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4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82篇
安全科学   81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55篇
综合类   395篇
基础理论   29篇
污染及防治   32篇
评价与监测   58篇
社会与环境   19篇
灾害及防治   11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8篇
  197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81.
回顾崇明岛生态环境预警监测评估体系的主要建设情况和取得的成果;通过分析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在培养高素质人才、监测指标的适用性、敏感点位的监测、输入性污染源调查、预警功能等方面的不足,提出了今后体系建设的监测建议和对策,加强人员培养,调整监测指标,增加监测点位,适时修改方案并开展调查研究,完善预警监测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682.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是缓解城市缺水问题和改善城市水环境质量的重要方法,其前提是水质安全保障.城市污水中近年来不断检出新兴微量有机污染物(trace organic contaminants,TOrCs),如抗生素、全氟化合物、雌激素等,是再生水水质安全的重要威胁.针对城市污水再生深度处理需明确新兴TOrCs控制目标和处理技术的需求,系统比较了欧盟、美国、澳大利亚等再生水利用先行国家和地区在TOrCs控制目标、指南、规范、技术与工艺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和实践进展.结果表明,由于TOrCs浓度低且种类多,TOrCs被分为高风险TOrCs和指示性TOrCs.美国加州地区和澳大利亚根据风险水平和检出水平分别提出了高风险TOrCs和指示性TOrCs种类清单和浓度限值,然而该清单中的TOrCs种类和浓度限值尚未列入强制标准或规范.针对再生水TOrCs风险控制需求,瑞士、美国加州等提出了多级屏障再生水处理工艺.瑞士提出,城市污水深度处理对卡马西平等药品类TOrCs去除率应大于80%,美国加州规定补充饮用水源的再生水深度处理应去除69%以上的1,4-二恶烷.此外,TOrCs控制高度依赖重源头控污(工业废水阻断)、单元协同、在线监控反馈与实时优化等全流程安全保障措施.随着我国再生水用量持续增加,用途不断拓展,亟需制定针对性强、现实可行的TOrCs控制指南和规范,包括明确高风险和指示性TOrCs,推动多级屏障再生水深度处理工艺,以TOrCs去除率为深度处理目标.   相似文献   
683.
赵曦  吴姗姗  陆克定 《环境工程》2021,39(2):136-140,15
综合采用德尔菲法(Delphi)、层次分析法(AHP)和五分制综合评分法建立了1套适用于评价“无废城市”固体废物综合处理产业园建设水平的指标体系.从选址、功能、工艺、污染控制、管理等的角度,制定了25个评价指标,并将其归纳为选址与园内布局、处理处置功能与容量、工艺路线、污染控制技术、环境管理机制和邻利共融措施6个准则层...  相似文献   
684.
通过对长江下游崇明岛附近中氯化物的监测,阐述了长江三峡截流后引起的海水倒灌对崇明岛饮用水水源的影响,并提出了改善饮用水水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685.
为分析民机着陆超限风险及其影响因素,基于飞行快速存取记录器(Quick Access Recorder, QAR)数据,构建着陆超限风险贝叶斯网络分析模型。首先,采集2019年和2020年国内某航空公司B737-800机队共37 443个航段QAR数据作为样本数据;然后利用GeNIe 3.0软件GTT(Greedy Thick Thinning)算法进行参数学习,建立着陆超限风险贝叶斯网络(Bayesian Network, BN)模型,应用10-fold交叉验证方法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着陆超限风险贝叶斯网络可有效分析着陆超限事件的因果关系,计算得出样本机队减小着陆超限风险的飞行参数组合。该分析模型可用于对机队或飞行员个体的着陆超限风险预测,为降低着陆飞行超限风险、前移安全关口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