D(水肥高效管理),进行田间小区试验。4个轮作季的总产量以处理D为最高,达75430 kg·hm-2,其次是处理C为75166 kg·hm-2,当地传统的产量最低。冬小麦季的吸氮量为处理C和D显著高于A处理,分别高出444.78 kg·hm-2和310.20 kg·hm-2,但与处理B无显著差异;处理D在夏玉米季的吸氮量为776.75 kg·hm-2,显著高于处理A。处理B的氮肥偏生产力值最高为38.21,处理D为36.71,处理A和C均为28.33。各处理经过4个轮作季后,土壤硝态氮均在120-160 cm出现累积峰,A、B、C和D的硝态氮峰值分别为58.65、28.98、105.89、45.29 mg·kg-1。在0-100cm土层,处理B的硝态氮累积量达到144.22 kg·hm-2,显著高于处理A、C、D;所有处理在100-200 cm土层均出现较高的硝态氮累积,处理C高达1021.19 kg·hm-2;0-400 cm的土壤硝态氮累积量分别为724.27、711-92、1324.30、730.70 kg·hm-2。处理A、B、C、D在耕层土壤氮素的表观损失分别为1298.95、653.18、1236.39和718.43 kg·hm-2,处理B、D显著低于处理A、C,D和B间差异不显著。因此,处理D是培育高产的理想施肥模式,合理的施肥量、科学的施肥时期以及有机无机的合理配比是达到高产、提高肥效和环境友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7.
不同灌溉方式冬小麦农田生态系统碳平衡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全球气候变暖趋势明显,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研究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而农田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农田生态系统是受人类强烈调节与控制的复合系统,其碳循环受各类农作措施的影响极大。新疆地处干旱区,水分条件是农田碳循环的最重要限制因子。为此,分析不同灌溉方式对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l)农田生态系统碳平衡的影响,从而提出有利于新疆冬小麦生产的固碳减排的灌溉方式。试验于2012—2013年在伊宁县科技示范园冬小麦试验田进行,选择伊农18冬小麦品种为供试材料,确定滴灌和漫灌为两个试验主因子并设置小区。试验自冬小麦返青开始至完全成熟结束,期间平均每7天采1次样,其中用典型样株法采集小麦植株,分根、茎、叶等不同器官单独烘干测定植株固碳量;用静态钠石灰吸收法测定冬小麦土壤呼吸;收集整理已发表国内外文献中的各类碳排放参数确定本研究中所需参数;采用王小彬的碳平衡计算方法分析不同灌溉方式农田生态系统碳平衡,据此对滴灌和漫灌两种灌溉方式的冬麦农田作物生物量固碳、土壤碳排放量和作物生产过程中物质投入的间接碳排放量,以及两种灌溉方式下冬麦农田生态系统净碳值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滴灌条件下冬麦农田生态系统小麦的固碳量、土壤碳排放总量分别比漫灌小麦的高出15.38%和11.43%,冬小麦穗是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而农业生产资料排碳总量比漫灌少排3.88%;但无论是滴灌还是漫灌,耗电碳排放量均占农业生产资料碳排放总量的59%以上,是农业生产资料碳排放的第一大来源。两种灌溉方式下冬小麦田生态系统的净碳值均呈现出固碳并存在显著差异(p〈0.01),且滴灌冬麦农田生态系统净碳值比漫灌高25.39%。因此,新疆冬小麦生产中采用滴灌方式更有利于农田生态系统的固碳,  相似文献   
108.
气体分离循环对高温厌氧消化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厌氧序批式反应器,研究了气体循环(包括气体直接循环和脱除气体中的氢气后循环)对以葡萄糖和乙酸钠配制的模拟废水在高温厌氧消化过程中乙酸代谢速率、出水性质及微生物相的影响,并采用尺寸排除色谱和三维荧光光谱技术,对溶解性微生物产物(SMP)的分子量分布和荧光物质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气体循环使得出水中残余挥发性脂肪酸的浓度由238.2mg/L(未脱氢)和129.6mg/L(脱氢)分别减少至8.5mg/L和8.2mg/L,并最终降低了SMP产量,45d时分别降至气体循环前的36.8%和59.2%.脱氢气体循环促进了乙酸化和乙酸氧化,导致了微生态环境和甲烷化基质浓度的差异,促进了高分子量SMP向低分子量SMP的转化,污泥中的微生物形态亦发生了较大变化.可见气体循环改善了基质与微生物的混合状况,改善了出水水质,而脱氢气体循环加速了乙酸的代谢,有望更快速地解除易降解有机物高温厌氧消化过程中的酸抑制,提高厌氧消化效率.  相似文献   
109.
太子河鱼类群落结构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以辽河流域太子河为例,开展鱼类生态调查,分析鱼类群落的空间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进行鱼类地理分布区域划分. 结果表明,太子河鱼类分属2纲9目12科36属44种,符合辽河亚区鱼类的分布特征,其种类繁多,且以纺锤形体型的鲤科鱼类居多. 通过CCA(典范对应分析)发现,水深、水体电导率以及ρ(TDS)(TDS为总溶解固体)和ρ(TN)与鱼类的种类及数量的相关性最大. 根据对各采样点鱼类的渔获量、Shannon-Wiener指数的聚类分析,并且结合各采样点的水温、水深、饵料生物组成、岸边植被、底质、流速、土壤等生态环境因素,以及鱼类分布和种群的结构特征,将太子河流域划分为2个生态区,其中A区包括太子河中、上游的流域,涵盖了51个采样点;B区包括19个采样点,主要是太子河下游的绝大部分流域.   相似文献   
110.
为了探讨龙湖中重金属污染情况,测定了龙湖中9个取样点的重金属元素含量,并从中选取Mn、Cu、Pb、As 4种重金属元素进行水质评价。通过灰色关联评价分析,所采集的9个样点中有8个样点都属于Ⅴ类水质、1个样点属于Ⅳ水质。采用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龙湖沉积物进行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评价分析,4种重金属的潜在风险顺序为Cu>As>Pb>Mn,其中每个样点的Cu元素都达到了极强的潜在生态危害,As元素的潜在生态危害程度都达到了强度生态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