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33篇
安全科学   38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14篇
综合类   125篇
基础理论   33篇
污染及防治   15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14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新闻背景:据《京华时报》报道,北京大兴区西红门附近的水果商贩用生石灰兑“乙烯利”药水把生芒果梧熟.北京有关部门4月1日下午向媒体通报,用石灰药剂催熟的芒果不存在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72.
1999年7月30日上午7时40分 ,江苏省靖江市磷肥厂甲氧胺车间发生爆炸 ,500平方米的车间被炸塌 ,部分厂房受损 ,重伤3人 ,其中1人因抢救无效而死亡。一7月30日上午7时44分 ,靖江市消防大队“119”报警台接到磷肥厂发生爆炸事故的报警电话 ,声称车间炸塌 ,有人员伤亡 ,大火仍在燃烧 ,还有二次爆炸的危险。接警5分钟后 ,在消防大队大队长顾正飞、教导员赵斌的带领下 ,3辆消防车急速赶到爆炸现场。消防官兵到达现场后 ,看到被炸毁的甲氧胺车间是断垣残壁 ,满地都是被炸断的砖块和混疑土大块 ,还有炸飞的反应釜构件 ,现…  相似文献   
73.
耐蚀鳞片胶泥在脱硫烟道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在消化吸收国外鳞片烟道防腐内衬的基础上开发的国产鳞片胶泥材料,及其性能和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74.
某电气焊班班长在快要下班时接到了一项气割螺帽的任务,在没有办理“动火许可证”的情况下,他便带人在禁火区动火。车间副主任发现了这一违章现象后,怒气冲冲地制止道“活得不耐烦了,这事你都敢干?”心里本来就有怨气的班长一听火了:“我是死是活关你屁事!”并继续蛮干。结果遇罐内泄漏的可燃性气体,发生爆炸,造成2人重伤1人轻伤。 这是一起本不该发生的事故。究其原因,主要责任当然是班长的违章,但车间副主任不文明言语也起了不好的作用。在日常工作中,有的企业领导和安管干部对此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制止“三违”行为…  相似文献   
75.
人工湿地处理含盐生活污水的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高锋  杨朝晖  李晨  金卫红  邓一兵 《环境科学》2012,33(11):3820-3825
将人工湿地应用于含盐生活污水处理,在0%、0.5%、1.0%、1.5%、2.0%等不同进水NaCl盐度水平下,研究了进水盐度对人工湿地运行效果及基质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进水盐度在1.5%及以下时,人工湿地运行受盐度的影响较小,对COD的去除率保持在68.3%以上,对NH4+-N的去除率保持在66.1%以上.当进水盐度达到2.0%,人工湿地基质中细菌、真菌、放线菌和硝化细菌的数量明显减少,基质脲酶、纤维素酶活性也相应下降,导致人工湿地对污染物的去除率也随之下降,其中COD去除率降低至52.9%,NH4+-N去除率降低至50.3%.实验进一步研究了在1.5%进水盐度下人工湿地的水力条件对净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有机物,氮的去除受HRT的影响更大,当人工湿地的HRT由3~5 d降低至2 d时,NH4+-N的去除率从65.1%~78.2%降至47.1%.  相似文献   
76.
铅和铜离子在纳米羟基磷灰石上的竞争吸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通过吸附动力学试验研究了Pb2+和Cu2+在纳米羟基磷灰石(Nano-HAP)上的竞争吸附动力学过程,比较了吸附前后Nano-HAP的Zeta电位以及X射线衍射图谱等,对Pb2+和Cu2+在Nano-HAP上的竞争吸附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单一铅、铜离子存在时,Pb2+较Cu2+在Nano-HAP上的吸附量要高;当铅、铜这2种离子共存时,Pb2+和Cu2+在Nano-HAP表面发生竞争吸附,铜的吸附量增加,而铅的吸附量下降.结合X射线衍射图谱和动力学反应中Ca2+的溶出量,推测出Cu2+在Nano-HAP上的吸附以静电吸附和表面络合为主,而Pb2+在Nano-HAP上的吸附以溶解-沉淀反应为主,Pb2+、Cu2+在Nano-HAP上的吸附量与Ca2+的溶出量线性关系显著(R2为0.861~0.954).分别用一级、二级动力学方程、抛物线方程、Elovich方程、双常数方程和LJ方程对Pb2+和Cu2+在Nano-HAP上的吸附动力学过程进行了拟合,其中二级动力学方程和双常数方程拟合结果较好,说明Pb2+和Cu2+在Nano-HAP表面的动力学吸附反应是一个化学反应和物理吸附均占一定比例的复杂的吸附过程.  相似文献   
77.
接种混合功能细菌降低黑麦草体内菲和芘污染的机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通过批量降解试验,探讨了功能菌株Massilia sp. Pn2和Mycobacterium flavescens 033降解菲和芘的基本动力学过程和规律;重点采用温室盆栽试验,研究了接种混合菌株对黑麦草体内PAHs含量及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Pn2和033可以分别利用菲和芘作为碳源和能源进行生长;在30℃、pH=7.0条件下,菌株Pn2和033对100 mg·L~(-1)菲和50 mg·L~(-1)芘的降解率分别高达99.7%和98.3%,降解半衰期分别为0.34 d和0.95 d(R~20.98).与接种灭活混合菌株对比,接种混合菌株Pn2和033显著地降低了黑麦草体内菲和芘的含量和积累量(p0.05),并阻控菲和芘由黑麦草根向茎叶转移.同时,接种混合菌株Pn2和033显著地提高了黑麦草根和茎叶中POD(p0.05)活性,该酶能够促进黑麦草体内超氧自由基的清除,并保护细胞免受PAHs损伤,进而影响PAHs在黑麦草体内的代谢过程.研究结果为阐明接种混合功能菌降低植物体内PAHs污染的作用机理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8.
富营养浅水湖泊的退化与生态恢复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初步讨论了富营养浅水湖泊的退化现象的造成退化的主要原因,对湖泊生态恢复的目标和对策等问题也作了探讨,以武汉东湖为例,提出以水源保护地为主要功能的富营养浅水胡泊的恢复和整体优化对策,即恢复沉水植被、建立控制面源污染的半自然的人工湿地生态系统,优化水产养殖结构和恢复湖泊生物多样性等。对生物操纵在长江中下游富营养浅水湖泊恢复中的作用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9.
啤酒工业废水的特点及其处理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阐述了啤酒工业废水的特点及其处理技术的现状,分析了各种处理方法的优缺点,重点介绍了一些处理工艺,为研究开发高效、经济的啤酒工业废水处理新技术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0.
地球生态系统的碳补充机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首次提出地球生态系统的C补充机制,并且用框图模型说明了补充机制在运行过程中的每个流程,阐明了无论Si的充足与缺乏,地球生态系统都要将C从大气中移动的海底,储藏起来,完成C的迁移过程.研究结果表明,人类排放CO2引起气温和水温上升,地球生态系统不惜损害陆地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也要启动C补充机制,完成C的迁移,导致气温和水温恢复到动态的平衡.启动C补充机制期间,在输送Si的过程中,地球生态系统给陆地带来三大类型灾害:沙漠化、洪涝和风暴潮;在阻断Si的过程中,地球生态系统给海洋带来一大类型灾害:赤潮.在这些过程中,人类引起大气C的增加与地球生态系统导致大气C的减少充分展现了人类与自然界的相互撞击,这会强烈地产生一系列自然灾害发生,如干旱、沙漠化、沙尘暴、暴雨、洪水、泥石流、山体滑坡、风暴潮和赤潮.人类尽可能减少这些撞击,为地球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也为人类生存创造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