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废物处理   12篇
综合类   5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废旧轮胎已成为一大公害,废旧轮胎资源化利用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将废胶粉应用于改性沥青,既可利用废物优化沥青路面,又能减少环境污染。介绍国内外废胶粉改性沥青的应用现状,并对废胶粉改性沥青机理及性能影响因素进行了总结,重点分析了废胶粉改性沥青的储存稳定性问题及其解决办法,指出用废胶粉对沥青进行改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改进密切值法及其在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密切值法由于具有运算过程简明直观,评价结果优化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环境质量评价中,但由于在运算过程中对不同的评价指标采取等权处理的方式而使结果有失偏差。通过引进目标差值率法及熵权法可对密切值法进行改进。将改进后的方法应用于福州市2001年-2006年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中。结果表明,福州市2001-2006年大气环境质量总体良好.依据国家大气环境质量评价标准等级,2003年至2005年均达到一级标准水平,2001、2002、2006年均达到二级标准水平,这与实际情况能很好的吻合,说明了改进后的密切值法的评价结果客观、真实、可靠。  相似文献   
13.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石油能源短缺及尾气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但其动力锂电池的寿命一般在5~8年,意味着在近几年退役动力电池大量累积.退役锂电池属于严重污染类固体废物,如果没有得到恰当的处置,既容易造成其中可利用有价金属的资源浪费,也有可能造成环境污染.因此,退役动力锂电池的回收与综合利用是缓解能源金属短缺的必...  相似文献   
14.
铝塑复合包装废弃物难分质、难回收利用、难焚烧处理,污染重,亟待治理。采用碱液浸透-机械分离的方法实现铝塑精准分离,得到含杂量低的再生低密度聚乙烯(LDPE)和强碱性含铝废液。考察水和铝塑膜液固比、氢氧化钠浓度、搅拌速率、浸泡时间及温度等分离条件对铝浸出率的影响。强碱性含铝废液与聚合氯化铝(PAC)进行复配,可作为絮凝剂用于处理纸塑分离废水,达到铝塑分离的同时实现污水处理,“以废治废”。提出了强碱性含铝废液与PAC复配体系的絮凝机理。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财富,但随之也埋下了环境灾难的隐忧。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以大量开采资源、大量生产产品、大量消费、大量的产品报废来不断地单向循环的,这种发展模式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废弃产品。尽管我国已实施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等处理基金制度,但产品应用领域较窄,实施方式较为单一;同时也缺少对于生产者的刚性约束,责任主体参与积极性不足,消费者和销售商的责任意识未形成,相关制度可操作性不强,实践推进缓慢。因此,因地制宜探讨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区域性实践的演变过程中,责任分担机制的建立,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制造业转型升级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实现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已经成为重大国家战略.在碳中和目标下,废弃资源高值化回收利用将会是助力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一环.从废弃利乐包资源化入手,分析了目前我国废弃利乐包回收再利用的情况,介绍废弃利乐包回收利用的主要技术手段,提出了研发智能分类设备、加强顶层设计、推进两网融合、强化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17.
借助人工加速老化、自然土壤填埋等实验方法 ,采用力学性能测试、扫描电镜 (SEM)、热重 -红外联用仪 (TG IR)等测试方法 ,对所研制的含滑石粉的环保型聚乙烯 (PE)塑料包装材料的可环境消纳性能进行探讨。实验结果表明 ,以PE为主材料 ,添加不易分解的滑石粉、生物活性剂、FeSt3 MnSt2 复合光敏剂 ,研制出的高填充可降解的PE塑料薄膜 ,具有良好的光 -生物降解性能 ,且可适用于焚烧处理。  相似文献   
18.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毕业生存在规模小、科技创新能力不足、能力施展受限等问题,无法满足产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究其原因有:(1)新兴专业,其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不健全,人才培养质量参差不齐;(2)交叉专业,其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方向尚需融合凝练;(3)综合专业,其现有科研平台还不足以支撑学科发展,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模式还没有完全形成。因此,本学科研究生培养单位应树立协同创新理念,坚持行业需求导向,充分挖掘办学特色和优势,凝练培养方向、完善以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核心的研究生培养方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科研平台;支持鼓励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做好学科前沿追踪;加强校校交流互动,提升硕士点认可度。  相似文献   
19.
桐壳基活性炭对水中苯胺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桐油加工过程中的副产品——桐壳由于含碳量高,可作为制备活性炭的理想原料之一,这是农林固废资源化综合利用的有效途径。本文考察了桐壳基活性炭对水中苯胺的吸附规律,以及在不同吸附时间、溶液初始浓度、活性炭投加量、溶液pH值等条件下,桐壳基活性炭对水中苯胺的吸附性能,希望能为桐壳的资源化综合利用及含苯胺废水的净化处理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微塑料在环境中广泛存在,由于其数量大、组成复杂、不易降解、比表面积高和表面官能团丰富,可与环境中其他污染物相互作用,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等造成较大的危害风险。总结了微塑料的环境污染及生物危害,分析了微塑料的生物毒理机制,提出了解决微塑料污染问题的技术策略。为微塑料的生态环境污染防治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