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1篇
安全科学   3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40篇
基础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13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61.
水电部环境保护办公室于4月14月至15日在北京热电总厂召开了“水电部电力系统环境保护数据管理系统”技术鉴定会。该管理系统主要由水电部电力环保所负责研制,主要应用于电力环境管理部门,也可为电力科研、规划部门提供基础性数据。系统指标解释体系达到标准化、规范化,形成了联系紧密、相关性强的数据系统。软件总体设计较为先进,首次在环境保护系统中  相似文献   
62.
福建省水土流失强度的地统计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结合"3S"技术与野外调查,提取土地利用、植被覆盖度和坡度等信息,生成1995、2000和2007年水土流失现状图,采用地统计模型对3个年份水土流失强度进行计算。结果表明:福建省水土流失强度可用球状的半方差函数模型进行模拟,其方向约呈北北东-南南西走向,与地形走向大体一致;水土流失强度的基台值不断减少,整体向轻度化和均质化方向发展。1995年福建省水土流失强度的结构方差所占比例为12.31%,块金方差所占比例为87.69%,2000年分别为3.51%和96.49%,2007年分别为2.94%和97.06%,块金方差占主导地位且呈上升趋势,表明水土流失强度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且人为活动等随机性因素的影响不断加强,小尺度上人为活动等随机性因素为主导因素而中尺度上反之。今后研究中应进一步探讨结构性因素和随机性因素的内涵,并加强小尺度水土流失空间变异中人为活动影响的研究。  相似文献   
63.
水芹菜对含银废水的净化功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水芹对离子态银的净化率相对高于对络合态银的净化率.去除常数为KAg~+>KAg(S_2O_3)_2~(3-)污水停留时间的适当延长可提高对银的净化率,pH及温度对其净化率也有一定影响.在气温10℃左右时,水芹对含银废水具有良好的净化效能.  相似文献   
64.
采用52.5 L的A2O反应器,以乙酸和丙酸分别作为进水唯一碳源,系统研究了进水碳源类型对脱氮除磷和代谢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进水COD为250 mg/L左右,NH+4-N为52 mg/L左右的条件下,原水碳源类型对TN的去除影响不大,系统TN去除率均在65%左右.进水碳源类型对TP的去除及相应污泥中PHA的类型、含量和代谢及糖原的变化影响较大.乙酸为唯一碳源时,厌氧区放磷浓度较高,污泥中PHA的成分主要为PHB和PHV,两者在厌氧区的合成量差别不大,PHB在随后的反应过程中变化较大,对除磷代谢过程起主要作用,而PHV的变化较小.丙酸作为进水唯一碳源时,厌氧区的放磷浓度偏低,主要合成PHV,几乎不含PHB,PHV在随后吸磷过程中浓度变化较大,对除磷代谢起主要作用,而且出水TP浓度偏低.碳源类型对污泥中糖原的代谢也有影响,乙酸为碳源时糖原的含量高,变化范围也较大,丙酸为碳源时糖原的变化幅度较小.在同步脱氮除磷系统中,与乙酸相比,丙酸是一种更合适的碳源.  相似文献   
65.
基于不同时间周期排放量的排污许可限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理论和实践表明,受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影响,污染源的排放具有明显的波动性. 我国污染物总量控制往往为年排放量,在颁发排污许可证时,为避免污染源短时间大量排放对水质造成的冲击性影响,同时也方便对企业进行监管,需要制订更短时间平均周期的排污许可限值. 以铁岭市各污水处理厂出水ρ(CODCr)和流量在线监测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在线监测数据方法和NPDES(美国国家污染物排放削减系统)中关于各类限值的计算方法,对污水处理厂MDL(日最大限值)、AWL(周平均限值)、AML(月平均限值)与LTA(长期平均限值)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随着污水处理量的增加,MDL、AWL、AML与LTA的比值基本保持稳定并略有减少,说明污水处理厂规模越小,比值波动性越大;从MDL、AWL和AML的比较来看,排污许可限值计算的时间周期越短,波动性越大. 铁岭市各污水处理厂出水ρ(CODCr)的MDL、AWL、AML与LTA比值的平均值分别为1.52、1.19和1.09,变差系数分别为4.9%、2.5%和1.0%;出水CODCr负荷的MDL、AWL、AML与LTA比值的平均值分别为1.74、1.27和1.12,变差系数分别为7.8%、4.1%和2.3%. 研究结果有助于根据LTA(如年均值)推导较短周期的MDL、AWL和AML.   相似文献   
66.
蕨类植物芒萁(Dicranopteris dichotoma)是我国南方红壤侵蚀区重要的水土保持植物,但目前氮添加对芒萁叶功能性状及其基部土壤化学性质以及这二者之间关系的影响尚不清楚.以芒萁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实验,设置CK(0 g m-2 a-1)、N1(1.1 g m-2 a-1)、N2(2.3 g m-2 a-...  相似文献   
67.
研究了低浓度阿特拉津冲击对A/O工艺运行稳定性的影响,并探索了通过优化工艺参数强化处理低浓度阿特拉津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和碳氧化活性相比,阿特拉津对活性污泥系统硝化活性的抑制作用更强,同时其代谢产生的氨氮又增加了系统负荷,最终导致氨氮去除率维持在较低水平上。采用调整A/O工艺参数的方式,可实现低浓度阿拉特津的强化处理,最优运行参数为硝化液回流比=200%,缺氧区/好氧区停留时间比=1∶3。在该运行工况下,目标污染物被高效去除,系统运行稳定。  相似文献   
68.
从围护结构节能与防火一体化思路出发,提倡钢筋混凝土结构保温一体化建筑体系和砌体结构保温一体化建筑体系;尤其主张在我国建筑工业化全面升级的基础上大力开发与推广保温型混凝土预制装配化技术,统一建筑模数,实现标准化与多样化;针对预制装配化保温型混凝土在梁、构造柱等容易出现的冷、热桥问题的部位,创新式提出以相变储能材料与建筑结构相融合来提高建这些部位的热工性能,减少温度梯度;从系统上做到保温与建筑同寿命、免维护、工序少,工期短、耐火等,从而真正实现低碳,构建建筑围护结构节能防火一体化建筑体系。  相似文献   
69.
曝气生物滤池深度处理混合印染废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曝气生物滤池(BAF)反应器作为混合印染废水的深度处理工艺,对BAF的启动情况和不同气水比条件下BAF的深度处理效能进行探讨。结果表明,采用同步连续法可实现BAF在15 d内快速启动;当气水比为3∶1时,二级处理出水的处理效果最好,氨氮、COD和色度去除率分别达到77.8%、61.5%和90%。比较BAF中生物膜和活性污泥对二级处理出水的深度处理效能性能时发现,在相同生物量和环境条件下生物膜表现了出更强深度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70.
以江苏省某化工园区污水处理厂的原水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臭氧氧化、铁碳微电解、Fenton氧化3种物化法对其进行强化预处理,并运用GC-MS技术对典型污染物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臭氧氧化、Fenton氧化、铁碳微电解3种物化法在最佳条件下对COD的去除率分别为8.0%,51.3%,45.6%;在提高可生化性方面,臭氧氧化法效果最好,使废水的BOD_5/COD从0.112提高到0.184,Fenton氧化法和铁碳微电解法的BOD_5/COD分别为0.150和0.123;经物化预处理后,废水中的环状物质会出现开环,同时直链物质增多,但苯环、脂类及杂环等难生物降解物质依然存在;若要单纯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建议选用臭氧氧化法;若对去除COD及提高可生化性皆有要求,建议选用铁碳微电解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