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9篇
安全科学   19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51篇
基础理论   11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磷酸-磷铵企业SO2事故排放对植物危害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某大型磷酸—磷铵企业40万t/a硫酸厂SO_2不同转化率下的事故排放影响预测结果,进行了磷酸—磷铵企业SO_2事故排放对植物危害的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在所设定的气象条件下,SO_2转化率为66%、95%、97%时,事故排放的SO_2对敏感植物、中等敏感植物有不同程度的危害影响;但当SO_2转化率提高至99%或99.4%时,SO_2的地面浓度均低于0.26mg/m~3,接触SO_2 8h使任何植物产生伤害的叶片应在5%以下。  相似文献   
42.
<正> 在10米深的柱形曝气槽内,用配制的合成污水进行试验,探讨了在改变曝气气中氧浓度时,对活性污泥净化作用有影响的几个因素如溶解氧(DO)浓度,污泥(MLSS)浓度等。实验结果表明,单位污泥量所消耗的氧气速度(r)决定于界限DO值。在这个值以上,氧气消耗速度是一定的:低于这个值,氧的消耗速度就变低。界限DO浓度根据生物氧化反应形式不同而不同。生物氧化反应为1.1~1.35mg/1,繁殖反应为0.65  相似文献   
43.
太湖水温分层现象的监测与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水温是湖泊环境研究中的重要物理参数之一。湖泊中水温的状况及其分层现象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湖库水环境中的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深水型湖泊的温度成层现象为众多学者所公认,也是研究热点之一,而浅水型湖泊的温度成层温差小、持续时间短,因此鲜有此方面的研究。本文以典型浅水湖泊--太湖为研究对象,根据现场近3个月的监测资料,分析了太湖的水温结构,证明了太湖水温日成层现象的存在,并对太湖日成层现象发生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做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4.
碘吸附器内的核级浸渍活性炭是核电站主要火灾荷载之一,首先通过热重实验与分析,确定了核级浸渍活性炭阴燃前锋温度为350℃,获得了活化能为48.6 kJ/mol。继而基于自主设计的圆柱型活性炭填充床阴燃模拟实验台,在无强迫气流条件下,针对上表面中心引燃条件下的核级浸渍活性炭横向与纵向阴燃蔓延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填充床径向截面温度场重构结果表明,核级浸渍活性炭在高温点热源作用下,易形成快速发展的阴燃蔓延燃烧过程。其中,横向蔓延燃烧速度达3.6 mm/min,明显快于纵向蔓延速度的0.5 mm/min。此外,内部温度场动态演化过程表明,浸渍活性炭向下蔓延燃烧过程中,将在其中部区域形成不断扩大的高温燃烧区,局部温度高于700℃,而此时其上表面温度却相对降低,易掩盖内部的危险区域。  相似文献   
45.
SO_2是北京大气中重要的污染气体.为探讨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前后北京大气SO_2的垂直分布及其对二次硫酸盐(SO_4~(2-))生成的影响,我们于2014年10月21日至11月30日在地面和北京325 m气象塔260 m高度处同步开展了气体SO_2和亚微米颗粒物中硫酸盐(SO_4~(2-))实时连续在线观测.结果显示,采暖前,北京地面SO_2浓度较低,但高层由于显著受到区域输送的影响浓度较高,两层污染物变化趋势也存在明显差异.采暖后,即APEC后,受本地供暖排放影响,SO_2和SO_4~(2-)浓度显著增加,两层的总体差异也相应减小,变化趋势也更为一致.湿度对SO_2的液相转化起关键作用.我们发现近地面SO_2的转化率(SOR)显著高于260 m,这主要与地面较高的湿度相关.事实上,SOR随着湿度增加而迅速增大,进一步凸显了湿度对SO_2液相氧化的影响.另外,我们也发现SO_2特别是260 m在低湿范围(RH40%)内随湿度增加而逐渐升高,但在高湿范围(RH50%)内则呈下降趋势,说明不同湿度范围内的来源或者生成机制可能有所不同.SO_4~(2-)和PM_(2.5)浓度均随着湿度的增加而增加,但不同湿度范围,增加速率不同.通过相关性和和后向轨迹分析表明,区域输送(特别是途经北京西部和南部的气团)和本地燃煤排放分别是采暖前后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46.
采用化学成分分析、粒度分析、砂光薄片及XRD鉴定等方法,对湖北某金铜股份有限公司不同粒级尾砂组成、主要矿物特征及其综合利用价值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论是全尾砂还是进入尾矿库的压滤尾砂中,主要有用和有害元素含量都相近,有用元素Au、Cu、S含量较低,没有回收利用价值,但TFe含量均为12%左右,其中磁铁矿约8%,有潜在的回收利用价值;全尾砂和压滤尾砂中磁铁矿的崁布特征都与脉石连生,单体解离度随着粒径减小而增大,全尾砂中大于0.045mm粒级的磁铁矿单体解离度为84.35%,压滤尾砂中小于0.045mm粒级的磁铁矿单体解离度为92.31%;全尾砂中粒级大于0.045 mm的尾砂占50.8%,实际进入尾矿库的尾砂中粒级大于0.045mm的还有14%,存在加大充填比率综合利用的空间。  相似文献   
47.
48.
为了提高尾矿库风险预警能力,针对尾矿库稳定性受多种风险因素影响,以及风险变化的非线性,提出1种融合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和长短期记忆(LSTM)的尾矿库风险预测模型。首先,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分析尾矿库风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然后,使用EEMD方法分解非线性的位移序列;最后,构建LSTM网络模型预测位移变化。以某尾矿库为例,将EEMD-LSTM模型与EEMD-BP模型、LSTM模型对比分析,评估模型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EEMD-LSTM模型对尾矿库风险的预测精度明显提高,对防范化解尾矿库安全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9.
福建省城市生活饮用水源地水质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萨本晴 《福建环境》2001,18(1):20-20
分析了我省饮用水源地水质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保护饮用水源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50.
固定化菌剂载体材料腐解产物对污染土壤中芘解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老化120 d初始浓度为20 mg·kg-1的人为芘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批量吸附-解吸实验,分析了固定化菌剂载体材料玉米芯腐解产物(水溶性和非水溶性)对污染土壤芘解吸的影响.结果表明:1腐解产物的加入不仅提高了土壤中芘的快速解吸分数,而且大大增加了土壤中芘的解吸率.腐解1 d和120 d非水溶性腐解产物的加入使土壤芘解吸率由20.0%分别增大到81.8%和84.5%;腐解1 d和120 d水溶性腐解产物的加入使土壤芘解吸率由约40.0%分别增大到89.6%和88.5%.2与未腐解玉米芯吸附量相比,腐解1 d和120 d的玉米芯对芘的吸附量分别增大了9.4和16.6倍.而腐解1 d和120 d后获得的水溶性产物能够使XAD-2树脂吸附量增加1.5和3.1倍.以上结果表明固定化材料可以通过吸附或活化作用促进土壤残留污染物的释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