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3篇
安全科学   4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32篇
基础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10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表面活性剂冲洗法是一种治理土壤与地下水非水相流体(NAPLs)污染的有效技术.在简要介绍表面活性剂冲洗法去除作用机理的基础上,总结了近些年来与表面活性剂冲洗法多相流相关的国内外试验研究和模型研究成果,主要包括表面活性剂作用所引起的混溶驱替和不混溶驱替多相流问题,并指出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探讨的方向.  相似文献   
32.
填埋场释放气体运移数值模型及应用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以多也介质流体动力学理论为基础,在考虑填埋场内气体压力变化较小、相应气体密度变化小的情况下建立了填埋场释放气体运移数值模型。该模型具有适用范围广的特点,如边界形状任意、介质性质空间变化。模型中考虑了填埋场中介质含水量变化对气体运移的影响,利用本数值模型对无控制系统和有控制系统时释放气体运移进行了对比模拟分析,给出了有水平气体控制系统时的优化排气量并得出相庆的释放气体收集率,可为填埋场释放气体控制系  相似文献   
33.
137Cs在大鹏澳中迁移分布的数值模拟与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137Cs作为广东核电站放射性排出核素之一,具有高残留,高积累的特点.悬浮物对放射性核素的吸附沉降是影响海湾水体中核素迁移的重要机制之一.为正确评价核电站放射性排出物对大亚湾海湾水域的影响,建立了考虑悬浮物吸附沉降影响的深度平均二维对流扩散模型,模拟了放射性核素137Cs在大鹏澳内的迁移分布状况,并对未来湾内水质进行预测.模拟预测表明若维持当前排放量,未来50年内海湾中137Cs活度并没有呈持续上升趋势,局部虽略有累积,但活度值仍很小,最大仅约4Bq/m3,说明悬浮物吸附137Cs沉降对海湾的自净作用不容忽视. 137  相似文献   
34.
表面活性剂去除土壤和地下水中LNAPLs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杨建  陈家军  卢毅 《环境科学》2009,30(7):2153-2159
去除多孔介质中滞留的LNAPLs,表面活性剂对LNAPLs的增溶和降低界面张力是关键.在实验测得不同浓度Triton X-100溶液对正十六烷的增溶以及它们之间界面张力的基础上,通过平衡清洗实验和砂柱冲洗实验分析了不同形态正十六烷的产生规律和机制.结果表明,正十六烷溶解能力与Triton X-100浓度成正比,当Triton X-100浓度大于临界胶束浓度CMC时,计算得摩尔增溶比MSR=1.680 4,胶束相/水相分配系数对数值lgKmc=1.715 8;正十六烷-Triton X-100溶液之间界面张力与Triton X-100浓度成反比,其变化规律符合高斯模型(R2=0.996 4);溶解态正十六烷和自由态正十六烷与增溶和降低界面张力分别有较好的对应关系,表明增溶和降低界面张力都对多孔介质中正十六烷去除有影响,其中降低界面张力可以有效增加多孔介质中正十六烷的流动性,在正十六烷去除过程中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35.
沼气产生的两步一级反应耦合模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有机物厌氧产生沼气的生化机理,假设沼气通过两步相互衔接的一级反应生成,即复杂有机物的水解酸化反应和简单有机酸的产气反应.根据假设,建立了基于两步一级反应耦合的沼气产气率与产气量随时间变化的数学模型.该模型用统一的数学公式对沼气产气率随时间变化的倒“U”形曲线进行了解释,指出这一过程是两步相互衔接的一级反应相互作用的结果.已知有机物质量,通过拟合或根据经验得出K值后,利用该模型可解出任一时刻有机物的产气率、产气量、最大产气率及其发生的时间.拟合表明,两步反应的反应常数趋于相等.利用该模型可导出已有的Scholl Canyon模型,并可对Palos Verdes模型和Sheldon Arleta模型的经验假设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36.
洗涤剂组合两步洗涤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尹雪  陈家军  吕策 《中国环境科学》2014,34(5):1222-1228
本文以某化工厂受As、Cd、Cu和Pb污染场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将EDTA分别与柠檬酸、鼠李糖脂和草酸组合进行2轮搅拌洗涤修复,考察实验室条件下不同洗涤剂组合对重金属提取能力差异和形态分布的影响,研究多金属污染土壤的最佳洗涤方式.结果表明,与单轮洗涤相比,两轮洗涤处理明显提高了As、Cd、Cu和Pb的去除率,增幅范围在8.45%~36.81%.经过EDTA+草酸组合的洗涤,As和Cu的去除率分别可达24.04%和29.25%;EDTA+鼠李糖脂和鼠李糖脂+EDTA组合对Cd和Pb的去除效果显著,洗脱率分别为47.83%和30.59%.柠檬酸和EDTA组合能有效削减4种重金属有效态比例,使As、Cd、Cu和Pb的有效态分别降低了8.61%、9.37%、14.12%和25.16%.实际工程应用中对多种洗涤剂进行选配,并对多重金属污染土壤进行多轮洗涤修复,应充分考虑重金属去除量以及有效态削减情况,确定洗涤剂最优组合,确保治理修复后土样残留重金属的稳定性以减少对环境后续影响.  相似文献   
37.
采用平衡振荡法,研究了砂土对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的吸附特征。结果表明,砂颗粒对Triton X-100的吸附能力总体较低,单位吸附含量均<1.1 mg/g;砂颗粒吸附Triton X-100过程中存在显著的吸附剂浓度效应,砂颗粒上Triton X-100含量随着固液比(吸附剂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吸附容量qm与平衡常数KL值随固液比变化而变化,Langmuir方程适用范围是起始浓度C0相对较小的固液吸附体系;0.5~1 mm石英砂的吸附能力略>0.2~0.5 mm石英砂,0.5~1 mm和0.2~0.5 mm石英砂吸附Triton X-100变化特征具有显著的一致性,采用高斯拟合模型可以反映出石英砂吸附Triton X-100的变化规律,相关系数R2均>0.98。  相似文献   
38.
为了研究2,4-二氯苯酚在土壤中的吸附及比较其批实验与柱实验的分配系数Kd,开展了2,4-二氯苯酚的批实验(不同液固比条件下)和柱实验。通过分析结果可知,在批实验中,不同液固比条件下2,4-二氯苯酚达到平衡的时间类似,都在60~70 h,吸附动力学曲线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规律是:液固比越大,平衡吸附量增大,反应速率常数K2减小,初始吸附速率常数减小;Kd随液固比增大而降低,范围在2.91~2.12 L/kg。柱实验结果表明,2,4-二氯苯酚的贯穿曲线可以很好地用化学非平衡模型来拟合,通过模型拟合得到的Kd值要低于批实验的结果。该研究对表征2,4-二氯苯酚在环境中的行为、预测其对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及其治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9.
垃圾填埋气(LFG)用作车辆燃料资源化现状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垃圾填埋气用作车辆燃料资源化的优点 ,应用中需解决的净化、贮存和发动机改造的关键技术问题及国外研究应用现状 ,指出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0.
填埋场释放气体运移数值模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多孔介质流体动力学理论为基础,在考虑填埋场内气体压力变化较小、相应气体密度变化小的情况下建立了填埋场释放气体运移数值模型。该模型具有适用范围广的特点,如边界形状任意、介质性质空间变化。模型中考虑了填埋场中介质含水量变化对气体运移的影响。通过与简单条例上所得解析解的对比分析了本数值模型的精度的可靠性。从而可为填埋场释放气体的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及控制系统的设计、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