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9篇
评价与监测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21.
科学谋划“十四五”国家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环境监测工作,将生态环境监测纳入生态文明改革的大局统筹推进,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显著成效。然而与建设美丽中国的新要求及国际先进水平相比, 中国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仍存在差距。笔者深入研究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家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发展方向 ,并提出相应建议。针对空气、地表水、土壤、生态、声等要素的国家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分别提出网络布局及点位优化的原则,强调应通过理顺国家生态环境监测网运行机制、建立部门协作机制、健全生态环境监测法规标准体系、加强监测新技术研究及成果转化、强化监测装备自主研发等方式加强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相关保障。  相似文献   
22.
生态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2021年12月28日,生态环境部印发了《“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规划》(简称《规划》)。本文就“实现生态环境监测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跨越提升”“提高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与监测能力现代化”“监测先行、监测灵敏、监测准确”“保证监测数据‘真、准、全、快、新’”等“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监测发展的总体思路进行了深度解读,对《规划》主要内容进行了介绍,并就“十四五”时期碳监测评估、PM2.5和O3协同控制追因溯源监测、水生态监测、土壤与地下水监测、生态质量监测评价、智慧监测等重点领域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详细解读。  相似文献   
23.
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并将生态环境监测改革纳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布局中统筹推进。回顾改革历程,成效明显,生态环境监测地位作用、基础能力、数据质量、支撑效能、服务水平均得到明显提高。但同时也应清醒地意识到改革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本文将需求与问题作为改革的逻辑起点进行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生态环境监测改革需要坚持的原则与策略、重点任务以及改革成效的检验标准,以期为生态环境监测事业改革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4.
新形势下,中国生态环境监测面临新任务和新挑战,迫切需要明确发展思路和方向.因此,从环境监测管理体系、业务体系、标准方法体系等方面,举例浅析了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环境监测业务的发展现状,并从法律制度、业务体系、方法标准等方面对比分析了中国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差异及不足,总结归纳了适用于中国国情的先进经验与启示.在此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