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安全科学   37篇
环保管理   8篇
综合类   25篇
基础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社会与环境   1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为满足当地工业热负荷增长需要,经石家庄市东方热电集团公司良村热电厂课题组研究,计划将本厂一台C12汽轮机组改造为背压机组,本文对其改造可行性进行了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63.
1995—2005年中国碳排放核算及其因素分解研究   总被引:35,自引:2,他引:33  
采用1995—2005年中国各行业的相关统计数据,基于IPCC温室气体清单方法,构建了碳排放核算的项目框架,对中国历年的碳排放进行了核算;并应用因素分解方法对中国历年来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及其变化的因素进行了时间序列分析。结论如下:①中国碳排放总量呈先缓慢减少后快速增加的态势,2005年中国碳排放达22.02×108t,比1995年增加了66%,由于林业的碳汇功能,2005年净碳排放量为19.05×108t;②碳排放强度的变化量总体上表现为增长态势,2002年前碳排放强度逐年减小,2002年后碳排放强度变化量转为正值,其中技术进步是碳排放强度变化的主要因素;③GDP增长是碳排放总量增加的主要动力,技术进步因素是碳排放量降低的主导因素;④工业部门对碳排放总量和碳排放强度的变化起决定作用,因此工业部门是实现碳减排的关键。  相似文献   
64.
针对目前电除尘技术存在亚微米(0.01~1μm)粉尘捕集难的问题,进行了微细粉尘的交变电场荷电凝并及对电除尘效率影响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气体粒子动量、电场强度的增加,离子浓度也在增加,最大离子浓度为1.97×109/cm3;在电离电场强度峰峰值为1.75 kV/cm,频率为100Hz的交变电场里,中位径为0.2μm硅粉中的粒径<2μm的质量为71%,凝并后降至53%,粒径为5~10μm的硅粉质量增加了162%;中位径为0.2μm硅粉质量除尘效率提高了27.6%,除尘效率提高了近1倍;粉尘浓度对电凝并后的除尘效率影响有限.高流场中微细粉尘的交变电场荷电凝并技术为电捕集亚微米粉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5.
本文针对一台WNS型锅炉缺水导致材质劣化、变形事故,进行了金相、硬度检测和强度校核计算,分析了锅炉材质劣化情况,最后讨论了事故发生的原因,并给予了处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66.
基于DEA的中国农地非农化效率及其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DEA和Malmquist TFP指数模型方法研究分析2000~2008年我国省域和区域层面农地非农化效率及其变化,为优化土地利用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1)省域层面各项平均效率水平一般,超过80%的省份农地非农化综合效率未达到有效状态;(2)农地非农化效率总体呈现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状态,区域差距呈现缩小趋势;(3)农地非农化平均综合效率的提升主要源于纯技术效率的贡献,而生产效率的明显改善得益于技术进步;(4)东部和东北地区农地非农化综合效率有所下降,中西部地区综合效率呈现上升趋势,西部地区上升显著。通过研究发现:现阶段我国农地非农化存在要素资源的利用不充分现象,效率提升潜力较大;西部地区农地非农化规模集聚能力与其他地区差距较大;东部地区存在农地非农化效率损失;虽然中西部地区农地非地化效率变化提升明显,但能否成为农地非农化指标增加的依据还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67.
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制备胶质气体泡沫并将之引入浮选柱,以胶质气体泡沫为浮选载体并通入常规浮选气泡对预先装入浮选柱的模拟含Cu(Ⅱ)废水进行浮选分离实验,考察了pH值、铜离子初始浓度、SDS用量和絮凝剂的添加对Cu(Ⅱ)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胶质气体泡沫与常规柱浮选气泡相结合的方法处理含Cu(Ⅱ)废水,铜离子去除率可达99%以上。  相似文献   
68.
515号文要求对电站锅炉范围内管道进行排查整治工作,尤其是主蒸汽母管和元件组合装置.主蒸汽母管和元件组合装置长期处于监管空白阶段,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本文对检验过程中发现的典型问题进行了汇总,如资料缺失、焊材错用、管材错用、电站弯管组织异常以及流量计问题,并对其进行了分析讨论,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议,以确保管道的安全稳...  相似文献   
69.
针对食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高SO42-有机物废水,采用MBR工艺对其进行处理研究,分别考察了1.6%和2.6%SO42-浓度下反应器容积负荷和污染物去除情况.经过110天的运行时间发现,进水SO42-浓度为1.6%的系统能获得更高的容积负荷和污染物去除效率,其最大容积负荷为1.0 kg·(m3·d)-1COD,COD去除率为97.7%;而另一方面较高的无机盐环境进水SO42-浓度为2.6%SO42-系统下,获得的最大容积负荷仅为0.5 kg·(m3·d)-1(按COD算),COD去除率为96.4%.在2.6%SO42-浓度下,微生物受到的抑制更强,有机物降解效果低于1.6%SO42-的系统.此外,氨...  相似文献   
70.
转型期中国耕地非农化与土地退化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耕地非农化速度也在不断加快。并由此产生了大量的社会和环境问题。本文从人类土地利用行为变化的角度提出了分析耕地非农化对土地退化影响的基本思路:然后基于这一思路.并结合对全国层面统计数据的计量分析.深入探讨了转型期中国的耕地非农化对土地退化的影响:研究表明由耕地非农化所引致的耕地开垦、耕地集约利用以及非农建设用地扩张等人们土地利用行为的变化会最终引起土地资源的退化:包括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的加剧、土壤质量的退化以及土地污染的加剧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