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3篇
安全科学   1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1篇
综合类   52篇
基础理论   21篇
污染及防治   2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01.
豆制品废水是一种较难处理的高浓度有机废水,而传统的SBR方法仍然有可以改进之处。通过对PAC-SBR系统处理豆制品废水的研究,发现木质PAC对豆制品废水中COD的最大理论吸附量为13.3g/g,其吸附能力强;SBR中投加木质PAC,可显著提高系统的处理效能,在适宜投加量400mg/L下,出水COD和TKN浓度较未添加木...  相似文献   
102.
观赏植物对沼液的净化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观赏植物对沼液的净化能力,以滴水观音、水仙、红掌、白掌、万年青、绿萝、风信子为研究对象,通过沼液水培实验,对比分析了不同植物的生长特性及其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万年青、白掌、红掌和滴水观音的相对生长量和适应能力明显优于其他植物;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大部分植物对COD的去除率呈增加趋势,最终达80%左右;在处理时间为7 d时,红掌、白掌和万年青对TN的去除率均达到80%以上;7种植物对沼液中TP的去除率在整个水培期间均未超过60%。各植物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均显著优于空白组(p0.05),且不同种类的植物之间差异明显(p0.05)。实验表明,万年青、红掌、白掌可作为处理沼液的备选观赏植物。  相似文献   
103.
采用醚化、磷酸酯化和接枝共聚等3种方法改性魔芋下脚料中提取的絮凝活性物,用以去除废水中油脂和Cr(Ⅵ)。反应时间、用量和pH等3因子正交实验表明,经醚化改性与磷酸酯化改性后的絮凝剂分别对油脂和Cr(Ⅵ)的去除效果较好。聚合氯化铝(PAC)用量、ZnSO4用量、pH和微波照射时间等4因子正交实验表明,PAC和ZnSO4可以强化改性絮凝剂效果,对2种污染物的吸附去除效果分别用双常数方程和Elovich方程能够较好地拟合。  相似文献   
104.
采用醚化、磷酸酯化和接枝共聚等3种方法改性魔芋下脚料中提取的絮凝活性物,用以去除废水中油脂和Cr(Ⅵ).反应时间、用量和pH等3因子正交实验表明,经醚化改性与磷酸酯化改性后的絮凝剂分别对油脂和Cr(Ⅵ)的去除效果较好.聚合氯化铝(PAC)用量、ZnSO4用量、pH和微波照射时间等4因子正交实验表明,PAC和ZnSO4可以强化改性絮凝剂效果,对2种污染物的吸附去除效果分别用双常数方程和Elovich方程能够较好地拟合.  相似文献   
105.
实验采用离子交换树脂法吸附镍(Ⅱ),树脂选型确定了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001×14.5对镍(Ⅱ)吸附容量最大.用所选的001×14.5树脂吸附镍(Ⅱ)的过程,静态吸附实验表明,转速大于100 r/min时,对树脂吸附的影响可忽略,即基本消除外扩散,pH =7.0时吸附最佳,镍(Ⅱ)吸附率随树脂用量的增加而增大;001×14.5树脂吸附镍(Ⅱ)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且为优惠吸附;吸附过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过程活化能为E=30.9 kJ/mol,由颗粒内扩散控制;用1 mol/L的硫酸对吸附饱和树脂进行脱附再生,脱附率可达98%以上.  相似文献   
106.
以含硫丹废物(硫丹乳油生产废弃物)和含多溴联苯醚废物(废旧打印机外壳)为研究对象,分别研究了在含硫丹废物堆存和含多溴联苯醚废物简单填埋场景下的浸出动态变化规律,并采用相关模型对其浸出规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在0~48 h这段时间内,硫丹和多溴联苯醚(BDE-28、BDE-47和BDE-66)的浸出量增加较多,48 h之后,渐趋稳定;整个过程的浸出速率均随时间的延长而减小;其中,累积浸出量和浸出速率大小依次为:α-硫丹>β-硫丹,BDE-47>BDE-28>BDE-66。并且α-硫丹、β-硫丹和多溴联苯醚(BDE-28、BDE-47和BDE-66)的累积浸出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可用Elovich方程进行拟合,表明硫丹与多溴联苯醚的浸出过程是非均相扩散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