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7篇
安全科学   29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15篇
综合类   69篇
基础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20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恶臭的防治技术进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恶臭污染已成为垃圾处理和处置过程中的严重公害。在分析中,介绍了填埋场各区域恶臭的控制措施,综述了卫生填埋场恶臭的常规防治技术,重点讨论了生物技术在填埋场脱臭中的应用,这些防治技术对各类环境卫生设施,如垃圾收集站、中转站、焚烧场、堆肥厂及粪便处理厂的臭气治理均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2.
提出一种新的精密温挤压成形工艺代替传统热锻法来制造空调用三通阀。建立了该三通阀温挤压有限元分析模型,采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软件DEFORM-3D^TM对三通阀温挤压成形的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揭示了其塑性成形的机理,以及工艺参数对充填情况的影响规律,进一步获得了合理的温挤压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23.
由于地质和地理条件的特殊性,沿海地区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和敏感。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海水入侵、地面沉降、生态环境退化和海平面上升,已构成我国沿海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面临的重大资源和环境问题。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持续利用,已成为我国沿海地区一项极其重要的战略任务。根据可持续发展理论,通过建立适应水资源持续利用的管理体制、政策和运行机制,采取生态环境可持续保护策略,可完全达到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持续利用,并有效实现中国沿海地区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有机协调及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4.
为探究FeCl3混凝调理过程中活性污泥脱水性能与电化学阻抗谱参数的关联关系,选取北京3座污水处理厂的剩余活性污泥,研究不同调理投药量下活性污泥的毛细吸水时间(CST)、比阻(SRF)、抽滤含水率、Zeta电位、电导率以及电化学阻抗等指标的变化,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讨论污泥脱水性能与阻抗谱参数(ds/fc)的相关...  相似文献   
25.
光鑫  尹波 《劳动保护》2010,(7):14-15
2001年,山东省煤监局实现了网上无纸化办公;2002年,视频会议系统建成投入使用;同时组织实施了山东煤矿基本情况数据库系统的开发建设等工作。目前系统的各主要子系统基本建设投入使用,提升了山东煤矿安全监察局的监察水平。  相似文献   
26.
GB 39496-2020《尾矿库安全规程》(以下简称《规程》)已于2020年10月发布,并将于2021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代替现行AQ 2006-2005《尾矿库安全技术规程》。2020版《规程》规定了尾矿库在建设、生产运行、回采、闭库、安全检查、生产经营单位应急管理、安全评价等方面的安全要求。  相似文献   
27.
珒鑫 《环境》2022,(2):72-74
2021年12月20日,南太平洋岛国汤加的洪阿哈阿帕伊岛火山小规模爆发.谁也没想到这次爆发竟成为一场巨大自然灾害的"序幕".2022年1月14日上午,洪阿哈阿帕伊岛火山再次爆发,这次释放出的能量是上次的7倍,产生的火山灰覆盖了汤加全境!1月15日,火山又一次喷发!不但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而且引发了海啸,海水倒灌冲刷,使8...  相似文献   
28.
利用坡缕石黏土污泥(从木质素磺酸钠废水中得到)和酸化的坡缕石黏土(1mol/L盐酸)作为吸附剂对水相中的亚甲基蓝进行吸附研究,并利用透射电镜(TEM)、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及Zeta电位分析对两种吸附剂的结构及表面电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吸附剂用量为10mg,温度为30℃时,1mol/L盐酸酸化的坡缕石黏土最大吸附量为97.50mg/g,坡缕石黏土污泥最大吸附量为98.7mg/g.选取坡缕石黏土污泥作为最佳吸附剂,对污泥吸附亚甲基蓝的吸附等温线、吸附热力学及吸附动力学模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此吸附过程为自发吸热过程,吸附等温线更符合Langmuir模型,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29.
针对黄河水系循环冷却水水质恶化,给系统带来结垢、腐蚀、粘泥和菌藻等问题,通过现场试验,选择合适的水质稳定剂联合加酸处理,控制循环水碱度,使循环水系统中的腐蚀与结垢现象趋于最小。大大节约了水资源,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通过选择合适的水质稳定剂联合加酸处理,将黄河水系循环水浓缩倍率提高到 5~6 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0.
为了探讨资源-环境双重约束下地处我国生态环境脆弱区的西藏的生态整体性特征,利用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和生态现代化指数(EMI)对地处我国西南边陲的西藏地区的生态现代化水平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全球生态现代化水平在区域之间存在比较明显的空间分异。2004年西藏生态现代化指数为50,在全国排名为3位,较2000年的排名16位有了明显的提高。生态进步指数、经济生态化指数好于其他4个少数民族地区,但社会生态化指数落后于其他4个少数民族地区,人均SO2排放与新疆、广西相同,但高于内蒙古和宁夏;1980—2007年西藏现代化程度虽然有所提升,但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和中等发达国家以及我国平均水平和其他4个少数民族地区;1996—2007年西藏区域环境水平呈"W"型变动态势。资源转化率和水污染指数呈"N"型不稳定变动,生态保护指数和环境治理指数呈剧烈变动,生态脆弱性和环境支持系统的不稳定性没有明显改观。因此,西藏应立足地缘和资源优势,充分考虑西藏生态地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生态资产、生态敏感性以及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胁迫等要素的综合影响,依据青藏高原高寒生态大区和高寒草甸生态区、青藏高原高山草原、高寒草甸生态地区生态区划,发展人工设计生态方案的生态重建途径。建立严格的生态补偿制度,逐步提升生态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