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4篇
废物处理   1篇
综合类   66篇
基础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21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61.
改性膨润土混凝预处理高浓度味精废水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探讨了改性膨润土对高浓度味精废水的实际处理效果,明确了改性膨润土在20mh内可以使反应达到稳定,并且在10 ̄30℃范围内处理效果均较好,对于两种浓度水的CODcr,BOD5 SS的平均去除率达45%、45%,95%以上,同时运行费用低,可以回收单细胞菌体蛋白。  相似文献   
62.
微囊藻毒素导致鲫鱼淋巴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离体细胞培养诱导方法,以鲫鱼(Garassiusauratus)为实验材料,研究了两种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LR(MCLR)和microcystinRR(MCRR)在低浓度下(1nmol·L-1,5nmol·L-1和10nmol·L-1)对鲫鱼淋巴细胞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鲫鱼淋巴细胞分别经两种微囊藻毒素体外诱导2h后,出现细胞核固缩的典型细胞凋亡形态学特征;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到明显的细胞凋亡的生物化学特征梯状DNA(DNAladder);并且两种藻毒素诱导的细胞凋亡呈时间和剂量效应关系.该研究表明微囊藻毒素可导致鱼类淋巴细胞产生凋亡,因而可能影响鱼类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63.
活性污泥法低温硝化及其运行控制条件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我国大庆乘风庄污水厂5年运行实践为基础,研究了低水温条件下实现高效硝化的运行控制条件,指出通过保持较高的污泥浓度,控制较低负荷(<0.5kg(BOD5)/(kg(MLSS).d)下运行,即使水温为8-10℃,仍然可达到80%以上的硝化效果和较好的有机物去除。  相似文献   
64.
不同Cu形态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可利用性及其活性诱导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通过偏剔除法与重金属模拟形态试验 ,研究了Cu各形态的植物可利用性以及EDTA、味精废水、柠檬酸废水对各形态Cu的溶出和植物吸收与转运的影响 .结果表明 ,Cu各形态的植物可利用性的顺序为水溶交换态、有机结合态 >碳酸盐结合态 >铁锰氧化物结合态 >残渣态 ;Cu各形态受活化情况和植物吸收情况与外源物质的成分与性质有关 ,EDTA对Cu形态的溶出与促进植物吸收与转运Cu素的效果最为明显 ,味精废水次之 .  相似文献   
65.
医疗废物典型组分在回转窑内的热解-气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小型回转窑上对模拟医疗废物的4种典型组分进行了批量热解-气化试验.实验结果表明,热解-气化反应物料的转化率较高(80%~100%),基本上随热解-气化终温(FPT)的升高而升高.热解-气化反应中物料的热裂解反应在30min以内基本结束.FPT的升高,有利于挥发分的析出、减少残渣量和处置时间.从试验结果来看,第一段初级处理中采用约700℃的回转窑反应温度比较适合实现医疗垃圾的完全热解和气化.  相似文献   
66.
紫外线杀菌效能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自来水的消毒目前普遍采用氯及含氯化合物药剂,消毒过程中产生三卤甲烷等致癌或致突变物质,从而造成水体的二次污染,许多国家已经禁止在消毒中使用含氯药剂。因此,具有安全可靠高效杀菌作用的紫外线消毒技术逐渐发展起来,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紫外线的使用也有一定的限制,通过紫外线照射时间及进水浊度的变化,研究了具有一定照射强度的紫外灯的杀菌效能变化,并得出了紫外线具有最佳杀菌效果的进水极限浊度和照射时间。同时还研究了紫外线对具有不同抗性的细菌的系灭效率,为饮用水和污水的消毒处理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67.
红壤模拟铜污染下紫云英根表形态及其组织和细胞结构变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根形态研究、显微镜观察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研究了红壤模拟铜污染下紫云英根表形态及其组织、细胞结构变化.结果表明:当污染铜为0~40mg·kg-1时,紫云英生长发育正常,根形态完好,功能正常.当污染铜水平在50 mg·kg-1以上时,紫云英根开始出现受害症状:表现在根粗短呈淡褐色,根毛少且短,主根弯曲,并分出较短的叉根;表皮层出现皱缩;细胞壁略呈波浪形,厚薄不均,质膜界线不明显.紫云英地上部分生长发育受影响,产量开始下降.铜污染水平达到200mg·kg-1时,根腐烂、组织黑色化、细胞壁断裂,胞质严重收缩解离,紫云英死亡,表明供试红壤临界铜污染浓度为50mg·kg-1,并且紫云英根对土壤铜污染的耐性随生育期延长而增强,根细胞壁是根耐毒的主要部位.  相似文献   
68.
能量解偶联代谢对剩余污泥的减量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3,3′,4′,5四氯水杨酰苯胺(TCS)作为代谢解偶联剂添加到活性污泥工艺中,连续曝气分批培养实验结果表明,TCS以固体方式投加的效果好于液态投加,每天投加12mg,相当于液态浓度1mg/L,可使污泥产量49%。在30d的运行期间,每天分别在4个反应器中添加TCS5.0、8、10和12mg,出水氨氮及总氮浓度均未受影响,但污泥的COD去除能力有所下降,当投加12mg时,COD去除率比对照下降了8.9%。污泥的SVI值有所上升,但沉降性能未见有明显影响。污泥微生物的种群结构发生了改变。  相似文献   
69.
低浓度挥发性有机废气的处理进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对于较难处理的低浓度、大风量和成分复杂的有机废气的处理,主要介绍了吸附-解吸-催化燃烧法、生物法及脉冲电晕放电法3种新方法,并简要评述了各种处理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70.
土壤中铬的形态及其转化   总被引:31,自引:6,他引:25  
通过土壤中不同结合态铬的逐级提取方法的研究,提出了以1mol/L NH4Ac,2mol/L HCl和5%H2O2-2mol/L HCl提取的铬分别为交换态铬,沉淀态铬和有机结合态铬。自然土壤中铬主要以沉淀态铬和残渣态铬形式存在,还原条件下,土壤中铬有向有机结合态铬转化的趋势,降低土壤pH,水溶态和代换态铬含量增加,沉淀态和残渣态铬含量降低,添加Cr(Ⅲ)能使土壤本身pH值下降,添加Cr(Ⅵ)使土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