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60篇
安全科学   42篇
废物处理   9篇
环保管理   17篇
综合类   174篇
基础理论   20篇
污染及防治   42篇
评价与监测   15篇
社会与环境   18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21.
兖州矿区采煤塌陷地状况与综合治理途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通过对兖州矿区采煤塌陷地状况进行现状分析和趋势预测,结果表明,至2000年底,已累计塌陷土地5389.40hm2;预计到21世纪中叶,兖州、济东2个煤田最终将形成两个塌陷中心,面积达4.4×104hm2。这不仅使大面积农田被毁,造成生态失衡,而且给当地工农业生产以及社会和生态环境等方面带来一系列严重问题,应该彻底进行采煤塌陷地的综合治理。据此,根据矿区工农业持续协调发展的需要,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全方位提出了采煤塌陷地的综合治理途径。  相似文献   
322.
芘荧光探针法研究壳聚糖絮凝机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芘荧光光谱中的峰Ⅲ /Ⅰ比值是一个特征值 ,可表征芘分子吸附的壳聚糖高分子微环境的极性。本文首次测试了不同脱乙酰度壳聚糖溶液中芘的荧光光谱图 ,并将不同分子量和不同脱乙酰度的荧光光谱中的峰Ⅲ /Ⅰ比值与絮凝实验结果联系起来 ,探索壳聚糖的絮凝机理。结果发现 :壳聚糖脱乙酰度对絮凝效果影响不大 ,而分子量是影响絮凝效果的关键性分子结构参数 ;脱乙酰度的变化对壳聚糖微环境极性影响不大 ,从而得出电中和作用在壳聚糖絮凝过程中不发挥重要作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323.
壳聚糖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该文主要介绍了壳聚糖及其作为吸附剂、絮凝剂在水处理中的应用,指出开发壳聚糖作为新型水处理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24.
运用物质流分析方法对长海县的物质输入与输出状况进行了分析,并用物质消耗强度、物质输出强度和环境负荷强度三个指标衡量了该海岛县生态效率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2003~2009年间,长海县物质输入总量、废物输出总量和环境负荷总量呈增长态势;生态效率有了比较明显的提高。为了减少物质输入和废物输出,减轻经济活动对生态系统产生的压力,利用技术进步不断提高生态效率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25.
对常温下测定COD和其他测试COD方法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得出常温下测定使用仪器设备简单,操作简便、快速,具有一定的实用性,测试结果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26.
我国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的区域差异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东景 《生态环境》2008,17(1):133-137
污染物排放强度反映了单位新创造经济价值的环境负荷大小.运用均方差赋权法对我国大陆30个省区2005年度废水、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烟尘、工业粉尘和工业固体废物等7种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的区域差异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当年七种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综合评价的全国平均水平为0.2154,东部各省区污染物排放强度明显比中西部地区各省区的小.然后,分别将我国东、中、西部各污染物排放强度的最小数值作为各地区污染物排放强度目标值,计算各省区的污染物排放强度降低潜力,结果表明,我国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减排潜力具有显著的区域间差异与区域内差异.最后,从增加环境保护投资、改善能源使用结构、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等方面提出了促进污染物排放强度降低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27.
壳聚糖分子量与絮凝剂投加量的关系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不同分子量的壳聚糖为絮凝剂,絮凝3种不同初始浊度的皂土溶液,得到了壳聚糖分子量与絮凝剂最佳投加量的关系曲线,拟合得壳聚糖分子量和最佳投加量之间的关系模型,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点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0 2,0.986 4,0.985 2.将此模型应用于实际自来水厂原水的壳聚糖絮凝处理过程,实验数据点与模型计算结果的相关系数达到了0.981 8,说明模型能够较好地应用于实际絮凝情况.   相似文献   
328.
为评价洛克沙胂的遗传毒性,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彗星实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洛克沙胂对秀丽隐杆线虫胚胎细胞脱氧核醣核酸(DNA)的损伤作用。提取秀丽隐杆线虫的胚胎细胞,分别暴露于0(空白对照)、50、250、500μg·L~(-1)含洛克沙胂的溶液染毒1 h。用彗尾DNA百分比含量(TDNA%)、彗星尾长(TL)和Olive尾矩(OTM)作为DNA损伤的指标。实验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处理组中彗尾DNA百分比含量、彗星尾长以及Olive尾矩显著增加(P0.01)。随着洛克沙胂浓度的增加,彗尾DNA百分比含量、彗星尾长以及Olive尾矩逐渐增加,其相关系数r0.99,说明在实验浓度范围内,存在极显著的浓度-效应关系。洛克沙胂对秀丽隐杆线虫胚胎细胞DNA具有损伤作用,彗星实验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能够反映出洛克沙胂的遗传毒性。因此,通过彗星实验建立实验室检测洛克沙胂遗传毒性的方法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329.
通过设定不同的进水方式、曝气量、悬浮填料投加比,对比研究了MBBR工艺中三种曝气方式——均匀曝气、渐进曝气、单侧曝气的充氧效率,并且运用Matlab软件,采用非线性回归法计算测试条件下的饱和溶解氧浓度Cs和氧总传质系数KLα。得出:投加悬浮填料能明显提升原有曝气方式的充氧效率,但首先须保证填料在水中有一定活动强度,否则反会降低充氧效率;均匀曝气本身的充氧效率最佳,不过由于需要更大的气容比来带动填料运动,运行成本高于另外两种方式。  相似文献   
330.
黄河三角洲自然湿地植被的特征及演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群落样方调查基础上对黄河三角洲自然湿地植被进行了分类、分布及演化研究.研究表明,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的自然湿地植被有2个植被亚型、7个群系、51个群丛,分盐生植被、水生植被和湿生植被3类.盐生植被、水生植被和湿生植被分别包括10、19和22个群丛类型.盐生植被和湿生植被的面积各约23万hmz,各占自然湿地总面积的44.76%,水生植被约7.83万hm2,占自然湿地总面积的10.48%.湿地植被的分布受距海远近、黄河河道摆动和人类活动的制约,盐生植被主要分布在三角洲外缘潮间带滩涂和潮上带外缘的微斜平地,湿生植被、水生植被主要分布在潮上带中上部的微斜平地、黄河入海河道2侧及古河道、决口扇形地间的河间洼地.受三角洲新生湿地不断形成等自然因素的影响,湿地植被发生顺行演替;受海岸侵蚀、黄河断流、风暴潮等自然灾害及人类活动的影响,湿地植被发生逆行演替和次生演替.湿地植被的顺行演替和次生演替使自然湿地的生态环境功能增强,逆行演替使自然湿地的生态环境功能减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