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3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63篇
安全科学   68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66篇
综合类   259篇
基础理论   56篇
污染及防治   31篇
评价与监测   19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灾害及防治   3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31.
为了进一步提高电除尘器的收尘效率,尤其是对高比电阻粉尘的收尘效率,依据非稳态静电收集理论,对影响电除尘器粉尘收集性能各项因素的作用程度及机理进行了进一步研究。实验研究了粉尘收尘效率与不同比电阻粉尘的最优极间距、最优工作电压、粉尘层厚度和比电阻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极间距的增加,对应比收尘极面积,对于不同比电阻粉尘的收尘效率的增加幅度是不同的,其中高比电阻粉尘的收尘效率增加的趋势更加显著;粉尘比电阻越高,所对应的最优极间距越大,宽间距电除尘器对捕集高比电阻粉尘具有一定优越性;在最优极间距条件下,粉尘比电阻越高,其所对应的最优工作电压越小;相对于正常比电阻粉尘,随极板沉积粉尘层厚度的增加,高比电阻粉尘的最佳收尘效率所对应的最优工作电压升高幅度较大,而且最优工作电压所对应的收尘效率下降显著。随粉尘比电阻的增大,电除尘器收尘效率逐渐降低,特别是当粉尘比电阻大于1011Ω.cm后,粉尘收尘效率显著下降。研究结果与非稳态静电收尘理论提出的观点相吻合,有助于透彻理解电场结构和运行参数与粉尘收集性能的关系,特别是对于今后研发提高高比电阻粉尘收集性能的针对性技术措施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32.
家畜沤肥浸渍液对青椒枯萎病的防治及作用机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表明家畜沤肥浸渍液对青枯萎病具有显著防治效果,其中猪粪沤肥浸液在温室盆栽的防治效果为88.5%,马粪、牛粪沤肥浸渍液在温室盆栽的防治效果分别为56.6%和65.5%,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①三种沤肥浸渍液对青椒枯萎病菌的厚坦孢子、小孢子都具有强烈的溶菌作用。②沤肥微生物中具有对青椒枯萎病菌有强烈的拮抗作用的细菌。③沤肥浸渍液处理青椒后,β-1,3-葡聚糖酶,多酚氧化酶,苯丙氨酸转氨酶活性分别增高12.0%、367.0%和20.0%。④沤肥浸渍液处理青椒后,其植株高度、叶片厚度和叶脉直径均比对照有所增高。显示防病机理既有拮抗作用,又有诱导抗性作用。表5参12  相似文献   
433.
434.
为探究雾-霾过程中雾对PM2.5质量浓度的影响机制,选取2021年1月24~27日一次典型雾-霾过程,采用常规自动气象站、环境小时浓度、微波辐射计、风廓线雷达、气溶胶激光雷达、255m气象塔上梯度观测的气象、环境和湍流等多源数据资料及WRF-Chem过程分析数值模拟方法对此次污染过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雾相对湿度增加是由于辐射冷却和平流引起的,雾类型是辐射平流雾,其特征是水汽自上而下输送,雾过程雾顶高度250m,逆温层底高度为80~120m,雾顶高度>逆温层底高度;雾发生前由于相对湿度、垂直平流和湍流混合影响,地面及垂直方向PM2.5质量浓度先增长再下降,总体有利于PM2.5质量浓度扩散;雾成熟期根据逆温层底的高度,辐射-平流雾对PM2.5影响分为两种,其中雾对高于逆温层底的PM2.5为湿清除作用,而对低于逆温层底的PM2.5为积聚作用;雾消散后霾阶段40m湍流动能增高至0.78m2/s2,并逐渐和...  相似文献   
435.
目前的除湿系统大多单一,除湿效率不高,能源的利用率也相对较低。研究了一种热管与吸收式制冷的新型固体吸附除湿系统,提高了除湿效率和能源利用率。采用吸收式制冷对除湿过程中产生的吸附热进行降温,从而有效地提高吸附剂的除湿效率。吸收式制冷利用工厂余热和废热等低品位热源,对能源的利用范围很广。设计的系统是一种传热效率高、节能、除湿效率高的新型固体吸附除湿系统。  相似文献   
436.
通过对袋式除尘器用滤布反吹风清灰效果以及惯性力甩脱清灰效果的研究,实验表明,反吹风清灰时,在一定反吹风速下,滤布上粉尘负荷越大,清灰效果越好;在一定粉尘负荷下,粉尘剥离率随反吹风风速的增加而提高,当反吹风速增加到0.07 m/s时,剥离率趋于平缓;惯性力清灰时,在一定转速下,粉尘剥离率随粉尘负荷的增加而提高;在一定粉尘负荷下,粉尘剥离率随着惯性力的增加而提高,当惯性力达到200 Pa时,剥离率基本稳定;剥离力与剥离率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符合准=F/(a+bF)形式。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化袋式除尘器清灰机理的认识,同时为袋式除尘器清灰方式和运行参数的选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37.
采用活性炭/海藻酸钠-聚乙烯醇复合水凝胶(CAP)为吸附剂,以水溶液中的亚甲基蓝(MB)和Cu~(2+)为目标污染物,考察了固液比、p H、温度、反应时间、MB和Cu~(2+)的初始浓度等因素对吸附过程的影响.通过SEM、FTIR、BET等手段对CAP物化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CAP内部呈现互穿的三维网络多孔结构,成功复合了活性炭,具有丰富的—COOH和—OH官能团,比表面积可达112.7 m~2·g~(-1).CAP对MB和Cu~(2+)的吸附量随着固液比、温度的增大而降低,随着溶液初始p H的升高而增大;吸附属于Langmuir单层吸附,对MB和Cu~(2+)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1 940.75 mg·g~(-1)和190.48 mg·g~(-1);反应时间在5 h内吸附量可达最大吸附量的90%,吸附动力学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活性炭/高分子复合水凝胶经过5次吸附-脱附循环再生后,仍能保持优异的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438.
针对钻井现场视频监控人工值守工作量大、存在遗漏、海量视频数据缺乏实时报警等问题,在识别筛选严重事故后果及高概率违章事件的基础上,利用卷积神经网络算法研发视频智能分析技术,开发了钻井视频智能分析与报警系统,研制了配套的便携式视频监控终端及视频分析服务器,对现场直接作业、溢流监测坐岗等过程进行实时行为检测。现场应用表明,该系统可有效识别抽烟、人员离岗等现场典型违章行为,提升了钻井安全管理智能化水平。  相似文献   
439.
通过自行组建高梯度磁处理技术实验平台,研究了高梯度磁处理循环冷却水的原理、装置、及在不同工况下使用的效果、影响因素等。结果表明,在合适的磁场条件下,有利于保持水质的稳定。  相似文献   
440.
此文提出了一种有限元网格重新划分时新旧网格数据传递的新方法,该方法简化了新旧网格系统的包含测试并且有适当的精度,可用于三维网格重新划分时数据的传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