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8篇
安全科学   12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6篇
综合类   45篇
基础理论   11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社会与环境   14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疏忽博物馆     
为了减少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意外事件的发生,奥地利于 1937年在首都维也纳建了一座“疏忽博物馆”。博物馆分两部分,第一部分陈列工厂与工场中的意外事件,即把产生意外事故的机器搬到馆里陈列,说明应怎样合理使用这些机器。第二部分陈列马路上车辆出事的危险场景,说明意外事件发生的原因。疏忽博物馆@舒建平  相似文献   
72.
江苏省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生活垃圾对城市及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沉重的压力。生活垃圾的有效处理显得极为重要,同时也是社会经济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通过对江苏省13个地级市垃圾处理场进行调查,概述了江苏省的生活垃圾的处理现状,阐述了垃圾填埋方式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实现江苏省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可持续发展的建议措施,即尽量减少城市生活垃圾的产量、对城市生活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和将城市垃圾资源化。  相似文献   
73.
新疆盐渍化土壤氮肥氨挥发损失特征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徐万里  张云舒  刘骅 《生态环境》2007,16(1):176-179
在室温下应用“静态吸收法”,研究不同盐渍化程度的盐化土壤和碱化土壤上氮肥氨挥发损失特征。结果表明:(1)除碱土外碱化土壤上氮肥氨挥发量随时间延长呈现下降趋势,在盐化土壤上氨挥发量随时间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2)供试9个典型盐渍化土壤样品上氮肥氨挥发量(Y)与时间(t)关系均符合Y=at2 bt c动力学方程,相关性呈极显著水平。(3)氨挥发总量(Y)、氨挥发速率(Yi)与土壤含盐量(x)呈极显著正相关;氨挥发持续时间随着盐渍化程度的增加而延长。(4)氨挥发总量、挥发速率与盐渍土pH相关性未达到显著水平;盐渍土上pH值对氨挥发的影响需要进一步研究。以上结果表明,盐渍化耕作土壤上氮肥氨挥发的控制要依据盐渍化类型的不同而制定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74.
75.
试论开征污染税治理环境污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政府部门、经济学界都在积极建筑一种有效的治污手段。但由于环境污染属于市场体系之外的“负外部性”,无法通过市场机制去解决,政府必须予以干预。笔者认为开征污染税是一条较实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76.
索莱达破火山口是一个体积小的非再生“火山灰流”型破火山口,位于玻利维亚安第斯山中部奥鲁罗省西北部阿尔蒂普拉诺盆地上。复式火山区演化的最初阶段是大约15Ma前在破火山口西南边缘上拉霍亚一带小型英安岩岩株群的侵入。这些岩株与强烈的热液蚀变及含少量As、Sb、Mn、Bi、W和Sn的低温热液脉型和浸染型Au-Ag-Cu-Pb-Zn矿化有关。在8.8Ma前,因沿破火山口边缘以西约15km的一条外环破裂而形成了一连串小型流纹岩穹丘。破火山口塌陷发生在约5.4Ma前,同时伴随着索莱达凝灰岩的喷发。这些构成了一套由间层英安岩质气降非熔结火山灰流凝灰岩组成的岩石序列。这些岩石出露于非再生破火山口中心周围的环带内。该环带向北西方向拉伸,面积为240 km~2。塌陷后的环状破裂火山作用形成了大量埃斯肯塔克岩体的英安质熔岩,这些熔岩位于破火山口南侧的凝灰岩之上。在熔岩中发育有一个泥质蚀变带,它形成于热泉系统之下。该破火山口被认为是岩基幕式上升和侵位的火山活动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77.
汶川地震前周至深井观测数据的异常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汶川地震前后周至台流体数据异常特征,特别对该台水位、流量数字化资料分钟值的的毛刺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并用水位的整点值做了潮汐变化分析和小波分析.结果表明,汶川地震前,该台流体观测有一定的前兆显示,为流体学科的异常判定提出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8.
气田水是天然气开采过程中采出的地层水,因其来源广泛、类型众多以及成分复杂等原因导致其很难达标处理,且容易对土壤、地表水以及地下水造成污染。因此,本文以川东地区气田水为研究对象,通过常规水质分析和GC-MS等技术手段对其进行全面分析,结果表明:①川东地区气田水特征污染物为氯化物、COD、SS、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以及硫化物等物质;②根据其水质特性可以将川东地区气田水分为两类,一类是高矿化度、高含有机物气田水;另一类是高含硫、高含有机物气田水;③川东地区气田水中共有17种有机污染物,主要为烷烃类、醇类、酯类以及少量酸类等物质。  相似文献   
79.
孝感市开放源扬尘重金属污染特征、来源及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开放扬尘源重金属成分谱特征,对孝感市孝南区道路扬尘、土壤扬尘、城市降尘、建筑扬尘和堆场扬尘进行调查取样,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分析扬尘中重金属的含量,并通过地累积指数法、相关分析、聚类分析和人体健康风险评价法对扬尘重金属污染程度和人体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 表明,扬尘中Mn、Cr、Zn、Cu、Co和Pb的...  相似文献   
80.
针对重金属污染具有来源广、危害大等特点,通过以电厂废物(粉煤灰、炉渣)和脱水污泥为原料制备一种高效且价廉的陶粒吸附剂,采用吸附影响因素实验、解吸再生实验、吸附动力学模型和等温吸附模型的拟合以及陶粒表征分析,探究陶粒对Pb2+的吸附特性,同时为实现废物资源化利用提供新思路.结果表明:陶粒去除Pb2+的较佳吸附条件为粒径4 mm、pH 4.5~5.0、吸附时间360 min、吸附温度25℃.陶粒再生所用较佳解吸剂为0.5 mol/L的HCl溶液,较佳解吸时间和次数分别为120 min和5次,解吸5次后陶粒对Pb2+的去除率为92.67%.此吸附过程更好地遵循了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陶粒上的O-H、Si-O和金属氧化键在吸附Pb2+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陶粒吸附Pb2+后,出现了新的物相Pb2Cl3OH和PbO,陶粒与Pb2+之间发生化学吸附,为自发进行的放热反应.陶粒处理实际废水中Pb2+的去除率可达93.7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