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3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01篇
安全科学   103篇
废物处理   18篇
环保管理   49篇
综合类   275篇
基础理论   47篇
污染及防治   62篇
评价与监测   17篇
社会与环境   14篇
灾害及防治   1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汽车工业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在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背景下,其市场迅速发展递增的背后,节能环保也日益成为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本文阐述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现状,着重讲述了汽车关键的节能技术和新能源技术,指出了环保型汽车是未来汽车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2.
对2013年哈尔滨市不同供油方式的柴油车排气细颗粒物或黑碳测量参数—光吸收系数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涡轮增压和自然吸气供油方式光吸收系数均值分别为1.39 m-1和1.27 m-1,超标率分别为5.8%和2.4%,采用颗粒物控制措施及排气装置强制维护降低了颗粒物排放,符合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43.
从处理甲硫醚(DMS)和丙硫醇(PT)混合废气的生物滴滤塔中富集出一组能够有效降解甲硫醇(MT)的混合菌群,并对其特性进行了系列研究.结果表明,该混合菌群能有效降解MT,菌群较为适宜的生长和降解条件为30℃、p H=7.0,在该条件下能将初始浓度为20 mg·L~(-1)的MT在70 h内降解完全.添加酵母膏(YE)后,MT降解速率进一步提高,降解所需时间缩短10 h.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混合菌群的群落结构,发现其中优势菌属为Pseudomonas sp.、Thiobacillus sp.和Acinetobacter sp.,所占比例分别为33.78%、21.91%和17.01%.中间产物检测结果表明,混合菌群降解MT的过程中产生了甲醛、H_2S、二甲基二硫醚(DMDS)等物质,推断MT的降解途径可能有如下2条:(1)MT在MT氧化酶作用下形成甲醛和H2S,随后氧化为SO_4~(2-);(2)MT依次转化为DMDS、DMS、二甲基亚砜(DMSO)和二甲基砜(DMSO_2),最后经甲基磺酸(MSA)可生成SO_4~(2-).  相似文献   
44.
为探究饮用水厂滤池反冲洗水和排泥水的直接回用和处理后回用对水厂的影响及两类水处理过程中的差异,采用了污染负荷计算、实验室混凝小试和现场混凝-超滤中试装置对两类生产废水分别进行了研究。溶解性有机碳(dissolved organic carbon,DOC)、氨氮(NH4+-N)、Al3+和全氟类化合物(perfluorinated compounds,PFASs)的污染负荷计算结果表明生产废水直接回用会为水厂带来一定的额外负荷,其中排泥水和反冲洗水分别对PFASs和Al3+负荷贡献较大;通过对小试中浊度,UV254以及5种荧光组分去除效果的对比,反冲洗水的混凝效果稍好于排泥水,同时10 mg·L-1的聚合氯化铝为最佳混凝剂方案;在中试过程中,两类水中的浊度、有机物、Al3+和PFASs均可被有效去除,出水差异较小,但反冲洗水中的亲水性和小分子有机物使得其去除效果低于排泥水。总体来说,经过处理之后,两类生产废水均可回用,回用可有效减少废水排放量,提高水厂水资源...  相似文献   
45.
落地油泥是油田产生的一类危险固体废弃物,其无害化处理是目前各大油田所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为了深入认识超声处理过程中油泥土壤性质与超声处理除油效果之间的关系,以不同油田典型落地油泥为研究对象,超声处理后对其土壤残留含油量、土壤颗粒级配、土壤化学组成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油泥中土壤颗粒粒径较大的大庆、大港落地油泥经超声处理后的除油效果均在60%以上,而土壤颗粒粒径较小的冀东落地油泥超声除油率仅为11%;同时,超声除油效果较好的大庆、大港落地油泥中的钙氧化物含量较低(分别为4.84%和5.94%),而超声除油效果差的冀东落地油泥中的钙氧化物含量较高(11.57%)。进一步的模拟实验结果表明,钙氧化物含量高的土壤对原油的吸附量大、吸附强度高、超声除油效果差,而钙氧化物含量低的土壤吸附量小、吸附强度低、超声除油效果好。以上结果可为油田落地油泥超声处理技术的开发及规模化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6.
以某化肥企业退役场地为例,基于GIS和EVS方法,开展场地的氨氮和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污染状况调查与特征分析。结果显示,场地主要超标特征污染物是氨氮和1,2-二氯乙烷;土壤中氨氮超标点位浓度最大值为2808 mg·kg-1,包气带最下段土层中基本已无氨氮污染,而潜水含水层土层中氨氮污染却又加重,说明地下水中氨氮污染可能存在污染物传输的优先通道;土壤中1,2-二氯乙烷未超标,地下水中1,2-二氯乙烷超标点位浓度最大值为1188.52μg·L-1,说明土壤中污染物未超出筛选值无法作为地下水中污染物未超标准限值的表征条件,土壤和地下水样品的采集检测均有必要;PID快速检测结果与厂区的污染源分布情况相符,对于初步筛选采集具有代表性的土壤样品具有较强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47.
48.
燃煤热电厂受生产工艺和原料的限制,火灾危险性很大.事故树分析法是安全预评价的常用方法.本文采用事故树法对燃煤热电厂的重点部位进行分析、评价,确定有效的防火措施,为消防安全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9.
浅谈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的防火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今年连续发生的北京央视火灾、南京中环国际广场火灾,让建筑外墙保温材料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我国,对外墙保温材料的安全性的要求在标准和规范上还未得到充分体现,尤其在防火安全性方面一直都存在着较大隐患.如何提高国内各类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的防火安全已成为事关民生安全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0.
为了进一步研究西藏地区典型单层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基于振动台试验数据和增量动力分析(IDA)对其进行了地震易损性研究。首先,建立了试验原型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并从动力特性、加速度反应和结构损伤等方面与振动台试验对比分析,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可靠性;其次,以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和最大层间位移角分别作为地震动强度参数和结构性能参数,对结构进行了增量动力分析;最后,以增量动力分析结果对结构进行了地震易损性分析,评估结构各损伤状态的超越概率。结果表明,该结构在4种极限状态所对应的峰值加速度分别为0.265、0.566 g、0.736 g、0.862 g,均大于IX度区的抗震设防要求,并且表现出较低的失效概率以及较好的抗倒塌性能,证明了该砌体结构的安全性,能满足规范中的抗震设防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