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1篇
安全科学   3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63篇
基础理论   8篇
污染及防治   9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以香蕉皮作为吸附剂,探究其用量与粒径、pH、吸附时间、温度和汞的初始浓度等因素对汞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发现,随香蕉皮吸附剂用量的增加与粒径的减小、pH的增大、汞的初始浓度的降低和反应温度的升高,溶液中汞的去除率均呈逐渐增高的趋势;在吸附剂用量 ≥ 0.075 g、粒径 ≥ 60目、pH ≥ 5、汞的初始浓度 ≤ 200 mg/L和室温 ≥ 23℃条件下,吸附时间 ≥ 20 min时,汞去除率 > 90%。Langmuir、Freundlich和Temkin等温吸附模型对吸附过程均具有较高的拟合度;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反应是自发进行的,且为吸热过程;吸附过程较为复杂,颗粒内的扩散不是唯一控制吸附反应过程的因素或步骤。香蕉皮对汞的吸附具有吸附剂用量少,在较宽的pH范围和温度条件下对不同浓度汞均具有较高去除率的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含汞废水的处理,发展潜力较好。  相似文献   
82.
机械加工的设备及部件,往往需要进行切削和钝化处理,而切削和钝化液均含有亚硝酸盐,切削液和钝化液中亚硝酸盐浓度分别为2%和5%左右,它们循环使用一段时间便成废液排放.众所周知亚硝酸盐是一种较强的致癌物质,如不加处理就排放既污染环境又威胁人类健康.这里介绍三种简单易行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83.
氯化消毒自来水中强致突变物(MX)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用了大量有关氯化消毒自来水中强致突变物MX「3-氯-4-(二氯甲基)-5-羟基-2(5H)-呋喃酮」的文献资料,详细介绍了MX在世界各地的检出情况、MX的分析方法、化学稳定性、毒性及其前驱舶和去除方法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作了一定的展望。  相似文献   
84.
为掌握贵阳市污染源PM2.5中铂族元素(PGE)的分布特征,采集7类主要污染源42个PM2.5样品,采用同位素稀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定量测定PGE中铂(Pt)、钯(Pd)、铑(Rh)的含量.结果表明:(1)金属冶炼尘PM2.5中Pt、Pd、Rh平均值分别为2186.136、1239.827、346.172 ng/...  相似文献   
85.
为了研究植物生态浮床在喀斯特水体环境中富营养物质的去除效果及生态浮床中植物的选取组合,将富贵竹和鸢尾通过单一、组合形式构建生态浮床,模拟喀斯特环境水体进行生态修复实验。结果表明,富贵竹、鸢尾、富贵竹+鸢尾不同的植物组合生态浮床对COD、TN、NH~+_4-N、NO~-_3-N、TP都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去除率依次为61.63%、44.38%、94.01%、13.35%、76.48%;28.33%、51.18%、88.11%、26.29%、55.25%;33.97%、49.56%、89.73%、22.25%、49.81%。鸢尾对TN、NO~-_3-N的去除率最好,富贵竹对NH~+_4-N、TP的去除中效果最佳,富贵竹+鸢尾组合处于中间状态,可见植物组合会使去除效果产生协同效应。通过实验组植物的生长状况和去除能力分析,单一植物组比混合组去除能力更强,但考虑综合去除效果还需要应用组合型生态浮床。  相似文献   
86.
大量研究表明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Hsp)作为分子伴侣蛋白,通过对招募蛋白的折叠、转运、定位、装配或降解等行为参与植物病毒的生命活动;明确病毒与植物寄主互作机制对于培育抗病毒品种和开发新型抗病毒农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概述了Hsp的分类、基因和蛋白结构及生物学意义;系统分析了Hsp70或Hsp90、植物寄主辅助因子、病毒的依赖RNA的RNA聚合酶等组分组装形成植物病毒复制酶复合体的机制,Hsp70、Hsp90和病毒组分互作及其亚细胞定位和调控病毒复制的机制;重点阐述了Hsp70与病毒组分互作及运动机制,以及病毒对植物寄主或病毒自身编码Hsp表达的影响,包括Hsps与病毒组分在胞内移动、胞间移动或长距离运动过程中的发生场所、参与要素、能量供应及物质转换机制,病毒诱导植物寄主Hsps表达的种类特异性、动态表达规律等.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Hsps与病毒组分间"两-两"因素,还缺乏超分子复合体中以核酸、蛋白、多糖等为物质基础的多组分间协同机制的研究;建议加强招募蛋白与Hsp间的转位机制、Hsp与超分子蛋白复合体组分间的协作机制、超分子蛋白复合体与植物寄主组织结构间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87.
为分析黑龙江省生态可持续性状态,基于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构建了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采用改进的生态足迹模型,核算黑龙江省2000—2020年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揭示生态足迹空间格局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均衡因子为林地>草地>耕地>水域;产量因子为水域>草地>林地>耕地。黑龙江省21年间人均生态足迹增速远大于人均生态承载力,致使人均生态赤字状况日益严重;但考虑到国内贸易后,人均生态足迹呈现先增加后平稳状态,仅在2005—2010年为生态赤字状态,2010年后处于生态平衡状态;在空间上呈现明显的空间异质性。黑龙江省一直处于轻度消耗资产存量发展状态;耕地、草地资本流量无法满足社会需求;化石燃料生态足迹深度增长迅速,且表现为高生态赤字。黑龙江省总体呈现区域发展稍不安全、弱可持续发展状态;草地长期处于强不可持续状态。近年来黑龙江省生态环境状况得到有效改善,但土地资源利用不均的问题突出,应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88.
江西省寻乌县位于赣南赣州市东南部,闽、赣、粤三省交界处,因独特的地理位置、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发达的水系河网,被全国两栖动物多样性观测网络列为观测样区.根据地形、地貌和生境,选择河流、池塘、人工水渠设置12条调查样线,于2018年4月底、6月中旬和7月底进行观测.此次调查发现两栖动物755只,隶属于1目5科10属...  相似文献   
89.
长江经济带城市土地资源稀缺的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理的土地要素配置是支撑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而科学研判土地面临的稀缺瓶颈则是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前提。文章选取2008~2020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先后运用核密度估计法、GIS空间分析、空间自相关以及可行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系统考察了城市土地稀缺度的时空演变、空间差异以及影响因素,为实现长江流域土地资源支撑高质量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有益参考。结果表明:(1)研究时期内,长江经济带城市土地稀缺度呈现出“提速期”和“振落期”两个阶段,上中下游的具体增幅分别为26.9%、13.2%和9.5%;核密度估计结果表明,土地稀缺度的高值范围逐渐减少,中低值区域逐渐增多。(2)城市土地稀缺度存在正向空间相关性,局部空间集聚范围变化突出,但集聚效应并不显著。(3)不同区域影响城市土地稀缺度的主导因素存在一定差异。城市化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密度、外商直接投资会加剧土地资源的稀缺,而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环保水平的提升具有一定抑制作用。基于上述结论,长江经济带应因地制宜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加大企业环保投入力度,通过高效、可持续的利用土地以破除政策约束下的要素稀缺困境。  相似文献   
90.
用电量和药剂投加量是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的主要成本,也是污水处理厂减污降碳的重要环节。西南丘陵城市具有地势落差大、雨污收集速度快、地下水渗入率较高等显著区域特征,但其城市污水处理中的电力和药剂使用量和使用效率仍不清楚。分析了西南丘陵城市泸州中心区5座城市污水处理厂电力、混凝剂和碳源的使用量和使用效率。研究发现,电力和药剂使用量具有显著的季节特征,夏季降雨较多时的用电量和药剂用量较高。泸州市中心城区污水处理厂的单位处理水量的用电量为0.28~0.46 kW·h·m-3,位于全国28%~66%;单位总磷去除量的混凝剂用量为25.11~53.57 mg·mg-1,单位总氮去除量的碳源(折合COD计)投加量为0.60~4.88 g·g-1,位于全国44%~95%。泸州中心区城市污水处理厂的电力使用效率较高,但碳源使用效率较低,脱氮工艺和操作仍有待优化。本研究可为长江上游地区丘陵城市污水处理厂的优化运行管理和节能降耗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