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66篇
安全科学   44篇
废物处理   11篇
环保管理   57篇
综合类   157篇
基础理论   42篇
污染及防治   17篇
评价与监测   11篇
社会与环境   13篇
灾害及防治   1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281.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国务院安委会于2020年4月1日印发《全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要求专项整治工作突出思想引领、突出企业主体、突出风险防控和突出制度建设等四个方面。省国资委系统以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为抓手,紧扣实施方案,加大督导检查,确保工作责任到位、组织措施落实,全面提升省属企业本质安全。  相似文献   
282.
韩城电厂滑坡于1990年和1995年先后经过了两次治理。为了检验综合治理效果,观测山体变形滑移、厂区变形活动规律,于1996年底建立了滑坡深部变形监测体系,采用激光准直系统、三向测缝计、钻孔测斜仪等多种方法对韩城电场滑坡进行了长期的深部变形监测,获得了滑坡多年的深部位移数据。监测成果表明:滑坡存在指向SW的蠕滑变形,但各监测点位移变化处于较低水平,山体和厂区无明显的异常变形现象。滑坡综合治理效果明显,保证了电厂的安全运营。  相似文献   
283.
利用CFD进行数学建模,分析了某厂220 t/h CFB锅炉的温度及流场分布情况。在此基础上,针对性的设计开发了满足工艺要求的喷枪并对喷射位置进行了优化,模拟了还原剂与烟气混合情况,确定了工程设计参数。工程测试结果表明,系统脱硝效率及氨逃逸率均达到设计要求,其中脱硝效率最高可超过75%。  相似文献   
284.
依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关于定量结构-活性关系(QSAR)模型构建和使用导则,通过多元线性回归(MLR)方法建立了一个包含9个描述符的卤代有机化合物鱼类生物富集因子(BCF)的QSAR模型。QSAR模型的调整决定系数R2adj = 0.877,去一法交叉验证系数Q2LOO= 0.873,外部验证系数Q2EXT= 0.757,表明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优度、稳健性和预测能力。采用欧几里德距离方法表征了模型应用域,并对模型进行了机理解释。所构建的模型,可以用于预测应用域内卤代化合物的BCF。  相似文献   
285.
土壤有机质(SOM)是影响土壤中多环芳烃(PAHs)赋存的重要因素,本文对3个地区的PAHs污染土壤,将其分为土壤轻组分(LF)、重组分(HF)以及另外3个有机质组分(松散结合的腐殖质(H1)、稳定结合的腐殖质(H2)和紧密结合的腐殖质(H3)),采用过硫酸盐氧化法间接测定土壤中16种PAHs的生物有效性,分析了氧化前、后土壤分离的各组分之间PAHs的浓度以及其结构组成.结果表明:①LF中PAHs浓度为226.51~11240.40 mg·kg-1,HF则为29.81~1506.00 mg·kg-1,虽然LF占总样品的质量百分比仅为1.41%~2.43%,所含的PAHs占土壤中PAHs总量的13%~17%,LF富集PAHs的能力要远大于HF;②原土中2~3环的PAHs生物有效性为0.48~0.81,均值为0.68,略高于∑PAHs均值(0.67)、4环(0.55)以及5~6环(0.30);而HF中4环PAHs生物有效性为0.58~0.68,均值为0.61,略高于∑PAHs均值(0.56)、5~6环(0.45)以及2~3环(0.60),原土中PAHs生物有效性均值要比HF高,低环PAHs生物有效性要高于高环.③对比HF和LF,FTI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结果显示,LF比HF在波长为1033 cm-1处相对吸光度明显增加,增幅为11.41%~22.62%,而在3500~3300 cm-1处LF比HF相对吸光度则略有下降,降幅为1.57%~16.36%,因而LF中含C—O官能团的物质较多,表明LF比HF含有更多的碳水化合物以及高度聚合物等,导致LF中所含的PAHs要远高于其他组分,而HF中的PAHs多分布于H3中,可能是由于H3中存在较高的疏水性有机质.在对PAHs污染土壤修复治理以及健康风险评估中,应重视土壤LF组分及其所含PAHs生物有效性规律以及PAHs污染严重时HF中PAHs可能存在较多的情况,土壤中有机物成分显著影响土壤中PAHs的分布和生物利用度这一事实可用于PAHs污染的土壤.  相似文献   
286.
汞是环境中毒性最强的重金属之一,由于具有持久性、长距离迁移性和生物累积性被列为全球性污染物。土壤是汞重要的源和汇,在汞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发挥关键作用,其理化性质可以显著影响汞的吸附分配行为。本文基于采自全国各地的131份农业土壤样品考察了汞(Hg2+)在土壤中的吸附分配行为,测定了Hg2+的固液分配系数(Kd),并探讨其与p H、有机质(OM)、粒度组成、溶解性有机质(DOM)和总硫等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利用逐步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分析发现旱地土壤对汞Kd的主要影响因素是DOM和土壤粒度,而水田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总硫。通过淹水实验,进一步探究了土壤氧化还原对Hg2+分配的影响。研究发现,旱地土壤中,大部分土壤在淹水30 d后Kd呈明显增大趋势,继续淹水至60 d的Kd表现为稳定或下降的趋势;大部分水田土壤在淹水条件下Kd未表现出增大的趋势,且随淹水时间呈稳定或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287.
建立室内的土壤硫酸粘菌素暴露胁迫模型,采用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terminal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T-RFLP)技术分析不同浓度硫酸粘菌素残留对土壤反硝化细菌的影响。结果表明,每个处理组nirS、nosZ基因的分类操作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OTU)总数均比对照组低,且nirS基因呈现剂量依赖效应;各组优势细菌nirS基因主要集中在10个片段中,nosZ基因主要集中在18个片段中,nirS基因较nosZ基因丰度变化大;多样性指数分析表明,nirS基因Shannon指数在7 d时,高浓度组较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Simpson指数在各浓度处理组较对照组差异均显著(P0.05); Pielou指数在7 d、49 d时,高浓度处理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nosZ基因Shannon指数在35 d时,中浓度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49 d时,低浓度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Simpson指数在21 d、35 d时,低浓度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Pielou指数在各处理组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当药物含量≥5 mg·kg~(-1)时,反硝化细菌的均匀度、群落多样性降低,优势度升高,群落结构特征均发生改变,其中对nirS基因影响显著。nirS基因更适合作为硫酸粘菌素污染的指示基因。  相似文献   
288.
土地整治对生态系统服务影响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系统服务是人类直接或间接从生态系统获得的各种惠益,构建了人类与自然的桥梁和纽带,将科学与管理决策紧密相连。全面认识和深入理解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对实现区域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土地整治已成为中国最大规模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和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的有组织的人类活动之一,深刻影响着区域乃至全国的土地利用格局和生态过程,也对生态系统服务产生了诸多影响。在分析土地整治与生态系统服务关系的基础上,阐明土地整治通过改变土地利用/覆被的类型、结构和格局间接影响生态系统服务;通过分析土地平整和农田水利等工程措施对生态系统供给、调节、支持和文化等服务功能的直接影响,指出其既有正向影响,又有负向影响。论述了土地整治对不同生态系统服务之间关系的影响,认为土地整治能影响其间的协同或者权衡关系。概括了土地整治对生态系统服务影响的尺度效应,指出土地整治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具有较强的尺度依赖性。提出了未来重点研究内容:(1)加强土地整治对生态系统结构和过程影响的研究,构建土地整治对生态过程和功能影响的方法与模型;(2)围绕土地整治影响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生态系统服务—调节调控这一主线,强化土地整治中生态系统服务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3)加强土地整治的区域生态系统服务集成和优化研究,科学调控土地整治所影响的关键生态系统服务和时空布局;(4)重视土地整治对生态系统服务影响的尺度效应,深入研究土地整治在不同时空尺度上影响生态系统服务的耦合机制。期望完善土地整治对生态系统服务影响的研究,为将生态系统服务评价纳入土地整治的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89.
CNPC赴日本环保安全研修团一行7人于1999年1月31日~2月13日在日本针对日本石油公司如何在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注意产品开发质量,不断增加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确保企业能够安全生产,合理地保护周边环境等专题进行了研修。日本石油公司是日本石油界的龙头...  相似文献   
290.
在对广西北海市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资源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其景观的构成要素以及山口红树林保护区的自然保护景观的资源潜力及与北海城市景观及生态旅游和城市建设,支 业的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景观生态学分析和生态经济发展研究,认为把山口红树林保护区作为北海城市的重要生态旅游及自然保护景观来建设对保护区本身的生存与发展脐及整个北海市的发展都将具有巨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