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7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173篇
安全科学   196篇
废物处理   54篇
环保管理   83篇
综合类   679篇
基础理论   99篇
污染及防治   72篇
评价与监测   37篇
社会与环境   18篇
灾害及防治   51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赤潮异湾藻与三角褐指藻的竞争及其化感作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赤潮异湾藻和三角褐指藻间竞争及其化感作用的论述,定性分析了两种微藻单独培养和共培养的最大环境容量(K)和生长速率(r)等生长参数,同时利用逻辑斯谛方程和Lotka-Volterra的竞争模型进一步定量比较了微藻间的竞争力参数(α和β),并采用对比微藻在f/2培养基中和其他微藻滤液中生长情况的方法,初步探讨了赤潮异湾藻和三角褐指藻间竞争产生的原因。结果表明,赤潮异湾藻对三角褐指藻有强烈抑制作用(α=6.38),而三角褐指藻对赤潮异湾藻抑制非常轻微(β=0.23),赤潮异湾藻的竞争能力大大强于三角褐指藻,推测这种竞争作用与这两种微藻间存在的化感作用相关外,还可能与其他因素如接触性信息传递等相关。此研究对调控藻类生物的生长和数量变化、鱼虾蟹等水产养殖水体中藻害的防治以及海洋生态环境的改善都具有相当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962.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上海市的能源消费量在大幅增加,相应地,碳的排放量也在逐步增加。文章首先对上海市物质生产部门终端能源消耗以及能源利用二氧化碳排放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再运用不产生残差的方法——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LMDI(logarithmic mean Divisiaindex),对上海市物质生产部门终端能源利用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进行了分解分析。结果表明产业增加值是上海物质生产部门碳排放增加的决定因素,能源效率和产业结构因素引起碳排放强度下降,但能源效率并不总是抑制碳排放的增长。总体上说,上海市物质生产部门能源利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不断的增加,其中产业结构和能源效率因素起抑制作用,产业增加值起促进作用。最后,文章从产业结构调整和能源结构调整等方面分析了上海市今后几年内的二氧化碳减排潜力,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963.
高新科技园区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也是一个地区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这些地区集中分布着国家重点的科研机构,他们对声环境有很高的要求。本论文重点对北京市丰台科技园区Ⅰ期的声环境的现状做了测量和分析,测量结果表明园区内的噪声污染是比较严重的,平均达标率不到10%。文章就测量的结果对园区的防噪减噪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64.
采用间歇试验的方法对不同HRT条件下,两相厌氧工艺处理含麦秸的低浓度废水的产酸相进行了研究。分别考察了HRT为3 h、4 h、6 h和8 h时,有麦秸反应器和无麦秸反应器中的pH、COD、氨氮、VFA的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在四种HRT条件下,除第一周期外有麦秸反应器的出水pH始终要低于无麦秸反应器的出水pH,而有麦秸反应器的出水COD、VFA要始终高于无麦秸反应器的出水COD、VFA,且添加麦秸会明显增加反应器前三个周期的出水氨氮浓度。HRT为3 h、4 h、6 h和8 h的有麦秸反应器的第一周期出水COD浓度分别比进水COD浓度增加了1.34倍、1.04倍、1.18倍和0.96倍。在有麦秸反应器中,HRT为3 h、4 h和8 h之间的酸化率相差不大,而在无麦秸反应器中,HRT为4 h的酸化率要大于3 h、6 h、8 h的酸化率。HRT从3 h增加到8 h不会对有麦秸反应器的pH环境有太大的影响,也不会使有麦秸反应器的出水COD浓度得到明显的增加。  相似文献   
965.
青岛大气气溶胶中无机氮组分的粒径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7月~2006年8月对青岛大气气溶胶进行为期1a的连续观测,分析了气溶胶颗粒以及气溶胶中无机氮组分(NO2-N、NH4-N、NO3-N)的粒径分布。结果表明:颗粒物随粒径分布全年呈现明显的双峰分布,最高峰值出现于0.43~0.65μm的积聚模态,次峰值出现于3.3~4.7μm的粗模态,春季三月沙尘期间的粗模态峰值最为明显。NO3-N的分布略微复杂,夏、春季节与颗粒物类似呈现双峰分布,在粗粒态和细粒态上各出现峰值,而秋冬季节呈现单峰分布,最高峰值均出现在积聚模态;NO2-N性质不稳定,无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但其全年平均却表现出一定的规律,呈现多模态分布;NH4-N的粒径分布的峰值均呈现单峰分布,峰值出现于0.43~0.65μm的积聚模态,无明显的季节变化。另外研究发现,春季沙尘天气和夏季海盐组分都对青岛大气气溶胶颗粒物及其中无机氮组分的粒径分布均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966.
壬基酚初级生物降解产物的辨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郝瑞霞  梁鹏  赵曼  周玉文 《环境科学》2008,29(4):1077-1081
为分析污水生物处理过程中壬基酚的去除机制,采用混合基质加标对照培养活性污泥、单一基质培养优势菌群2种生物降解实验,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谱图解析,从分子水平分析了壬基酚初级代谢产物和代谢途径.研究结果表明,活性污泥降解壬基酚的初级代谢产物主要为C4-C6烷基取代苯酚,烷基链的结构差异与其母体壬基的异构方式有关,烷基上的支链主要为甲基;优势降解菌群代谢壬基酚的初级产物除烷基苯酚外,还有苯乙酸等.污水生物处理过程中壬基酚可能的初级生物代谢途径是壬基上的长支链断裂为短的甲基链,生成一系列带有不同分支结构的短链烷基酚类代谢产物,进一步的代谢产物有苯乙酸.根据烷基酚类物质的内分泌干扰特性,短链烷基酚仍然具有雌激素活性,因此在壬基酚污染防治过程中应给与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967.
为解决非煤矿山企业生产安全事故的调查报告逐年累积,但综合统计分析困难、利用率不高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运用图表技术对非煤矿山企业生产安全事故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结果表明:对大量的非煤矿山企业生产安全事故调查报告进行综合统计分析后,这种方法能够清晰直观地反馈事故发生原因,包括事故涉及隐患、隐患频率和隐患共现关系。文中给出的结果图表说明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文中对结果图表的综合分析证明了这种方法能够对非煤矿山企业生产安全事故的预防起到一定作用,能够对非煤矿山企业生产安全管理提供辅助决策。  相似文献   
968.
以仔猪睾丸支持细胞为实验模型,采用二步酶消化法分离支持细胞进行培养。探讨了0、10、20、40、80gmol·L^-1的氯化镉对支持细胞的毒性作用。结果表明:10gmol·L^-1以上的氯化镉有抑制支持细胞生长的作用,并能使支持细胞氧化酶活性下降,造成支持细胞DNA损伤。  相似文献   
969.
刘复兴  郭俊才 《环境工程》2010,28(6):118-120
介绍了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探索城市钢厂与城市和谐发展的实践。太钢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通过全流程技术改造和创新,转变钢厂发展方式,承担社会责任,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产品质量、能源消耗、环境保护水平显著改善,成为城市节能减排、构建循环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70.
脉冲电絮凝法处理黄连素制药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脉冲电絮凝方法对黄连素制药废水进行处理,比较了其与传统电絮凝的能耗差距,考察了占空比、电流密度、脉冲频率、电极间距及反应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结果表明:与传统电絮凝相比,脉冲电絮凝法节能优势明显,其能耗仅为传统电絮凝法的20%;在最优反应条件(占空比为0.3,脉冲频率为1.0 kHz, 电流密度为19.44 mA/cm2,电极间距为2.0 cm,反应时间210 min)下,模拟废水中CODCr和黄连素的去除率分别达到69.6%和72.8%;采用最优条件处理实际废水,其CODCr与黄连素的去除率分别为62.6%和92.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