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8篇
安全科学   15篇
废物处理   2篇
综合类   26篇
基础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11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海洋环境中有机锡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近十年发展起来的海洋环境样品中有机锡 分析技术。对有机锡样品的采集,保存方法,分析预处理程序及最终检测方法作了系统概述。重点介绍了以色谱法为中心的对锡高灵敏,高选择性联用分析技术,从方法的检出限,线性范围等方面讨论了各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42.
生物过滤法处理含氨废气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研究了生物过滤法处理含氨废气的技术,实验中考察了气体的停留时间、进气方式、进气中氨浓度等因素对氨法除率的影响,当进气中氨的浓度分别为15.2、75.9和15.20mg(NH3)/m^3时,生物过滤反应器对氨的去除均在95%以上,反应时间是32s,处理后的气体中氨的浓度可以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对填料中各形态氮浓度的分析证明氨在反应器中的转化以硝化反应为主。  相似文献   
43.
紫外消毒是污水处理常用技术.紫外线仅能破坏微生物的遗传物质,阻断其繁殖,并不能彻底杀死微生物,一旦停止紫外光照射,微生物可在修复酶的作用下恢复活性.光催化过程能产生强氧化性·OH,破坏细胞壁和细胞膜,彻底杀死微生物.为考察光催化技术消毒效率、抑制复活性能及应用潜力,在市售紫外消毒器中安装了光催化组件,搭建了连续流动式光催化消毒器.以大肠杆菌(E.coli)和噬菌体为目标物评价其消毒能力.紫外剂量50 m J·cm-2条件下,初始浓度3.40×106CFU·m L-1的E.coli原水流经紫外消毒器后被去除4.12 log10的E.coli,而流经光催化消毒器后去除4.79 log10.同时光催化处理后E.coli的光复活率仅为紫外消毒后的17%.连续运行40 h的灭菌能力稳定.光催化设备对噬菌体F2和噬菌体MS2的去除率分别为6.37 log10和6.00 log10,表明该设备也具有病毒去除能力.  相似文献   
44.
A2N系统中低碳污水的反硝化除磷优化及运行稳定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耀斌  邢亚彬  秦四飞  全燮  陈硕 《环境科学》2011,32(4):1020-1026
采用序批式生物移动床(SBMBBR),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可以取得较高的聚-β-羟基丁酸盐(PHB)富集效率,通过双泥系统的操作,可以实现低碳下的高效反硝化除磷.在进水COD 200 mg/L、pH为中性的生活污水中,并在搅拌速度为80 r/min下,磷的去除率达到83.7%,NO-3-N的去除率达到81.4%,NO-2-N的去除率接近100%,取得较好的反硝化除磷作用.较大的生物量是保证较高效率的反硝化除磷的关键之一.采用双泥系统运行SBMBBR,可以获得稳定的、较高效率的脱氮除磷.在COD为140~170 mg/L, TN为34~42 mg/L低碳氮比的实际废水处理中,磷的去除率达到89.2%,TN的去除率达到84.5%.在处理过程中,排泥中的磷量基本与进水中磷的量一致,未发现磷的其它去除路径.  相似文献   
45.
熟化对PAC样品聚合形态及絮凝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微量加碱法合成的聚合氯化铝(PAC)液体产品进行程序升温熟化,核磁共振分析结果证明,可生成新的聚合形态--Al30.对 Al-Ferron 络合比色法的动力学常数的分析结果表明,熟化能使 Alb1减少且聚合度降低,而使 Alb2增多且聚合度增大;熟化有利于Al30的形成,从而提高PAC的絮凝效果.絮凝效果受熟化时间和温度的影响,95℃下熟化8 h的样品絮凝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6.
根据评价指标的原则,通过结合建筑防火对策、消防安全技术、防火措施和专家意见,建立了影响高层宾馆消防安全的评价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确定它们的影响程度和权重集;通过模糊数学理论方法,建立评价集,最终建立了高层宾馆的消防安全评价体系。利用该体系对昆明某宾馆进行了评价,验证了该体系的可行性,为消防安全管理部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7.
陈硕  陈琴珠  王学生  弓辉 《化工环保》2017,37(3):330-334
采用自制喷淋塔进行湿法同时脱硫脱硝实验,在乙二胺四乙酸(EDTA)络合亚铁吸收液及半胱氨酸络合亚铁吸收液的基础上,研制出复合吸收液。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单一络合物吸收液,EDTA络合亚铁吸收液的脱硝效果较好,可在70 min内保持60%以上的NO脱除率,而半胱氨酸络合亚铁吸收液则可长时间保持较好的脱硫效果,可在180 min内保持90%以上的SO_2脱除率;复合吸收液的脱硫脱硝性能较单一络合物吸收液有明显提高,在络合物浓度为0.05 mol/L、吸收液pH为8、EDTA与半胱氨酸的摩尔比为1∶2、Fe~(2+)浓度为0.075 mol/L的优化条件下,90 min内的NO脱除率基本保持在70%以上,SO_2脱除率基本达到100%。  相似文献   
48.
建筑部门的低碳发展已成为推进我国低碳经济至关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正确客观地评价建筑的低碳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以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为研究对象,采用碳排放情景分析法,针对中国馆的基准建筑与实际建筑,计算其世博结束后正常运行条件下的碳排放水平,评估中国馆实际建筑的碳减排效益。使用建筑能耗模拟软件DesignBuilder对建筑全年能源消耗水平进行了模拟,并通过相应能源品种的碳排放因子分别计算了实际建筑和基准建筑的碳排放水平;同时应用全生命周期方法(LCA)分析了中国馆实际建筑应用太阳能光伏、LED照明技术相比于基准建筑所带来的减排效益。结果表明:世博结束后正常运行条件下,中国馆实际建筑年碳排放量为18 969 t CO2e,基准建筑年碳排放量为25 770 t CO2e,因此,相比基准建筑,中国馆实际建筑一年减排6 801 t CO2e,年碳减排率为26.4%;减排效益主要由节能设计及绿色技术贡献,分别占96.3%和3.7%。本文通过综合评估中国馆的碳减排效益,以期为我国公共建筑低碳工作的开展进行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49.
研究白洋淀表层水(白洋淀原水)、无机盐培养基、无机盐培养基强化的白洋淀原水中双酚A在白腐真菌作用下的生物降解规律,同时考察了细菌及pH等因素对降解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白洋淀原水中双酚A在白腐真菌作用下的降解率很高.甚至高于最适营养条件(无机盐培养基)下双酚A的降解率.在6 d达到完全降解.但是无机盐培养基强化的白洋淀原水抑制了白腐真菌对双酚A的降解;当细菌存在时.白腐真菌与细菌对碳源和能源等形成了竞争关系,抑制了白腐真菌的生长.不利于白腐真菌对双酚A的降解;无机盐培养基强化的白洋淀原水在初始pH-6.00时双酚A的降解率高于初始pH=7.00时双酚A的降解率.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白腐真菌降解双酚A的中间产物包括2-对羟苯基-2-酮基-1-乙醇、2-羟基苯乙酸和丙二酸等小分子酸.  相似文献   
50.
针对油气管道水合物堵塞造成的严重安全问题,在自行设计的管道式水合物分解实验装置上,研究了3种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BMIm]Cl)、1-丁基-3-甲基硝酸盐([BMIm][NO3])和1-丁基-3-甲基四氟硼酸盐([BMIm][BF4])对四氢呋喃(THF)水合物分解的促进作用。考察了在4.5℃下,不同质量浓度的离子液体对THF水合物分解速率的影响,并与不添加解堵剂的实验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离子液体作用下的水合物分解时间相比于纯水体系下的分解时间缩短了61.6%~86%,且能短时间内将水合物溶解为具有半流动性的浆液状态。[BMIm]Cl相对于其他两种离子液体效果更好。以离子液体作为水合物解堵剂经济高效,绿色环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