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9篇
  免费   178篇
  国内免费   448篇
安全科学   662篇
废物处理   65篇
环保管理   322篇
综合类   1555篇
基础理论   346篇
污染及防治   232篇
评价与监测   113篇
社会与环境   94篇
灾害及防治   196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94篇
  2021年   91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93篇
  2018年   116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200篇
  2013年   132篇
  2012年   133篇
  2011年   130篇
  2010年   124篇
  2009年   141篇
  2008年   132篇
  2007年   130篇
  2006年   142篇
  2005年   122篇
  2004年   110篇
  2003年   127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115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97篇
  1996年   92篇
  1995年   78篇
  1994年   71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63篇
  1991年   61篇
  1990年   57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古话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我是个较真的人,虽然相识满天下,但让我认可的朋友却不是很多。而一个名叫徐开旺的农民司机,却是我认可且尊重的朋友。我与徐开旺的认识纯属偶然。几年前的一天,我和同事上路路检,拦到一辆擅自“小手术”改装改形的小货车。当时,我正要开罚单,开车的徐开旺说:“乡下人运化肥,路不好,车后斗不焊几根钢筋固定货物是会掉包的。”我抬头一看对方:一张红润的四方脸,油亮的高额头,洁净的白衬衫,俨然城里人的形象。便停住手中的笔,开玩笑地说:“查到了,就假装是乡下  相似文献   
982.
探索了近一个世纪的一个小的神奇学科是不是还有生命力,是否还能作为一个科学问题可持续地探索下去——地震预测能不能实现的争论事态传播到了美国政府科技政策办公室和日本政府内阁政策事务咨询委员会的一些顾问们那里,产生了不小的波动。确定性地报出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震级显然是不可能的,但换个方式,以服务于修订抗震建筑规范和准备地震灾害防御而进行长期的地震预测是完全可能的,这是政府和  相似文献   
983.
介绍了利用GIS技术建立的汕头市水灾信息系统的构架、数据库的建设及其实现的功能等内容。这些内容可为汕头市的防洪、抗洪及救灾抢险提供准确、迅速、直观的信息,使防汛工作适应现代科学管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984.
旅游信息管理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旅游业和信息业的发展也日新月异,旅游信息化成为研究和应用的一个热点话题。文章概述了信息管理内涵,浅析了旅游信息的现状和不足,并就其发展前景和趋势进行了预测分析,以期为旅游规划和管理决策提供一定的宏观指导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85.
986.
987.
锑(Sb)矿的开采会造成周边水环境发生Sb污染,对周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潜在风险。微生物是河流中Sb污染物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主要驱动力之一,通过氧化/还原过程调控Sb的价态转化过程,从而改变Sb的毒性和流动性。以贵州独山县Sb污染河流底泥为研究对象,利用地球化学参数分析、高通量测序和统计分析等方法,研究Sb污染河流底泥中Sb的浓度分布规律及其对河流底泥微生物群落的选择性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与Sb冶炼厂排水口距离的增加,河流底泥中Sb浓度逐渐降低,这可能是微生物还原产生的Sb(III)在厌氧环境下易与铁锰化合物结合形成沉淀所导致的。基于随机森林分析发现,Sb是塑造河流底泥微生物群落结构的主要因素,河流底泥微生物多样性随Sb浓度的降低而呈现逐渐增加的变化趋势。通过LEfSe差异分析可知,Sb是河流底泥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演变的关键驱动因子,在不同Sb污染环境下富集了差异微生物。结合共现网络分析,发现栖泥沼杆菌属Paludibacter和糖发酵菌属Saccharofermentans是Sb污染河流底泥中的核心微生物,其相对丰度与Sbtot、Sb(III)浓度呈显著正相...  相似文献   
988.
依据2017年长三角地区的空气质量小时数据,结合同期ECMWF气象资料,采用GIS空间分析、相关性分析和数理统计研究了区域O3、PM2.5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因素的关系.结果 表明:(1)长三角城市群O3浓度在5和9月值最高,O3_8 h日变化特征呈拉伸型S曲线,在19:00、20:00达到浓度峰值,峰值浓度最大的地区是滁州,为111 μg/m3;O3空间分布由北到南逐渐降低,并且春季(136.57 μg/m3)>夏季(117.35μg/m3)>秋季(83.23 μg/m3)>冬季(77.06 μg/m3);O3与其前体物CO、NO2相关性较强;当15<T≤20℃,100<PRS≤100.5 kpa时,O3浓度超标最严重.(2)PM2.5浓度月均值呈不规则U型分布,低谷期在7、8月;上海浙江区域日均浓度第一个峰值在9:00~10:00,安徽江苏区域是11:00~12:00,第二个峰值均在21:00;PM2.5空间分布内陆城市高于沿海城市,冬季(62.21 μg/m3)>春季(44.70μg/m3)≈秋季(44.14 μg/m3)>夏季(31.33μg/m3);与NO2、SO2相比,PM2.5和CO相关性更强;O3与温度、相对湿度是正相关,与风速、风向、气压、边界层高度、降水量则是负相关,PM2.5与风向、气压是正相关,与其他因素是负相关;当温度低于5℃,100<PRS≤100.5 kpa时,长三角城市群PM2.5超标率最高.  相似文献   
989.
基于前置反硝化部分亚硝化耦合部分亚硝化(PN)/厌氧氨氧化(A)垃圾渗滤液中试处理系统,研究了系统无法正常运行时维持PN/A单元低负荷运行保持ANAMMOX微生物活性的可行性,并探究了系统性能恢复特征。结果表明,低负荷运行10 d后PN/A单元总无机氮去除负荷(TINRRPN/A)仍有0.227 kg·(m3·d)-1,达到稳定运行阶段的43.3%,氨氮和总无机氮去除率都达到89.5%以上,说明低负荷运行可以有效缓解ANAMMOX污泥活性的衰减。采用逐步提高进水氨氮负荷结合控制DO的恢复策略,经过9 d系统性能得到完全恢复。TINRRPN/A恢复到0.513 kg·(m3·d)-1,达到稳定运行阶段的97.7%。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Ca_Anammoxoglobus菌属更能适应老龄垃圾渗滤液水质,其稳定运行阶段和恢复后的相对丰度分别为12.41%和11.19%。以上研究结果有望为厌氧氨氧化工艺的工程应用提供有益的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990.
在H2O2存在下CH3Br和CHBr3光解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拟大气条件,研究了CH3Br+H2O,CHBr3+H2O2两个体系的光解特性,这些体系在253.37nm的紫外光照射下H2O2产生了OH基,OH自由基与CH3Br反应,在20m的长光程气体池中用FTIR测量这些反应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