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6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生活垃圾堆肥浸提液组成及其演化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堆肥浸提液与渗滤液组成相似,研究生活垃圾堆肥浸提液组成与演化特征可以为堆肥过程污染控制和堆肥质量改善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基本理化指标和三维荧光光谱分析,研究了生活垃圾堆肥浸提液的组成和转化特性。结果显示,在堆肥一次和二次发酵过程中,浸提液p H由5.43上升至9.24,无机阴离子无显著变化,电导率(EC)稳定在7.50m S/cm上下波动,ORP为正值,总氮从611.08 mg/L下降至177.43 mg/L,NH+4-N和NO-3-N浓度变化不明显,NO-2-N从未检出到后期达10.28 mg/L,有机氮从246.64 mg/L下降至172.52 mg/L。溶解性有有机物含量(DOC)从7 419.00 mg/L降至5 569.00 mg/L,其中的有机物发生降解和转化,生成胡敏酸和富里酸等物质。浸提液中重金属Fe、Cd、Cu、Zn、Cr、Mn、Ni和As浓度升高。通过研究发现,在堆肥中添加木屑等填料可以降低浸提液中NH+4-N的浓度,具有除臭作用,同时对p H值、EC和ORP均有调节作用,能提高堆肥的土地可利用性。  相似文献   
12.
吸附-解吸是重金属在沉积物中迁移转化的重要过程。本文研究干旱半干旱地区湖泊———乌梁素海不同区域沉积物对Cu2+的吸附-解吸过程。结果表明,吸附过程中,pH值逐渐降低;沉积物TOC含量越高,其对Cu2+的吸附能力也越强;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影响的S1样点及受农田退水影响的S2样点对Cu2+的吸附量相对较低,而相对较洁净的S3和S4样点具有较高的Cu2+吸附量。4个样点吸附量能力大小为S3>S4>S2>S1。解吸实验显示,沉积物吸附的Cu2+大部分都不能被解吸。试验结果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Langmuir方程的拟合效果要好于Freundlich方程,Langmuir方程拟合的饱和吸附量分别为3.31 mg/g、4.84 mg/g、8.39 mg/g和7.75 mg/g。  相似文献   
13.
“十四五”时期我国将持续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工作。园区是我国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关键单元和重要动力,是产业集约集聚发展、支撑制造强国战略的核心载体之一。在园区层面研究“无废”建设工作,可助力实现我国“无废城市”建设目标。本文通过对“无废园区”概念和内涵的研究,提出了我国“无废园区”建设的基本原则和建设内容,并构建了以“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为核心,政策、市场、技术和信息为支撑的“无废园区”建设概念模型,为我国“无废园区”建设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4.
共享骑行作为一种新兴的绿色出行方式,凭其便捷、经济、共享的特点,已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城市出行交通方式。共享骑行作为一种绿色交通出行方式,可替代能源消耗型交通出行方式,具有明显的减污降碳环境效益。然而,目前关于共享骑行环境效益的定量研究,主要集中在“降碳”方面;对于“减污”的研究较少,尚未见公开发布的核算方法学。本文对共享骑行的“降碳”效益方法学进行了梳理并定量核算了“降碳”效益;对于“减污”效益,采用“降碳”核算方法学的思路进行了定量核算的方法探索。在此基础上,结合某大型共享骑行公司的用户骑行数据,对共享骑行“减污降碳”的环境效益按照有地铁城市和无地铁城市进行了分别核算。结果表明:①共享骑行具有显著的“减污”和“降碳”协同环境效益;②共享骑行“减污降碳”环境效益在无地铁城市比有地铁城市更为突出;③共享电单车比共享人力单车具有更高的环境效益。最后,本文对所采用的核算方法的局限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共享骑行环境效益核算未来的研究探索方向,包括共享骑行激励政策的制定、不同尺度或区域共享骑行环境效益核算以及出行替代率的方法学研究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