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安全科学   4篇
环保管理   9篇
综合类   2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1.
论述了超大吨位龙门吊在安装使用过程中的主要技术要点及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12.
城市边缘湿地是城市的生态屏障,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自然基础,具有一定的经济功能和巨大的生态、社会服务功能,休闲与旅游是其中的组成部分之一,但是由于城市边缘湿地本身存在生态脆弱性,加上受城市化、工业化影响,其休闲与旅游功能不断退化,为实现城市边缘湿地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的,应当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
扩散参数是影响物质在水中迁移的一个比较重要的参数,本论文通过自己设计的扩散装置,采用^87Sr(NO3)2作为示踪剂研究了锶元素在水环境中的扩散参数,同时还从理论计算上对试验结果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4.
国家重点文物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以河南省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河南是我国重点保护文物(以下简称重点文物)大省,众多的古建筑、古遗址、古墓葬是河南旅游的主要吸引物。文章从分析了河南重点文物的开发现状,发现其文物旅游的优势和劣势,并结合均衡开发、循序渐进、三个效益并行、尊重历史剖面四个原则,提出了文物开发的五个策略:理顺管理体制、实现开发主体多元化、发挥自身优势突出特色旅游、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培养、加大营销力度、把科技引入文物开发。  相似文献   
15.
以中国大陆东南沿海典型旅游型海岛——湄洲岛为例,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分析海岛资源环境脆弱性。结果表明,湄洲岛旅游资源环境脆弱性的平均值为0.6627,属于中度脆弱区;海岛脆弱性与敏感因子、恢复力因子紧密相关,尤其表现在旅游资源遭到破坏、生态环境失衡、海岸侵蚀、旅游业的脆弱性等4个方面;海岛脆弱性治理首先必须限制旅游的无序开发,增强海岛防御环境负面影响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磷化处理是对汽车外壳进行电泳、喷漆的前道工序。磷化前需先对金属表面的保护层油脂进行碱煮除油、冲洗等清理工作 ,以确保金属表面清洁、无油。在这一过程中 ,所产生废水有 4股 :定期碱煮池废水(每月排放 1次 )、碱煮件冲洗废水 (连续排放 )、定期磷化池废水 (每月排放 1次 )、磷化件冲洗废水 (连续排放 )。1 试验准备1 .1 废水来源及组成试验水样取自某轻型汽车制造厂涂装车间碱煮池内定期排放废水、排水沟内碱煮冲洗废水、磷化池内定期排放废水及排水沟内磷化冲洗废水 ,4股废水采样分析结果如表 1。表 1 废水的来源及成分名称及水量…  相似文献   
17.
采用实地考察、问卷调查与访谈的方法,对我国旅游型海岛--福建省东山岛进行调查,分析居民对海岛环境的感知,结果显示:东山岛居民对旅游型海岛环境变化表示较大的关注,但是这种关注大多数来自于当地居民的被动感知,因此存存不确定性和模糊性;东山岛居民认为社区的行为与旅游型海岛环境问题有一定的关系,有一定的可持续发展意识;政府要加强东山岛海岸带管理,发挥不同社会群体对东山海岛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煤与瓦斯突出过程中煤体瓦斯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研究煤与瓦斯突出过程中煤体瓦斯的作用,采用煤体中瓦斯总量守恒的原理研究瓦斯含量与瓦斯积聚内能的基本方程和影响因素;分析煤与瓦斯突出产生的力学条件和机理,建立了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程度的矩阵图。结果表明:瓦斯含量是煤体瓦斯内能最直接的反应,其值大小决定瓦斯内能的大小;瓦斯压力梯度、煤体的断裂韧性及煤体内的裂隙发育程度决定着瓦斯突出的危险性,低渗透性构造煤对瓦斯运移阻力较大,容易形成较大的瓦斯压力梯度,从而更容易发生煤与瓦斯突出。煤层中的瓦斯含量、瓦斯压力、地应力越大,煤体的强度、渗透率越小,越容易发生突出。煤层瓦斯情况、力学性能、地质构造和煤层的应力状态是决定煤与瓦斯突出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网络视域下突发事件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影响过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突发事件直接影响旅游目的地形象,关系到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基于网络视域,从旅游者感知角度,建立突发事件影响目的地形象的过程模型。根据突发事件网络传播的效应——信息爆炸效应和舆论聚合效应,将模型分解为对目的地形象的强化过程和反馈过程。突发事件的网络传播会加速目的地形象感知的过程并深化目的地形象感知的内容,从而强化对目的地形象的感知,反馈过程导致目的地形象的调整。分析表明,网络视域下突发事件对目的地形象的影响更加显著。最后总结网络信息时代目的地遭遇突发事件时维护自身形象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