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8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66篇
安全科学   44篇
废物处理   11篇
环保管理   57篇
综合类   157篇
基础理论   41篇
污染及防治   17篇
评价与监测   11篇
社会与环境   13篇
灾害及防治   1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61.
无景点旅游下导游的应对措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景点旅游是与传统景点旅游相对应的一种全新的旅游方式.它是在旅游者旅游意识、消费观念等内在因素和旅游大市场如旅行社、旅游景点、导游等外在原因共同作用下产生的.为了更好地适应无景点旅游的发展,需要对现有的导游管理模式做出改变,导游的工作重心也应由传统的景点讲解向游览向导转变,提高导游野外生存技巧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增强组织协调和化解冲突的能力,加大保障旅游者的人身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362.
抗生素通过动物粪便或生物固体的施用、再生水灌溉进入农业土壤后可以被蔬菜和粮食作物吸收,从而引起人体的被动暴露。为了评估抗生素对人体暴露的健康风险,需要基于植物样品,发展灵敏、稳定且针对性强的分析方法。本文综述了植物样品中抗生素残留分析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样品提取、净化等前处理方法及其仪器分析方法,并对植物样品中抗生素分析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63.
煤矸石堆积下多环芳烃的淋溶污染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淋溶是使有害物质析出的主要途径之一。为查明煤矸石堆放淋溶造成的有机污染效应,对不同风化强度煤矸石进行了动态淋溶模拟实验,系统研究了煤矸石中US EPA优先控制的16种多环芳烃(PAH16)的析出规律和迁移方式。获得煤矸石中多环芳烃(PAHs)淋溶特征如下:煤矸石堆积期遭受短期降雨(500~1 600 mm)作用后,煤矸石溶出的PAH16总质量浓度达125.6~451.2 ng/L。PAH16溶出量初期较高,在一定降雨期后又达到峰值,酸雨条件下,煤矸石山淋溶出的PAH16可由线性累加转为指数快速累加的趋势。淋溶液中优势组分为萘、二氢苊、芴和菲,4种组分之和占所测PAHs总量的80%~90%。煤矸石溶出的PAHs环数分布为2环〉3环〉4环〉5环、6环。迁移方式上,2环PAHs多以溶解相迁移,3环PAHs主要以颗粒态迁移,存在少量溶解形式,而4环以上PAHs则以颗粒相形式迁移。  相似文献   
364.
无锡市酸雨变化特征及气象条件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无锡市2008~2011年酸雨观测资料,利用功率谱分析、后向轨迹和聚类分析方法,研究了无锡市酸雨的变化特征,分析了气象因素对酸雨的影响,探讨了1 500 m高度的气团移动路径特征。结果表明:2008~2011年,无锡市酸雨pH值呈现逐年递增趋势,而且酸雨逐月pH值、逐月弱酸雨和强酸雨频率分别存在不同的周期性变化;酸雨酸性随降水量增加表现为先增强后减弱,但夏季降水与酸雨pH值的相关性并不显著;春季相对湿度与酸雨pH值呈现显著负相关,夏季气温则与酸雨pH值呈显著正相关;各季节1 500 m高度的轨迹存在一定差异,春冬季无锡市受内陆气团影响为主,夏秋季西太平洋水汽输送作用明显。总体而言,江浙赣和西太平洋是无锡酸雨前体物的主要来源地  相似文献   
365.
均相Co/PMS系统降解吡虫啉的影响因素及降解途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陈晓旸  陈晓  陈景文  杨萍  乔显亮 《环境科学》2007,28(12):2816-2820
过渡态Co2+-催化分解KHSO5(Co/PMS)系统是一种新型的高级氧化技术,其反应体系可以产生强氧化性的硫酸自由基(SO·-4).以杀虫剂吡虫啉为目标污染物,重点研究了溶液中PMS浓度、Co2+-浓度和无机阴离子(H2PO-4、HCO-3、NO-3和Cl-)对Co/PMS系统降解吡虫啉的影响.结果表明,吡虫啉的降解遵循准一级动力学,其降解速率与氧化剂PMS浓度和催化剂Co2+-的浓度呈正相关.吡虫啉的降解速率随着PMS和Co2+-浓度的增加而增大,但是当PMS与吡虫啉的摩尔比大于20时,增加PMS的浓度对吡虫啉的降解速率反而有一定程度的抑制.H2PO-4能促进Co/PMS系统对虫啉的降解;低浓度的HCO-3促进吡虫啉的降解,高浓度则为抑制作用;Cl-抑制吡虫啉的降解,而NO-3则对整个降解过程影响不明显.研究中采用GC/MS分析吡虫啉降解的中间产物,得到了6-氯烟酸和6-氯烟酰胺2种主要的中间产物,并由此推测其可能的降解途径.  相似文献   
366.
以活性炭、碳纳米管和石墨烯为基体材料,分别采用醋酸、硫酸和硝酸对其进行改性,运用BET、FTIR、SEM等技术对材料进行了表征,详细考察了其对溶液中U(Ⅵ)的吸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醋酸改性的效果最好,醋酸改性活性炭对U(Ⅵ)的吸附具有更大优势;在吸附时间90 min、吸附剂加入量1.0 g/L、U(Ⅵ)初始质量浓度50 mg/L、醋酸改性活性炭的溶液pH为7、醋酸改性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的溶液pH为8的最优吸附条件下,醋酸改性的活性炭、碳纳米管、石墨烯的U(Ⅵ)吸附率分别为90.13%,89.82%,82.08%。表征结果显示:吸附剂对U(Ⅵ)的吸附性能主要取决于其表面羧基、羟基等含氧官能团的数量;吸附剂对U(Ⅵ)的吸附具有化学吸附特征。  相似文献   
367.
大庆石油管理局于1998年11月17日隆重召开了健康、安全与环境(HSE)管理体系文件发布会,正式批准发布了大庆石油管理局《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手册》[1]。这是大庆局企业管理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它标志着大庆局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模式将更符合国际通行...  相似文献   
368.
36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