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6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19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以事故应急过程安全为研究切入点,从本质安全设计角度,将油储系统火灾事故应急过程中潜在的风险源分为事故风险源和设计对策风险源,并通过案例分析以及实际的调研和专家咨询,给出了油库区火灾事故应急过程的主要风险源因素;针对事故风险源,提出了基于故障树和根原因分析法的事故风险源识别方法;针对设计对策风险源,提出了基于德尔菲分析法的设计对策风险源识别方法,通过建立人、机、环境和过程方面的应急过程安全性评价指标来辨识可能的设计对策风险源;并以2010年"7.16"大连新港输油管道爆炸事故为案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国内原油储罐浮盘密封的发展历史和应用现状,通过分析当前浮盘密封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如何提高密封装置的密封性能、延长密封使用寿命,提出了若干意见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综述了纳米材料在设备防腐、监测预警、消防灭火和溢油控制等方面的应用研究成果,对研究纳米材料应用于储运安全领域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加油站埋地热塑性塑料复合管道的结构及性能评估方法,对该类型输油管道的静电安全性进行了分析,并对该类型管道导静电内衬性能评估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大型甲醇储罐区的燃爆危险性及火灾特点,相对中小型甲醇储罐火灾,大型甲醇储罐火灾具有热辐射强、火焰温度高、浓烟少等特点,这类储罐火灾灭火难度大,主要体现在泡沫液灭火能力低、泡沫液流动距离小、覆盖范围有限、易复燃等。目前大型甲醇储罐消防系统的设计升级缺少足够的大尺度甲醇储罐灭火试验数据及以往甲醇储罐火灾事故信息支撑。联合开展大型甲醇储罐的消防试验研究是确保消防系统有效性和可靠性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研究共结构双层内衬改造技术,其结构共由5层组成,分别为基础层(防腐层和加强密封层组成)、中空监测层、内衬加强层、防油防腐层和导静电层。采用该技术对加油站埋地单层钢制油罐进行改造,经过罐内清洗、喷砂除锈、基础层施工、中空监测层施工、内衬加强层施工、防油防腐层施工、导静电层施工和整个系统气密性的保压检测,圆满完成了双层内衬油罐的现场改造。采用GB30040规定的Ⅰ级真空泄漏监测方法,可以在油品泄漏前报警,实现埋地油罐整体安全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采用自建全尺寸粉体静电试验系统,以聚丙烯颗粒为试验介质物料,测试了气力输送过程中物料质量流量、输送气体流量以及离子风消电器对聚丙烯颗粒静电带电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气力输送粉体物料时,粉体颗粒与管壁碰撞是影响颗粒带电的主要因素之一,导致颗粒带电量随颗粒质量流量降低和气体输送流量增加(风速增大)而增大。提高质量流量、降低输送气体流量并使用离子风静电消除器,是降低气力输送物料静电危害风险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根据全站仪的特点,提出了储罐基础沉降、径向变形和罐体倾斜在线测量技术,并分析了不同标准规范对储罐失稳变形评估的指标要求.对某油库外浮顶原油储罐进行了在线测量和数据分析,对比规范得到了在役储罐的整体失稳与变形状况.理论和实践表明,全站仪在储罐区应用时,能够满足日常失稳及变形监测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9.
为了分析瓶级聚酯切片(PET)生产过程中分析筛处理量对其静电带电特性的影响,基于颗粒振动摩擦带电模拟试验,研究单颗粒PET振动摩擦带电饱和量以及多颗粒PET振动带电荷质比数据。结果表明:瓶级PET产品静电半衰期超过80 ks;PET单颗粒与金属分析筛碰撞摩擦时带电量随振动时间增加趋于饱和,且单粒子荷质比大小可超过16 nC·g-1;随着分析筛内PET总质量增加,PET颗粒间碰撞几率增加,但PET的荷质比值迅速降低。利用工业振动筛处理PET时,应尽量提高总颗粒处理量以控制颗粒带电,抑制静电对粉尘吸附作用,有利于脱除切片中携带的粉尘。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一起苯储罐检维修作业事故,透过事故分析了我国极度和高度危害介质储罐的技术和管理现状。结合事故中暴露出的问题,以及当前国内外常压储罐的最新技术和要求,从储罐设计建造、运行、检维修和安全管理等几个方面,提出了极度和高度危害介质储罐风险控制措施和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