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7篇
安全科学   11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13篇
综合类   80篇
基础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9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01.
酸性橙7(AO7)是一种典型的阴离子偶氮染料,其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潜在危害已引起人们广泛关注。该研究采用二硫化钼(MoS2)活化过氧乙酸(PAA)降解AO7。结果表明,AO7在MoS2/PAA体系中的降解效率要远远超过MoS2/H2O2体系和MoS2/PI体系,当ρ(MoS2)0=0.4 g/L、c(PAA)0=0.4 mmol/L、初始pH为3.0时,AO7的降解率达到84.2%。此外,MoS2/H2O2体系能高效降解MO、ACE、DCF、SMX和TC等多种污染物。EPR和淬灭实验表明,MoS2/PAA体系产生的·OH、R-O·和1O2等是AO7降解的主要活性氧物种。紫外全波长扫描发现,AO7的偶氮键、芳香族片段(萘环和苯环)等在活性自由基的攻击下被快速破坏。...  相似文献   
102.
苯污染地下水系统反硝化菌分布及其净化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降解作用是地下水系统有机污染物自然衰减过程中最重要的破坏性衰减机制。在分析中,以我国某受苯污染水源地的地下水系统为对象,研究了该地下水中反硝化菌的分布,筛选出2株土著反硝化菌,通过生物降解实验证明其具有降解苯的能力,同时结合水源地历年的水质监测数据,首次从地球化学及生物学2个方面说明了该地下水中存在反硝化菌对苯的生物净化作用,为进一步研究该地下水中苯自然衰减规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3.
金文珠 《环境科学》1978,(5):32-37,31
我国第一辆大气污染监测车胜利研制成功,在试运行期间性能良好。监测车对大气污染物中的一氧化碳、甲烷、乙烯、乙炔和总烃的测定采用了小型气相色谱仪。除总烃单独分析外,其它四种组分要求同时分析,仪器必需满足以下的条件:(1)大气中这些污  相似文献   
104.
在对纺织染整企业集聚、环境位置敏感的两个典型区域调研的基础上,通过类似重金属标准和毒性类比、排污治理情况及水体底泥中锑含量的分析、水环境承载力和允许排放浓度计算等技术论证,提出环境敏感地区纺织染整工业锑的排放限值按不同排放情形可分别设定为0.1 mg/L和0.05 mg/L。工程实例表明,采用基于聚合硫酸铁混凝沉淀法的高低浓度废水分质处理技术可满足排放限值要求,且经济成本可接受。  相似文献   
105.
针对染料废水色度高、难生物降解等问题,提出了用辉光放电电解等离子体(GDEP)技术降解染料废水阳离子红XL-GRL的方法。研究了放电电压、溶液浓度对脱色率的影响;测定了GDEP产生的活性物质以及降解过程中溶液的电导率、pH和TOC去除率的变化;分析了降解中间产物成分。结果表明,在600 V电压下,GDEP产生了HO?、H?、O?等高活性物质,他们可使染料分子在130 min内的脱色率达到93.32%,在120 min内TOC去除率达到了65.80%。降解过程中产生了大量带电离子及酸性中间产物。推测可能的降解机理是,阳离子红XL-GRL分子在HO·作用下双键断裂,生成酚类等产物,接着继续降解为中间产物醌,并进一步氧化为小分子有机酸,最终矿化为CO_2、H_2O和简单的无机离子。GDEP在有机染料废水处理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6.
为了解阳澄湖的富营养化状态和影响阳澄湖水质的主控因子,基于2019年阳澄湖6个水质监测点位的10项水质指标的监测数据,运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TLI)评价了阳澄湖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并应用主成分分析法(PCA)识别了影响阳澄湖水质的主控因子.研究表明,2019年阳澄湖的主要超标水质指标为TP和TN;2019年阳澄湖全湖...  相似文献   
107.
石油烃污染引发了严重的土壤污染问题,在各种修复技术当中,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以成本低、修复效果好、二次污染少等优点得到广泛重视。文章以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为中心,阐述了内生菌-植物联合修复和植物-根际微生物联合修复两种典型的联合修复技术的原理以及最新的应用进展,并总结了当前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研究的不足,以期为石油烃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8.
工业废水锑排放标准限值的制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国内外锑标准的研究现状,总结了工业废水锑排放标准的制订原则,并以太湖流域某湖泊水体为例,介绍了工业废水锑排放标准限值的制订流程。通过建立环境容量模型,计算区域水体允许纳污量,推算出在上游来水为极端最枯流量、枯水年平均流量、平水年平均流量情形下,研究区域内相关企业允许排放到水体中的锑质量浓度分别为19.10μg/L、28.47μg/L、48.92μg/L。考虑最不利情形,兼顾锑污染处理的技术经济可行性,建议直排点源及印染废水集中式污水处理厂的出水锑质量浓度标准限值为20μg/L。  相似文献   
109.
近海海洋大气边界层是陆海气相互作用的特殊区域,发展近海海洋边界层大气污染立体探测技术、获取海洋大气边界层内主要污染成分及关键气象参数的高精度垂直探测信息,对于提高陆地、海洋和大气中的污染来源、化学机制和传输过程认识、提高沿海地区大气环境与气象预报的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针对近海海洋边界层大气污染综合立体探测技术,总结了近年来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支持下我国在近海海洋大气探测设备研发、关键技术发展和近海大气污染形成机制研究等方面的进展。当前我国已发展了包括海洋大气廓线激光雷达、湍流交换测量、海气通量观测、海洋气溶胶探测设备等一系列近海海洋边界层探测技术,解决了沿海海洋地区恶劣环境条件造成的技术瓶颈,并基于这些探测设备与技术开展了大量近海海洋大气污染研究。技术与设备的发展完善了我国近海海洋地区边界层大气污染立体监测技术体系与能力,对我国东部沿海区域大气污染防治有积极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10.
利用固结仪对南宁膨胀土进行了一维加载-卸载实验,得到了加载-卸载条件下的应力应变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土样加载或卸载时,以瞬时变形为主,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迅速出现衰减蠕变或回弹变形,但最后仍然留下部分残余变形;含水率和应力水平越高,其塑性和流变特性越明显。根据压缩曲线和回弹曲线分析得到,膨胀土的变形由瞬时弹性变形、瞬时塑性变形,弹性滞后变形等组成。探索了膨胀土流变元件模型的组成形式,并通过拟合确定了相关的流变参数.所得结果可供膨胀土流变问题的进一步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