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60篇
安全科学   42篇
废物处理   9篇
环保管理   17篇
综合类   174篇
基础理论   20篇
污染及防治   42篇
评价与监测   15篇
社会与环境   18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71.
对分离筛选到1株能以二氯甲烷(DCM)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生长的菌株Methylobacterium rhodesianum H13进行降解特性研究.在初始菌体浓度0.82 mg.L-1、pH 7.0和温度30℃的条件下,M.rhodesianum H13能够于23 h内将5 mmol.L-1DCM完全降解,细胞得率(细胞/DCM)为0.136 g.g-1.随着DCM的降解,溶液中的Cl-浓度逐渐升高(释放的Cl-浓度约为DCM的2倍),溶液pH值降至6.75,呈弱酸性.通过摇瓶实验考察了温度、pH、DCM浓度、Cl-等因素对菌株H13降解DCM性能的影响,获得其较适宜的生长和降解条件为:温度30℃、pH值7.0.研究还发现M.rhodesianum H13降解DCM的最适浓度为5 mmol.L-1,高浓度的DCM会抑制其降解.研究成果对高效处理环境中的DCM污染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72.
药物与个人护理品(PPCPs)对水体环境的潜在风险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采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SPE-LC/MSMS)检测方法,考察了11种典型PPCPs在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及其周围地表水和地下水中的赋存与分布特征,并采用RQ模型对其潜在的生态风险进行了浓度评估。结果表明:11种典型PPCPs中有9种被检出,尾水、地表水和地下水中均检出布洛芬、双氯芬酸、吉非罗齐、卡马西平和罗红霉素等目标物质,其中布洛芬的检出浓度高达166.00ng/L;PPCPs浓度在地表水和地下水中呈现出时间变化特征,主要受尾水排放、降雨产生的径流和稀释作用的影响;参照RQ模型评估水体中PPCPs的生态风险,结果显示在所有检出的目标物质中,布洛芬、双氯芬酸和双酚A的风险商值都大于0.1,表明其对水体的生态环境存在中等风险,这与该3种目标物质的频繁使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73.
1株氯苯高效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降解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离筛选到1株能以氯苯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的菌株LW26,根据菌株的形态、生理生化特征、16S rRNA序列分析以及Biolog鉴定,确定该菌株为戴尔福特菌(Delftia tsuruhatensis),其为新发现的具有氯苯降解能力的菌株,并且该菌株能降解BETX、正己烷和环己烷等常见的有机污染物.实验考察了温度、pH、氯苯初始浓度、Cl-浓度等因素对菌株生长和降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菌株较为适宜的生长和降解条件为:温度25℃、pH 7.0;底物耐受浓度高达500 mg·L~(-1);当Cl-浓度超过0.14 mol·L~(-1)时,菌株生长会受到抑制.利用Haldane模型对实验数据拟合得到菌株LW26的最大比生长速率μmax和最大比降解速率γmax分别为0.42 h~(-1)和2.53 h~(-1).利用GC-MS进行中间产物分析,结果表明菌株LW26降解氯苯的过程中产生邻氯苯酚,结合邻苯二酚双加氧酶活性分析,推测氯苯经历邻位开环、脱氯、氧化等过程,最终矿化为CO2或转化为生物质.  相似文献   
274.
利用甲硫醚(DMS)降解菌Alcaligenes sp.SY1和丙硫醇(PT)降解菌Pseudomonas putida.S-1强化生物滴滤塔(BTF)处理DMS和PT的混合废气,研究了其挂膜启动及稳定运行阶段的降解性能,并考察了该系统同时去除H2S的能力.结果表明,BTF在DMS和PT进口浓度均为50 mg·m-3,EBRT为30 s的条件下,运行11 d即可完成挂膜启动,填料上的生物量明显增加,DMS、PT的去除率分别可达到90%和100%.系统稳定运行时,DMS和PT的最大去除负荷分别为8.7 g·(m~3·h)~(-1)和12.4 g·(m~3·h)~(-1),PT的去除效果更佳.DMS和PT混合废气在降解过程中,PT对DMS的降解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当PT进气浓度大于51 mg·m-3时,DMS的去除效率下降.BTF还能同时有效去除H2S,当混合废气中H2S浓度达到230 mg·m-3时,H2S去除率仍能高达98%,但是115 mg·m-3以上的H2S会对DMS的降解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75.
1,4-二烷污染的生物修复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降解菌的活性和数量.本研究在前期获得1,4-二烷高效降解菌Xanthobacter flavus DT8的基础上,研究了该菌的扩大培养方法,并制备了易于贮藏和运输的固态菌剂,考察了菌剂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菌株X. flavus DT8可在富营养培养基中培养,较优的培养基配方为:Na2HPO4·12H2O 1.0 g·L-1,NH4Cl 1.0 g·L-1,MgSO4·7H2O 0.2 g·L-1,酵母粉5.0 g·L-1,蛋白胨1.0 g·L-1,丙酮酸钠1.0 g·L-1,pH 7.0~7.2.X. flavus DT8经发酵罐中扩大培养后,以草炭、硅藻土为载体,经进一步固态发酵制备了固态菌剂,微生物含量为2.17×1011 CFU·g-1,对1,4-二烷的降解效果明显优于活菌液.该菌剂具有良好的贮藏稳定性,4℃保藏90 d后对100 mg·L-1的1,4-二烷48 h内去除率为63%;同时具有良好的底物广谱性,对醇类、苯系物和醚类物质也有很好的降解能力.  相似文献   
276.
此文介绍药型罩挤压成形的工艺过程、变形特点,分析了挤压件尺寸精度的变化规律及变形程度与机械性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277.
对废弃电子线路板进行了硫代硫酸钠法添加Cu2+的浸取条件优化研究,当固液比为1∶5,pH=10,浸取温度50℃,反应时间3 h,硫代硫酸钠浓度0.4 mol/L,Cu2+浓度0.03 mol/L,氨浓度0.45 mol/L,添加0.2%的SO32-,空气进气速率11mol/min时,金的浸出率能超过85%。  相似文献   
278.
淀山湖水环境管理新模式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0多年来的淀山湖水质监测结果表明,淀山湖水质呈一波高于一波的有机污染趋势。目前环境管理中存在着重排污浓度控制,轻污染物总量控制的问题。文章提出了点源与非点源排污交易是一种合适于湖泊水环境管理的新模式,是总量控制的操作载体,是实施总量控制的充分条件。同时,详细论述了点源与非点源排污交易的实际操作程序。  相似文献   
279.
前言近几十年来,城市空气污染对健康的危害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这种危害的范围很广,从造成死亡率急剧上升的烟雾事件到烦恼不安等无所不有,这些影响已经很难用言语来评价它们对健康危害的含意了。  相似文献   
280.
沈阳市排污明渠——细河CH4的排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封闭箱法测定了沈阳市排污明渠———细河水面CH4 的排放通量 ,结果表明 ,细河是重要的CH4 排放源 ,水面全年有甲烷排放 ,排放通量达到 2 80 .8mg·m-2 ·d-1.且明显受水温和水体污染物影响 ,即夏季高 ,冬季低 ;渠首高 ,渠尾低 ;以细河作为排污明渠处置污水 ,每升污水的甲烷贡献率为 0 .36 6mg ,高于普通二级污水处理厂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