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5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58篇
安全科学   52篇
废物处理   13篇
环保管理   60篇
综合类   210篇
基础理论   52篇
污染及防治   18篇
评价与监测   19篇
社会与环境   17篇
灾害及防治   2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本文研究了大黑汀水库表层沉积物碳氮磷污染负荷及分布特征,利用Peeper (pore water equilibriums)技术获取沉积物-水界面氮磷剖面特征,分析大黑汀水库间隙水氮磷分布的空间差异;采集沉积物无扰动柱样用静态培养法对其水土界面氮磷交换速率进行估算.结果表明:沉积物中TN、TP和TOC的含量分别在729~5894mg/kg、1312~2439mg/kg和0.5%~5.6%之间,沉积物中氨氮(NH4+-N)、硝酸盐氮(NO3--N)、亚硝酸盐氮(NO2--N)和活性磷(PO43--P)含量分别在0.6~202.9、34.4~168.3、0.1~0.3和16.1~75.2mg/kg之间,主要表现为下游含量高于上游,空间分布特征明显;沉积物C/N表明该水库有机质主要来源于水体内部,与人类网箱养殖活动有关.间隙水中NH4+-N和PO43--P浓度远高于上覆水,表明大黑汀水库间隙水具有向上覆水体扩散营养盐的潜力.在垂直方向上间隙水中NH4+-N浓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变大,PO43--P浓度具有在0~4cm快速增加,之后表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静态释放结果表明,沉积物-水界面NH4+-N和PO43--P的交换通量分别为3.5~110.5mg/(m2·d)和0.1~1.6mg/(m2·d),NO3--N和NO2--N交换通量在-112.5~157.2mg/(m2·d)和0.04~0.94mg/(m2·d)之间.NH4+-N、NO3--N和PO43--P在下游表现出较高的释放速率.较高的沉积物内源负荷使得大黑汀水库沉积物具有较大的向上覆水释放营养盐的潜力,改善水库沉积物污染状况是治理大黑汀水库水体环境的必要之举.  相似文献   
62.
通过室内静态实验培养装置模拟了蓝藻细胞大量聚集、沉降死亡后对水-沉积物界面处Fe、Mn、S循环的驱动作用.结果表明,藻细胞沉降到沉积物表面50min内,溶解氧就消耗殆尽,形成厌氧、强还原环境,使得界面处大量的铁锰氧化物和硫化物发生厌氧还原.实验进行到第4d沉积物-水界面处Fe2+、Mn2+含量达到峰值,含量分别为4.40mg/L、2.35mg/L;实验结束时Fe2+含量表现下降,浓度仅为3.37mg/L;Mn2+急剧降低,浓度为0.97mg/L.而S2-含量变化则表现为第2d达到最高,含量为0.63mg/L;此后浓度一直降低,实验结束后浓度为0.12mg/L.在实验结束后测定的0~1cm处沉积物的ORP值为-150mV,表明沉积物处于强还原状态.藻体死亡引起的黑水团现象,在驱动沉积物中Fe、Mn、S发生强烈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同时,也将对水体生态环境产生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3.
利用自制的静态模拟实验装置,通过连续抽取间隙水来研究藻细胞沉降在沉积物表面后对水-沉积物界面处的N、P变化的驱动作用及影响效果.结果表明,藻细胞沉降后,在50 min内就完全消耗掉水-沉积物界面处的溶解氧,同时水体出现严重的发黑、发臭现象;形成的厌氧、强还原环境,使得死亡的藻细胞在界面处发生强烈的厌氧矿化作用,界面处的水溶性PO34--P、NH 4+-N在实验的第2 d开始向上覆水中扩散,含量不断增加.至实验结束时(实验第8 d),界面处PO34--P、NH 4+-N的含量分别达到4.00 mg/L、39.45 mg/L,分别为同期对照实验样柱中的10倍和241倍(对照样柱中的PO43--P、NH 4+-N的含量分别为0.42 mg/L、0.16 mg/L).藻细胞的厌氧矿化加剧了氮磷营养盐向上覆水的扩散,在加重水体营养盐含量的同时,也为藻华的再次发生提供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64.
温室气体N_2O的生成和排放与反硝化功能微生物关系密切,探讨沉积物反硝化微生物功能基因丰度及其与N_2O通量的关系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沉积物N_2O生成与排放的微生物学机制。以太湖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qPCR(Quantitative PCR)技术测定了太湖沉积物反硝化功能基因(nirK、nirS、norB和nosZ)丰度,阐明了太湖沉积物反消化功能基因丰度的季节变化规律,并分析了反硝化功能基因丰度与沉积物N_2O通量及其他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太湖沉积物反硝化功能基因丰度呈现夏秋季高冬春季低,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norB基因丰度最高,均值为9.03×10~9 copies·g~(-1),其次为nir S基因(1.14×10~9copies·g~(-1)),nirK和nosZ基因丰度均值分别为3.04×10~8copies·g~(-1)和1.09×10~8copies·g~(-1)。沉积物TN和NO_2~-是影响反硝化功能基因丰度的重要环境因子。夏秋季沉积物N2O通量为-0.12-0.04nmol·g~(-1)·h~(-1),均值为-0.05nmol·g~(-1)·h~(-1),与反硝化功能基因(nir K、nir S和nir B)丰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表明反硝化过程消耗了N_2O。冬春季沉积物N_2O通量为-0.05-0.48 nmol·g~(-1)·h~(-1),均值为0.27 nmol·g~(-1)·h~(-1),与反硝化功能基因丰度不具显著相关性,表明反硝化作用可能不是N_2O产生的主要过程。  相似文献   
65.
作为一类环境污染有机化合物,多环芳烃具有数量庞大、结构独特、机理复杂的特点。文章从其芳香性分类开始,阐述多环芳烃的结构(环数、支链和杂环等)和毒性的构效关系。多环芳烃存在各种毒性和致癌活性,自然界很多微生物能够降解多环芳烃。多环芳烃的生物降解仍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6.
电容式次声接收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次声有关概念的基础上,介绍次声接收器的用途与参数,重点介绍电容式的特性与调幅原理,结构与工作原理、零点漂移的防止及其加工与装配。  相似文献   
67.
在离瑞金市区四十多公里的九堡镇凤凰山下,有一处一带密溪淌绿水,千寻松竹染红霞”的村庄,这就是容家古村密溪。  相似文献   
68.
石油烃对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不断被重视,释氧材料作为一种强化生物修复技术正日益受到关注。文章介绍了释氧材料的发展史,阐述修复场地条件、地下水化学环境和材料释氧速率控制对修复效果的影响,并对该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9.
70.
蟑螂,节支动物门蜚蠊目蜚蠊科,性喜温湿环境,昼伏夜出。它们可以躲进狭小的缝隙内,一滴水便可使它们生存两至三周的时间。因其是传播疾病的几类害虫之一,所以人们每年都会大肆灭杀蟑螂。土鳖,又称中华大蜚蠊,与蟑螂一样属于节支动物门蜚蠊目。不同的是它属于鳖蠊科,且是重要的药用昆虫,因此在我国被大量人工饲养。蟑螂与土鳖虽属同门,所受待遇却迥异。虽然人们为消灭蟑螂想尽办法,但其数量不减反增,而土鳖却只能靠人工饲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