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9篇
安全科学   14篇
环保管理   6篇
综合类   51篇
基础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51.
针对制药企业污水站厌氧池中的温室气体甲烷和恶臭气体,在原有水吸收-光催化-化学吸收治理工艺的基础上,改造形成水吸收-碱吸收-蓄热式焚烧(RTO)-急冷-碱吸收为主的温室气体削减协同恶臭处理新工艺。利用生命周期评价法,对废气治理工艺的环境影响进行特征化、标准化分析。结果表明,改造前、后废气治理工艺的主要环境影响均为全球变暖。通过温室气体削减量核算和经济性评估可知,工艺改造后,总温室效应潜值年削减量可达到7.53×106 kg CO2-eq,运行成本节约1.21×106元。新工艺在实现减污降碳的同时,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2.
污泥厌氧产酸发酵液作碳源强化污水脱氮除磷中试研究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为研究城市污泥厌氧产酸发酵液作为补充碳源强化生活污水脱氮除磷系统的效果和可行性,建造了一个总有效体积为4 660 L的A2/O中试反应系统,以实际城市污水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添加污泥产酸发酵液后的污水脱氮除磷效果并和单纯添加乙酸作碳源的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进水COD为243.7 mg·L-1、NH+4-N为30.9 mg·L-1、TN为42.9 mg·L-1、TP为2.8 mg·L-1、硝化液回流比为200%和污泥回流比为100%的条件下,向缺氧池中投加乙酸能增强系统脱氮除磷效果,反应器的最佳进水流量和投加碳源SCOD增量分别为7 500 L·d-1和50 mg·L-1.污泥发酵液代替乙酸作为外加碳源时的平均出水COD、NH+4-N、TN和TP去除率分别为81.60%、88.91%、64.86%和87.61%,相对应的出水浓度分别为42.18、2.77、11.92和0.19 mg·L-1,满足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所规定的一级A标准.结果表明,投加污泥产酸发酵液作为脱氮除磷碳源可达到和乙酸同样的效果,具有实际可行性,这为城市污泥处理处置实现资源化提供了一条新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53.
鄱阳湖浮游植物叶绿素a及营养盐浓度对水位波动的响应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刘霞  刘宝贵  陈宇炜  高俊峰 《环境科学》2016,37(6):2141-2148
鄱阳湖是长江中下游仅存的两个自然通江湖泊之一,其水情变化独特,与非通江湖泊显著不同.为探究水位波动对鄱阳湖水环境的影响及其浮游植物的响应特征,选取了鄱阳湖星子、都昌水域,于2011年9月至2012年11月对浮游植物叶绿素a(Chla)及其它相关水质指标进行每周一次的原位监测.结果表明,高Chla浓度出现在鄱阳湖高水位和高水温期,水位波动可加强鄱阳湖浮游植物Chla浓度的季节性变化效应,同时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改变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回归趋势分析,Chla浓度与水温(P0.000 1)和透明度值(SD)(P0.000 1)显著正相关,与总氮(TN,P0.01)、溶解性氮(NO_x-N,P0.01;NH~+_4-N,P0.05)显著负相关,而SD值、总氮和溶解性氮浓度与鄱阳湖水位值显著相关(SD,P0.01;TN,P0.000 1;NO_x-N,P0.01;NH~+_4-N,P0.000 1).主成分分析(PCA)显示,不同水位期,鄱阳湖所表现出的水环境特征显著不同,低水位期,营养盐浓度,特别是氮营养盐浓度较高;而高水位期,鄱阳湖水温较高和SD值较高.总之,鄱阳湖的水位波动影响了湖区沉积物再悬浮和水体SD状况,加之高水位的稀释效应和人类活动,均直接影响了鄱阳湖营养盐状况以及Chla浓度.  相似文献   
54.
针对中子单粒子效应(NSEE)对机载电子设备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明确了对NSEE敏感的器件类型、失效模式以及典型机载电子设备受NSEE影响诱发的故障现象。在此基础上,初步提出NSEE影响评估方法及程序,进一步对NSEE影响评估的目的、评估过程中的内容及输入和输出信息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55.
针对目前矿山管理信息系统中出现的问题,设计了基于数字地球的三维可视化矿山管理信息系统。系统采用B/S和C/S混合架构的模式。矿山管理者和政府监管部门可通过互联网直接定位矿山,了解矿山安全生产信息,为矿山安全生产提供决策及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6.
为提高救生舱的安全性,设计了1种泡沫铝填充结构救生舱。利用Workbench对原型救生舱进行静力分析,以泡沫铝填充结构救生舱的内外板厚、泡沫铝厚、纵向和横向加强筋宽为设计变量,以原型救生舱的最大应力、最大位移以及模型质量为约束条件,以泡沫铝填充结构救生舱的静态最大应力、最大位移及质量为目标函数,分析各设计变量对目标函数的灵敏度并进行多目标优化设计;并利用数值仿真方法研究优化后的泡沫铝填充结构救生舱的抗爆炸冲击性能。结果表明:与传统救生舱相比,优化后的泡沫铝填充结构救生舱可以显著提高救生舱的静力及抗爆炸冲击能力,进而提高其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57.
夏季盛行风对太湖北部藻类水华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1996年7月1日至10月17日对太湖北部湖区进行了6次综合调查,重点分析了夏季盛行风向和风力与太湖北部藻类分布的关系。研究表明,持续稳定的风向(SSE至ESE),是表层藻类在下风区和迎风岸产生聚集的重要驱动力,湖流流向影响甚小。当主风向为SE时,表层藻类生物量和chla(叶绿素a)含量,成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增加的倾向性分布。当平均风力在1.5~3.6m/s时,风力大小与藻类在下风区的堆积有关;风力约大于4.0m/s后,藻类水华的平面分布已不明显,垂直分布趋于均一。  相似文献   
58.
稻壳与污泥协同焚烧是一种富有前景的污泥能源化措施,污泥稻壳混烧灰是一种被忽视的资源。该文旨在探究污泥稻壳混烧灰在高浓度含铅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潜力,分析了不同污泥和稻壳配比混烧灰的基本理化性质,研究了不同p H和不同Pb~(2+)初始浓度下混烧灰对Pb~(2+)的吸附特性,并初步探究该吸附过程的动力学和吸附机理。结果表明混烧灰对Pb~(2+)的吸附容量可媲美其它经过复杂改性处理的灰渣;在燃烧温度900℃时,污泥掺量60%、稻壳掺量40%制备的混烧灰吸附性能最好,在p H为5,初始Pb~(2+)浓度低于400 mg/L时混烧灰对Pb~(2+)的去除率高于90%;相较于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的拟合结果更好,拟合最大吸附量为108.7mg/g;动力学研究发现混烧灰对Pb~(2+)的吸附行为主要发生在5 h以内。混烧灰对Pb~(2+)去除的主要原因是混烧灰中无定形二氧化硅微水解形成硅醇对Pb~(2+)的作用,无定形二氧化硅表面存在孤立羟基和成对羟基导致了2种吸附产物Pb_2SiO_4和PbSiO_3·xH_2O存在。  相似文献   
59.
溢油污染海岸线生物修复措施现场应用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08年5月~9月于渤海湾天津海岸线进行了人工模拟溢油条件下的生物修复现场实验,考察了添加水溶性性肥料、添加缓释肥料以及同时添加缓释肥料和石油烃降解菌剂对油污染物生物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处理的石油烃降解率比对照分别提高0.9、1.2和1.8倍;添加营养盐导致基质间隙水中的营养盐浓度能明显增大,石油烃降解菌数量显著增高。其中,添加缓释肥料的体系可以在较长时间内保持间隙水中高营养盐水平;而同时添加缓释肥料和菌剂的体系不仅显著提高了石油烃降解菌的初始密度,而且可以在较长时间内维持间隙水中营养盐较高浓度。这表明营养盐缺乏是限制现场石油烃降解的主要因素,添加营养盐可以显著提高溢油污染的生物修复效率,而同时添加缓释肥料和菌剂的强化措施最为有效。  相似文献   
60.
通过对南通市通州区境内多条大型河流底泥中重金属监测结果的对比研究。分析底质变化趋势。为改善底质状况提供有用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