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013篇 |
免费 | 448篇 |
国内免费 | 312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691篇 |
废物处理 | 65篇 |
环保管理 | 329篇 |
综合类 | 1617篇 |
基础理论 | 387篇 |
污染及防治 | 270篇 |
评价与监测 | 118篇 |
社会与环境 | 96篇 |
灾害及防治 | 200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68篇 |
2023年 | 72篇 |
2022年 | 105篇 |
2021年 | 113篇 |
2020年 | 109篇 |
2019年 | 99篇 |
2018年 | 124篇 |
2017年 | 90篇 |
2016年 | 81篇 |
2015年 | 106篇 |
2014年 | 206篇 |
2013年 | 134篇 |
2012年 | 139篇 |
2011年 | 129篇 |
2010年 | 124篇 |
2009年 | 140篇 |
2008年 | 132篇 |
2007年 | 130篇 |
2006年 | 140篇 |
2005年 | 122篇 |
2004年 | 110篇 |
2003年 | 127篇 |
2002年 | 78篇 |
2001年 | 79篇 |
2000年 | 80篇 |
1999年 | 115篇 |
1998年 | 65篇 |
1997年 | 97篇 |
1996年 | 92篇 |
1995年 | 78篇 |
1994年 | 71篇 |
1993年 | 60篇 |
1992年 | 63篇 |
1991年 | 61篇 |
1990年 | 57篇 |
1989年 | 35篇 |
1988年 | 22篇 |
1987年 | 15篇 |
1986年 | 20篇 |
1985年 | 17篇 |
1984年 | 11篇 |
1983年 | 18篇 |
1982年 | 12篇 |
1981年 | 15篇 |
1980年 | 7篇 |
1979年 | 2篇 |
1978年 | 1篇 |
197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7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71.
<正> 本文介绍了采用170—200毫微米之间的谱线,通过 ICP-AES 定量测定 I、P、B、S、As 和 Sn 的方法。光谱仪保持真空,压力低于0.1帕,光路由99.99%的纯氩充满,其流速为3.5升/分。本法已用于测定铁、钢 相似文献
172.
173.
<正> 美国地球动力学委员会于3月在奥斯汀举行了一次专题讨论会,就岩石圈的一些学术争论问题进行了讨论。人们期望这样一次讨论会能为将来研究一些最有潜力的领域提供借鉴(正在撰写一份报告将发表在《科学》杂志上)。奥斯汀会议集中讨论了人们对全球大地构造的现有认识的性质:我们已经作过哪些假设?这些假设的正确程度如何?全球大地构造的主要问题是什么?面对不断出现的、不符合传统板块构造模式的大量资料应该怎么处理?按照新的资料应该对这个模式作哪些改进等。讨论岩石圈的障碍之一,就是它 相似文献
174.
175.
用BOD5/TOD值评价废水可生化性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阐述TOD的组成、可降解率等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用BOD5/TOD值评价废水可生化性的可行性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76.
177.
维生素E在动物细胞内具有抗氧化等重要作用,但在植物体内的功能却鲜为人知.本实验利用CaMV 35S启动子与来源于拟南芥的编码生育酚环化酶(TC)的cDNA(VTE1)构建的嵌合表达载体,以根癌农杆菌介导的叶盘法转化烟草W38.实验结果表明,具有卡那霉素抗性的再生植株经RT-PCR检测,得到了与阳性对照一致的495bp的目标片段;转基因植株的VE含量比对照植株高2倍左右,个别株系高达11倍.实验还发现,在耐盐性实验中转基因植株对盐的抗性明显高于野生型烟草;同时,在不同盐浓度(150、250mmoL/L)胁迫下转基因植株VE含量比未转化植株增加了1.3~1.8倍,首次证明VTE1与植物耐盐性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8.
3种兽药及饲料添加剂对鱼类的毒理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斑马鱼、鲤鱼作为生物材料,通过斑马鱼急性毒性试验、胚胎发育试验和鲤鱼肾细胞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分别从生物个体水平、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对兽药及饲料添加剂喹乙醇、阿散酸和土霉素进行了生态毒理学效应研究。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3种兽药及饲料添加剂在有生态学意义的浓度范围内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均不大;胚胎发育试验结果表明,喹乙醇和阿散酸对斑马鱼胚胎发育72 h的EC50值分别为221.20和239.54 mg.L-1,具有明显的致畸效应;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结果表明,喹乙醇和土霉素均具有一定的遗传毒性,能引起鲤鱼肾细胞DNA的明显损伤,并呈现出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179.
苯酚胁迫下罗非鱼组织中过氧化氢酶与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以奥尼杂交罗非鱼(Oreochromisaureus♂×Oreochromisniloticus♀)为试验鱼类,研究了其暴露于不同质量浓度苯酚后组织中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罗非鱼肌肉和肝脏组织中的CAT正常值分别为8.56±0.2U·mg-1和15.48±0.1U·mg-1,GST的正常值分别为4.39±0.20U·mg-1和13.30±0.31U·mg-1,均是肝脏组织高于肌肉组织。采用不同质量浓度的苯酚处理罗非鱼25d,除了0.002mg·L-1质量浓度组罗非鱼体内CAT和GST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外,其余各质量浓度组的CAT和GST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两者的变化趋势相近。CAT的变化规律为低质量浓度组先升高后降低,高质量浓度组不断下降。即低质量浓度苯酚对罗非鱼体内的CAT具有一定的诱导作用,而高质量浓度表现为抑制作用,可使鱼体内的CAT失活,且这种变化幅度肝脏比肌肉大。GST的变化规律为先升高后降低,即苯酚对罗非鱼体内的GST具有先诱导后抑制的作用。研究表明,0.002mg·L-1质量浓度以下的苯酚对罗非鱼没有生化毒性影响,罗非鱼组织中的CAT和GST可作为生物标志物来评价酚类污染物对鱼类的生化毒性。 相似文献
180.
改良剂对Cd污染土壤中小白菜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小白菜盆栽试验,以啤酒污泥、草木灰及其混合物作为土壤改良剂,以生物量、可溶性糖、维生素C和叶绿素含量为指标,研究了改良剂对小白菜品质的影响,并分析了土壤中Cd赋存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改良剂在性质和改良机制上存在差异,因此改良效果各不相同,其中啤酒污泥和草木灰的混合物的改良效果最好,其次是啤酒污泥,最后是草木灰。虽然3种改良剂均能降低小白菜茎叶中Cd含量和土壤中有效态(水溶态和可交换态)Cd含量,提高小白菜品质,但小白菜茎叶中Cd含量仍超过《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05)规定的蔬菜中Cd限量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