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4篇
安全科学   52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39篇
综合类   166篇
基础理论   30篇
污染及防治   15篇
评价与监测   22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41.
在"十二五"发展过程中,基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目标测算的污染物排放增量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极有可能突破预期值,因此在满足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基础上提出的减排目标可达性也存在一定风险。为确保浙江省"十二五"大气污染物减排目标顺利完成,从GDP、能源消费、机动车保有量等方面分析了可能影响浙江省"十二五"大气污染物排放增量的不确定因素,并从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实施煤炭总量控制、试行机动车总量控制、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等方面提出针对性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42.
本文就广州市生活用水量日益增长的现象,根据实际情况选取变化幅度较大和影响较显著的4 个指标,采用1992 年~1997 年的数据对广州市生活用水量变化进行了灰色关联分析,并提出了减缓该市生活用水量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3.
欧盟化学品风险评估技术及其在我国的实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综述欧盟化学品风险评估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化学品注册、评估、授权和限制》(REACH)法规框架下的化学品安全评估流程和方法,并从数据采集、效应评估、PBT(持久性、生物蓄积性和毒性)和vPvB(高持久性和高生物蓄积)评估、暴露评估、风险特征化五个方面对化学品安全评估进行了简要的总结;从环境领域、医药卫生领域、农药领域、综合领域等多个角度出发,对我国化学品评估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最后,针对目前国内化学品评估中存在的综合评估较少、评估深度不够、缺乏完善的评估程序和方法、普及程度低等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基础研究完善评估技术、重点研究暴露评估深化评估内容、推动重点化学品评估、明确评估目的、政府政策保障等建议以促进我国化学品风险评估技术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44.
为更好支撑北京市丰台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污染管控与防治工作,以丰台区永定河以东区域枯水期浅层地下水长序列监测数据为基础,综合运用数理统计、Gibbs图和离子比例分析等方法探究了丰台区地下水水化学演变规律、形成机制及污染来源,结果表明:①研究区现状地下水质量整体较差,地下水中各指标平均浓度自1976年至今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Cl-、SO42-和总硬度(TH)污染范围总体呈扩大趋势,溶解性总固体(TDS)和硝酸盐氮(NO3-)污染范围以2005年为拐点呈先扩大后缩小趋势;②各年份地下水中优势阴、阳离子均为HCO3-和Ca2+,1976年和2021年地下水水化学类型数依次为8和17种,其主要水型依次为HCO3·SO4-Ca·Mg·Na(40%)和HCO3·Cl·SO4-Ca·Na·Mg(23.88%),各年份区域范围内与沿地下水流向上地下水水化学类型均呈现复杂化趋势,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演变过程中水化学组分受人为活动影响显著;③地下水受岩石风化和蒸发结晶双重作用,且以蒸发作用为主,地下水阳离子交替作用较弱,碳酸盐矿物的溶解为Ca2+和Mg2+的主要来源;④离子比例分析得出,外源输入的NO3-和Cl-主要来源于农业活动、城市污水,且2005年前农业活动污染影响较大,与研究区历史上大量渗坑、渗井、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直排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45.
底泥扰动下藻类对不同形态磷在水体中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俊  李大鹏  李勇  黄勇  袁怡  李祥 《中国环境科学》2015,35(9):2787-2793
研究了反复扰动与藻类共存条件下,水体中溶解性磷、颗粒态磷、生物有效磷的分布规律,并分析了颗粒物质物理化学吸附与藻类生物利用对水体中磷消失的贡献率.结果表明,扰动抑制了水体中藻类生长,叶绿素a增加量仅为3.53μg/L(初始30μg/L)和4.80μg/L(初始120μg/L),而无扰动下该值分别为21.36μg/L (初始30μg/L)和14.49μg/L (初始120μg/L).并且,溶解氧水平和pH值均低于无扰动状态.扰动导致水体中总磷和颗粒态磷显著增加,但溶解性总磷(DTP)和溶解性磷酸盐(DIP)均有所降低.对于DTP而言,扰动状态下,颗粒物质吸附占90%,而无扰动下,则降低至60%,相应地,藻类生物利用则增加至40%.无论扰动与否,BAP基本处于稳定状态,而BAPP占BAP的百分比则有所增加.扰动状态下BAPP占PP的百分比明显低于无扰动状态.这暗示了扰动对水体中磷迁移和转化的作用大于藻.  相似文献   
46.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强化公共安全体系和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建设,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这为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提出明确要求,指明了方向。实践证明,推进企业安全标准化工作是强化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建设重要抓手。第一,安全标准化工作为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建设提供了方法和手段;第二,安全标准化建设规范了企业安全生产行为;第三,安全标准化建设涵盖了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建设的主要内容;第四,安全标准化建设促进了企  相似文献   
47.
周期换向电絮凝法用于处理含铬废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铁作为极板,采用周期换向电絮凝法处理含铬废水,考察了初始pH值,电流密度,处理时间,初始质量浓度及周期换向时间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初始pH值为8.0~9.0,电流密度为16.37A/m2,处理时间为3.0min,初始浓度为40mg/l时,总铬和六价铬的去除效果理想,去除率均在99.5%以上;10~15min的换向周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极板钝化问题,可降低10%~20%的能耗.实验结果表明周期换向电絮凝法处理含铬废水效果好,且可降低能耗.  相似文献   
48.
2012年采暖期对乌鲁木齐市区21个采样点空气中的苯系物(甲苯、乙苯、二甲苯、苯乙烯)进行了主动和被动监测。结果表明:主动采样法得甲苯最大浓度为302.00μg/m3,乙苯最大浓度为44.00μg/m3,二甲苯最大浓度为94.00μg/m3,苯乙烯最大浓度为203.00μg/m3;被动采样法得甲苯最大浓度为28.62μg/m3,乙苯最大浓度为63.35μg/m3,二甲苯最大浓度为133.74μg/m3,苯乙烯最大浓度为31.68μg/m3。被动采样法的数据是一个月的平均浓度,能更客观的反映采样点的污染情况,推荐在大范围采样时采用;主动采样法是瞬时浓度,虽数值较大,但与被动法有一定的相关性,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采样点的污染情况。  相似文献   
49.
移动电极静电除尘器通过清灰刷除掉阳极板上收集的粉尘,阳极系统为移动电极(即作回转运动的集尘极)阳极板呈带条状,固定在链条上,随链轮转动。移动电极静电除尘器有效克服了困扰常规电除尘器对高比电阻粉尘的反电晕及振打二次扬尘等问题,大幅度提高了除尘效率。提供常规固定电极除尘区与移动电极除尘区联合使用的除尘器除尘效率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50.
土壤生物修复技术因其成本低、不易造成二次污染,已成为世界各国研究的热点。应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土壤生物修复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对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中2000—2019年收录的有关土壤生物修复的25174篇论文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在该领域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成为发文量最高的国家(3680篇),发文机构中中国科学院占据发文量榜首,且被引次数最多。Chemosphere是该领域发文量最多的期刊(963篇),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期刊近几年发展最为迅速;土壤生物修复的最新研究热点集中在微生物群落、基因测序、代谢途径分析以及新材料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