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废物处理   1篇
综合类   22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0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通过对马迹山矿石中转港扩建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阶段在码头前沿区、锚地、航道和对照点处,海水水质、海洋表层沉积物、海洋生物的监测调查数据,进行与环评时期的阶段对比和各监测点之间的区域对比评价,分析工程竣工后对周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对比分析结果为基础,判断工程是否具备竣工环保验收条件。  相似文献   
13.
飞灰/石灰吸着剂制备及其脱硫脱硝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飞灰和石灰为原料,采用常压水合、蒸汽水合、加压水合三种水合方式制备干法脱硫脱硝吸着剂,并探讨了吸着剂表面及孔结构特性对脱硫脱硝性能的影响。研究了制备条件如:飞灰/石灰比、水合温度、压力等因素对吸着剂表面及孔结构特性及其脱硫脱硝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飞灰和石灰水合制得的吸着剂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均远大于原料石灰或飞灰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水合制得的飞灰/石灰吸着剂比表面积最大可达97.55m2/g,孔隙体积更是较两种原料增大了10~100倍;水合法制备飞灰/石灰吸着剂时,飞灰/石灰比对吸着剂的表面及孔结构特性影响最大,在飞灰/石灰比为1/1时,制得的吸着剂的脱硫脱硝性能较优;水合制备的飞灰/石灰吸着剂,比表面积40m2/g以上,且孔径在250~270A觷时,表现出具有较高的脱硫脱硝活性。  相似文献   
14.
何翔  钱枫  李峣 《环境科学研究》2013,26(9):942-947
年1—7月在北京市西三环航天桥地区,用大流量分级采样器分5级采集大气颗粒物样品,采用溶剂提取和衍生化方法对样品进行前处理,利用GC-MS分析不同粒径颗粒物中的有机脂肪酸. 结果表明:在颗粒物中共检出21种MOA(一元有机脂肪酸)和7种DIA(二元有机脂肪酸);ρ(∑21MOA)(21种MOA总质量浓度)和ρ(∑7DIA)(7种DIA总质量浓度)均在粒径<0.69μm的超细颗粒中最高,分别约占各自5级颗粒物质量浓度总和的30.0%和32.5%;颗粒物中ρ(∑21MOA)和ρ(∑7DIA)月际变化规律不同,前者在1—2月最高,3月次之;而后者在5—7月最高. MOA和DIA的组成、分布特点亦不尽相同,其中C10~C24的MOA表现出明显的偶数碳优势,而DIA没有显现奇偶优势;MOA中ρ(C16-MOA)最高,ρ(C18-MOA)次之;DIA中ρ(壬二酸)最高. 基于MOA的C18/C16〔ρ(C18-MOA)/ρ(C16-MOA)〕和CPI(碳优先指数)分析表明,颗粒物中MOA主要来自人为源,与燃煤排放、机动车尾气及烹调排放相关,1—2月燃煤排放对颗粒物中MOA的贡献明显.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交通干线周围可吸入大气颗粒物的污染特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Anderson撞击法分级采样器于2009年3~6月对北京市航天桥周围可吸入大气颗粒物进行分级采样分析.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X射线能谱仪(EDS)观察测量样品的微观形貌及元素相对含量.根据形貌及元素含量,9类颗粒物被识别.利用等离子电感耦合质谱仪(ICP-MS)对颗粒物中的主要元素质量浓度进行了测定,发现交通干线周围大气PM10中Ca、Mg、Fe等元素质量浓度随粒径减小而减小,Pb、Zn、Ni、Hg等元素的浓度却随粒径减小而增大,粒径小于3.3mm的颗粒Pb, Hg, Zn浓度增加更为显著.利用FA(因子分析)进行源解析.结果表明,交通干线周围大气颗粒物组成中,建筑及自然扬尘贡献率最大占44.0%;汽车尾气及交通道路尘贡献率次之占28.1%.  相似文献   
16.
燃煤飞灰制备脱硫剂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飞灰和石灰为原料,经消化制得不同消化时间、消化温度和原料配比的脱硫剂,对实验样品进行比表面积、孔径分布等表面特性测定,并在固定床上进行脱硫试验研究。研究表明,合理的孔径分布利于脱硫反应,实验制得最佳脱硫剂的比表面积是54.953m2/g。  相似文献   
17.
大气气溶胶酸度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气气溶胶的环境效应、气候效应和健康效应均与气溶胶的物理化学性质直接相关,其中大气气溶胶酸度是其重要的性质之一。大气气溶胶酸度对酸沉降、灰霾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并影响大气非均相化学反应,相关研究已成为国际研究的热点。对国内外学者近年来在大气气溶胶酸度对大气环境与人体健康的影响、大气气溶胶酸度的影响因素与变化规律、大气气溶胶酸度/酸化缓冲能力的测定与计算方法、大气气溶胶酸性成分采集系统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了较系统的综述,并对大气气溶胶酸度研究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城区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特点,功能与结构,并对系统中的污染源数据库,电子地图,信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等问题作了概述。  相似文献   
19.
常温下钙基脱硫灰的稳定性主要受外界pH值的影响,其次还与所处的气氛有关。文中对空气和氮气两种气氛下灰样中亚硫酸钙在酸性条件下分解放出二氧化硫的量进行了测定,研究了常温下钙基脱硫灰的稳定性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一套按快速床设计(气速约2 m/s)建设的生石灰循环流态化反应装置上开展的冷模研究.通过对石灰颗粒的特性、流态化行为及磨损规律等研究,经过数学推导,建立了床层稳态粒子模型.该模型可在给定生石灰加入量、床料卸出量及生石灰粒径分布的情况下,预测稳态时的床层石灰藏量及其粒径分布,从而将为反应动力学研究提供脱硫剂床层的基础参数,促进这项新工艺的技术开发和工业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