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安全科学   30篇
环保管理   14篇
综合类   17篇
基础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1.
适用对象:当班操作员、控制室人员、相关职能部门 危险目标:电解工段、液氯储罐区、液氯充装、液氯管道系统 事故预测:离子膜穿孔引发管道、容器爆炸而泄漏;氯气贮罐阀门泄漏:氯气管道破裂泄漏  相似文献   
12.
叶迪镇 《环境技术》1999,17(3):10-14
本文在相同元件环境应力筛选失效率分析基础上,引入“更新”概念对混合元件构成的电子组件或系统环境应力筛选作定量分析并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3.
我矿有两台φ200潜孔钻,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其行走电器元件存在一些事故隐患,给安全生产带来很大威助。尤其是73-φ200钻电器线路改成 KQ-φ200钻线路,用行走交流接触器 CJ10-150代替原来的CJ13-100交流接触器以后。由于φ200钻常在崖边作业,地形条件差,行走时振动冲击大,有时交流接触会自动闲合,造成短路;有时行走失控、突然转向或停不下来,很是危险。  相似文献   
14.
闽江口重金属污染特征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分析了闽江口表层沉积物中Cd、Pb、Cu、Hg、As含量及分布特征,并对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闽江口表层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平均含量大小为Pb〉Cu〉As〉Cd〉Hg;重金属生态风险属Cd—Hg复合污染型,单个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大小为Cd〉Hg〉As〉Cu〉Pb。  相似文献   
15.
个体防护器材是为了保护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免遭或减轻事故伤害和职业危害所配备的防护装备.是保障劳动者安全和健康的一种预防性辅助措施,是劳动保护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炼化企业个体防护器材是安技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使个体防护器材有效地发挥作用,应从选用到管理的过程加以控制,根据企业安全生产、防止职业伤害的需要,按不同工种、不同劳动条件,给劳动者提供必要的个体防护器材。  相似文献   
16.
超滤膜处理油田采出水用于回注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验采用截留分子量为100 ku的PVDF(聚偏氟乙烯)超滤膜组件对大庆油田采出水进行了处理,处理水用于油田回注以减少清水的消耗和降低环境污染,同时确定了最佳操作条件和膜清洗方法并考察了超滤出水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的操作条件为:跨膜压差0.30~0.35 MPa,膜面流速3.0~3.5 m/s,温度35~40 ℃.超滤出水中的悬浮物、含油量均低于1.00 mg/L,粒径中值和SRB不能检出,超滤出水水质完全满足油田回注水标准.  相似文献   
17.
以大庆油田常规处理后的油田采出水为处理对象,建立日产水300t的超滤预处理和电渗析脱盐处理中试试验装置.考察该工艺所能达到的技术经济指标,掌握放大规律,为万吨级工业装置和系统的设计提供基础数据.经过3000h长时间连续试运行,系统出水水质稳定,出水浊度低于1.0 NTU,悬浮物和含油量低于1.00 mg/L,矿化度低于1000 mg/L,水质完全满足配制聚合物用水要求,证明采用处理后的油田采出水代替清水作为聚合物驱用水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适用对象:当班操作员、控制室人员、相关职能部门。 危险目标:丙烯腈罐区、SAN/MAS中间储罐区、码头和丙烯腈输送管道系统。  相似文献   
19.
20.
适用对象:罐区当班三化操作工、罐区当班班长、二甲酯三化备料工、二甲酯粗酯操作工。危险目标:三化卸料区、三化储槽区、二甲酯三化大槽、三化管道系统、三化备料罐。事故预测:地槽、储槽液位超限;槽车、储槽阀门泄漏;管道破裂泄漏、误操作泄漏。健康危害:对人体眼睛及呼吸道黏膜有强烈刺激作用,液体或较浓的气体可引起皮肤灼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