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安全科学   30篇
环保管理   14篇
综合类   17篇
基础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应急状况处置:应急联络:110、119、120。一旦发生火情,发现人员应立即就地使用灭火器扑救,切断电源,疏散物资。在救援过程中,要与燃烧的烟花爆竹保持安全距离,防止炸伤。  相似文献   
22.
浑河抚顺市区段污染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各种模型,对2010年浑河抚顺市区段污染趋势预测分析。结果表明,经济社会增长的同时入河污染物量大副增加,水环境也严重超标,必须采取相应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3.
电气浮法处理钻井废水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电气浮法处理模拟钻井废水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工艺参数(电气浮时间、电极间距、电气浮后静止停留时间、废水温度和电流密度)对电气浮法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电气浮法处理钻井废水受许多因素的影响,掌握这些因素对电气浮处理的影响规律,有助于合理选取最佳参数,达到既高效又节能地处理钻井废水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电气浮时间为10min,电极间距推荐选用1.0cm,电气浮后静止停留时间选用5min,废水适宜处理温度为30~50℃,选择电流密度小、电气浮处理时间长的组合工艺能达到最佳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24.
25.
为明确不同复方基质对蔓性千斤拔幼苗的生长影响效应,本研究以甘蔗渣作为基质配方的主要原料,研究比较了不同复方基质在其幼苗生长指标上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复方基质处理对蔓性千斤拔幼苗的株高、主根长和一级侧根数,单株干物重和根冠比均有显著的影响,但在叶片数上不同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其中M5(甘蔗渣∶珍珠岩∶河沙∶蛭石∶泥炭土=5∶1.5∶1∶1∶1.5)处理在幼苗个体形态指标上表现出较显著的比较优势,其株高、主根长和一级侧根数与CK间均无显著差异,其叶片数和单株干物重比CK分别降低了7.77%和15.90%,但其根冠比比CK显著增加了28.80%;其次为M1(甘蔗渣∶珍珠岩∶炉渣∶花生壳∶泥炭土=4∶1∶1.5∶1∶2.5)和M4(甘蔗渣∶珍珠岩∶炉渣∶花生壳∶泥炭土=5∶1∶1.5∶1.5∶1)两处理,与CK相比较,根冠比分别显著增加了23.30%和16.60%;其主根长和单株干物重与CK均间均无显著差异;但在其株高、叶片数和一级侧根数均表现较显著的负效应;表现较差为M2(甘蔗渣∶珍珠岩∶炉渣∶花生壳∶泥炭土=4∶1.5∶1∶1.5∶2)和M3(甘蔗渣∶珍珠岩∶河沙∶泥炭土=5∶1∶1∶3)两配方处理.  相似文献   
26.
7月14日上午8时50分许,武夷山公馆大桥北端发生垮塌事故,一辆闽H30953旅游大巴车坠入桥下,当场造成1人死亡,22人受伤。事故发生后,各级政府、武警消防官兵、公安干警、医务人员以及社会各界群众积极行动起来,一场与时间赛跑的人间大爱生命大营救由此展开。  相似文献   
27.
28.
义乌市TSP中3种重金属元素的沉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义乌市TSP及其中的重金属Fe,Mn和Cu的浓度,通过扫描电镜和降雨冲洗效果分析了含有这3种重金属的颗粒物的粒径,计算了3种重金属的沉降通量。结果表明相对于世界其他城市,义乌市TSP中这3种重金属浓度偏高;绝大部分TSP的半径小于4.5μm;Fe和Mn的湿沉降量大于干沉降量,而Cu以干沉降为主。  相似文献   
29.
太湖大浦口河口区沉积物中铁、磷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太湖西部大浦口河口区沉积物中的w(Fe2+),w(TP)和w(Fe-P)及间隙水中ρ(Fe2+)和ρ(PO43-)的空间及垂向分布特征进行了测定分析. 结果表明,上覆水中,河道的各项指标均大于湖区及河口,而在河道与河口沉积物中w(TP)基本相似,均小于湖区. 在河口沉积物垂向剖面上,存在约5,9及11 cm 的3个明显变化阶段. w(Fe-P)占w(TP)的16.7%~47.8%,与ρ(TP)的相关性较好(R0.526),但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并不明显. Fe-P是重要的磷形态,厌氧状态下有向间隙水解析扩散的潜力,并形成Fe3+与Fe2+间的转换. 间隙水中ρ(PO43-)与w(Fe-P)/w(TP)和ρ(Fe2+)存在非对应性,但与ρ(Fe)呈显著相关(R0.853).河口区PO43-的迁移转化受多种因素的作用,复杂的水动力活动和地球化学作用是主要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30.
对南四湖湖区及其主要入湖河流表层沉积物中金属元素质量分数进行了测试分析. 结果表明,14种金属元素可分为3类组合:Ca和Sr为第Ⅰ组元素;Al,Fe,Na,K,Mg,Ni,V和Ti为第Ⅱ组元素;第Ⅲ组元素包括Zn,Cr,Cu和Pb. 其中,第Ⅰ组元素在独山湖区及微山湖区质量分数较高,与第Ⅱ组元素变化趋势相反,这2组元素主要为流域自然来源;第Ⅲ组元素在老运河、白马河上游、洸府河下游及入湖口沉积物中质量分数较高,可能受到人为污染的影响. 此外,其他表层沉积物中第Ⅱ组元素与第Ⅲ组元素质量分数具有相似的变化规律. 选取流域非耕作土壤样品作为背景,采用参比元素校正及沉积物富集系数法,对Zn,Cr,Cu和Pb等重金属元素的人为污染特征进行了定量评价. 结果显示:老运河沉积物中Cr和Pb的富集系数为3.7和3.9,具有中等程度的人为污染特征.Cu和Zn的富集系数达到16.6和22.0,具备重或严重的人为污染特征.Zn和Cu在洸府河下游及入湖口、白马河上游沉积物中的富集系数为2.0~7.1,具有中等或较重的人为污染特征.其余表层沉积物中Zn,Cr,Cu和Pb的富集系数均低于2.0,基本未受到人为污染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