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4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51篇
安全科学   45篇
废物处理   11篇
环保管理   59篇
综合类   155篇
基础理论   31篇
污染及防治   17篇
评价与监测   11篇
社会与环境   14篇
灾害及防治   1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污染的主要来源是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以及生态经济的自然循环链锁关系被人为地割裂后产生污染的循环环节所致.由于所有的产品经过消费以后都会变成垃圾,而代表着人类社会现阶段资源不可持续资源利用模式的垃圾的现行处理模式,将直接导致资源的耗竭.比较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的结构后发现,经济系统中的"还原"环节被弱化是导致目前人类生态经济灾难的症结所在.因此,在此基础上探讨建立垃圾处理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还原型"高科技产业途径及循环经济模式的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32.
环境试验与可靠性试验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在总结过去、现在产品环境试验基础上,提出以激发试验为主的今后发展方向,并提出“健壮工程”的理念。“健壮工程”是在原有的健壮设计的基础上,充实了可靠性与环境工程的成功技术,并体现设计、制造、试验可靠性3要素,加入了可靠性强化试验,构成完整的工程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133.
印染废水快速处理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活性反应柱处理的方法对印染废水进行处理。结果表明:采用原水pH,经活性反应柱处理2h,出水pH值调为8的条件下,其CODcr的含量可以从600mg/L降到92mg/L,去除率为84/67%,色度从500降到20,去除率为96%,出水达到国家排放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134.
分析了天津市不同功能区土壤中多环芳烃的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特征、土壤中菲、甲基菲、荧葸和芘的δ^13C值范围分别为-29.5‰~-23.2‰、-39.8‰~-23.4‰、-27.2%~-23.6‰和-28.1‰~-22.6‰,不同功能区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的差异反映了PAHs来源的差异.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特征表明,在研究区内,化石燃料燃烧产物的干-湿沉降是土壤PAHs的最主要来源之一,其它可能的来源有污水携带的油污、农作物茎杆及薪柴不完全燃烧产物等.就具体地点而言,土壤PAHs以二元混合输入为主,据此,运用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的二元复合数值模型对不同来源PAHs的相对贡献率进行了估算  相似文献   
135.
本文以井下作业现场存在的典型安全隐患为研究对象,对照相关标准和规范,分析了典型安全隐患的存在的风险、原因,提出了监督措施。  相似文献   
136.
煤矸石堆放对土壤环境PAHs污染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煤矸石堆放对土壤环境的有机污染效应,以典型煤矸石区——平煤十二矿为例,利用GC-MS技术对煤矸石、表层土壤及降尘样品中多环芳烃(PAHs)含量及化学组成特征进行了检测,将PAHs空间分布、环数分布、优势组成与分子标志物参数相结合,定性剖析了煤矸石堆放对表层土壤PAHs污染的贡献.煤矸石、降尘和土壤表层中PAHs综合分析表明,煤矸石堆积区表层土壤US EPA 16种优控PAHs(PHA16)总量为0.94~5.66 μg·g-1,属严重污染;表层土壤PAH16总量与煤矸石山距离呈负相关关系;煤矸石、降尘及表层土壤中PAHs均为富3环特征,以菲、苯并荧蒽、、荧蒽及芘为优势组成;煤矸石扬尘直降、煤矸石燃烧、原煤煤尘降落和燃烧对土壤环境PAHs均有输入,但近源区煤矸石扬尘直降贡献明显,煤矸石扬尘使煤矿区土壤环境中PAHs污染具有面源贡献的特点,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37.
白洋淀湿地水质与水生物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水质与水生物间关系是湿地生态学的研究热点,研究成果可为湿地水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在白洋淀湿地设置14个采样点,选取9个水质因子、4类11个水生物指标,利用冗余分析(RDA)方法对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白洋淀湿地水质和水生物相关性显著,前两个排序轴水质与水生物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73和0.821,特征值分别是0.862和0.059.DO、NO3--N、SD、TN和TP是影响水生物的主要水质因子,第一排序轴与NO3--N和DO显著正相关;第二排序轴与SD显著正相关,与TN和TP显著负相关.比较可知,NO3--N、DO对浮游动植物影响显著,特征值占主要水质因子总特征值的89%;SD、TN和TP对底栖动物及大型水生植物影响大,特征值占主要水质因子总特征值的94%.  相似文献   
138.
为探究饮用水中消毒剂对细菌在管材粗糙表面上附着行为的影响机制,探讨了消毒剂条件下细菌在不同类型、不同粗糙程度管材上的附着行为,并借助于基于表面热力学的XDLVO(extended-Derjaguin-Landau-Verwey-Overbeek)理论解析细菌与粗糙表面的交互作用过程.结果表明,投加氯(≤1.0mg/L)明显促进了细菌在管材表面的附着(相较于未投加时扩大4~6倍),且细菌更倾向于在塑料管材表面定殖,增大管材表面粗糙度进一步促进了细菌的附着.基于XDLVO理论解析表明,1.0mg/L氯提高了细菌与管材表面间的酸碱作用项和范德华作用项,进而促进细菌的表面附着行为;而增大管材表面粗糙程度进一步强化了这一交互过程.相较于不锈钢管材,聚氯乙烯和聚乙烯管材促进了其与细菌表面的交互吸引作用能,特别在1.0mg/L氯条件下管材与细菌的相互作用能增加了4~6倍,进而有助于细菌的表面附着聚集.  相似文献   
139.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加速,城市土壤多环芳烃(PAHs)含量及污染状况受到广泛关注.以石嘴山市为例,分析8个城市功能区156个表层土壤(0~20 cm)样品PAHs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运用单因子指数、内梅罗综合指数和终生癌症风险增量模型评价土壤PAHs污染状况,利用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模型(PMF)对PAHs来源进行解析.结果表明,石嘴山市表层土壤PAHs总含量均值为489.82 ng·g-1,除芘(Pyr)外的15种PAH单体变异系数均大于100%,属强变异;不同功能区土壤PAHs含量呈现出:交通区(1217.61 ng·g-1) > 工业区(809.58 ng·g-1) > 公园(273.66 ng·g-1) > 文教区(268.18 ng·g-1) > 商业区(240.05 ng·g-1) > 农业区(226.81 ng·g-1) > 医疗区(211.90 ng·g-1) > 居民区(183.49 ng·g-1);内梅罗综合指数显示82.58%的样点不存在污染,轻微、轻度和中度污染占比分别为6.45%、4.52%和0.65%,5.8%的样点存在重度污染;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皮肤接触和误食是最主要的土壤PAHs暴露途径,其健康风险处于可接受水平;源解析表明石嘴山市土壤PAHs的主要来源为交通排放源、煤炭燃烧源、生物质/重油燃烧的混合源以及石油源,其贡献率分别为10.5%、36.6%、50.3%和2.6%,且高值大多分布在工业或煤炭生产区域.研究结果可为工业城市土壤污染研究提供参考,并对预防土壤污染、保障土壤环境质量及人体健康安全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0.
以大型深水水电类水库潘家口水库为例,于2020年春季(5月)、夏季(8月)在研究区设置33个采样点,采用顶空平衡-气相色谱法和经验模型法对水柱温室气体浓度和水-气界面扩散通量进行了观测及估算,并分析了潘家口水库温室气体浓度及通量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春季潘家口水库水-气界面CH4、CO2、N2O平均通量分别为(1.11±1.60)μmol/(m2·h),(1333.31±546.43)μmol/(m2·h),(76.65±19.54)nmol/(m2·h).夏季潘家口水库水-气界面CH4、CO2、N2O平均通量分别为(0.62±1.13)μmol/(m2·h),(746.08±1152.44)μmol/(m2·h),(141.18±256.02)nmol/(m2·h).潘家口水库温室气体排放呈现出大的时空异质性,空间上春季和夏季各温室气体通量均表现为干流大于支流;季节上CH4与CO2扩散通量表现为春季大于夏季,而N2O扩散通量夏季大于春季.统计分析表明CH4扩散通量主要受电导率、风速等环境因子影响,CO2扩散通量受风速、pH及DOC影响,N2O扩散通量主要受水柱NO3--N、NO2--N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