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4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48篇
安全科学   109篇
废物处理   12篇
环保管理   17篇
综合类   234篇
基础理论   50篇
污染及防治   27篇
评价与监测   28篇
社会与环境   17篇
灾害及防治   1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51.
森林采运作业是一种高危险作业,有效减少作业过程中的生产事故和作业人员个体伤害是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核心,本文运用系统工程学原理和人类工效学方法全面系统的分析了森林采运作业生产事故和作业人员个体伤害的致因,提出了减少采运作业生产事故和作业者个体伤害的对策。为采运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52.
在中国碳中和战略背景下,制定适应国土空间功能的低碳发展策略,对中国县域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滇西北石漠化山区玉龙县为研究区,采用碳排放系数法、生命周期法、净生态系统生产力估算方法,核算国土空间功能的碳源排放量、碳汇吸收量,分析其碳源/汇的时空变化特征;通过分析碳源/碳汇效益,识别碳失衡空间,构建格网尺度下县域国土空间碳失衡综合分区。研究结果:(1) 2010~2020年玉龙县以生态空间为主,生活空间扩张迅速。(2)玉龙县三生空间碳源/汇增加,但碳源排放量增长剧烈,呈现西高东低和东南高值聚集的空间分布特征。(3) 2010~2020年碳源/汇效益有较大的提升,且有明显的空间差异;玉龙县碳失衡空间占总面积的47.30%,以碳源失衡为主。(4)格网尺度下国土空间碳失衡综合分区划分为生态碳汇功能区、低碳优先发展区、生态增汇发展区、生产高碳优化区、生活高碳控制区等五个区,并提出县域内部协同减排的差异性对策建议。研究结论:格网尺度下,玉龙县近十年国土空间一直以生态空间为主,但生活空间扩张加快;三生空间碳源/汇增加,但碳源量远大于碳汇量,工矿生产空间与生活空间碳排放量增长量远超生态空间的碳...  相似文献   
153.
以北方某工业搬迁地块为研究对象,开展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风险评估。采集地块内300件土壤样品和15组地下水样品进行检测,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进行数据分析评价。结果显示地块内地下水中污染物均未超标,土壤中有机污染物氯仿超标,采用单因子指数评价,重金属Pmax均小于1,未造成土壤污染,有机污染物中氯仿Pmax为11.93,造成土壤重度污染。采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地块内所有采样点位P综合max最大值氯仿为8.44,土壤的氯仿属于重度污染,地块内重度污染点位占比3.33%,中度污染点位占比3.33%,轻度污染点位占比1.67%,尙清洁的点位占比3.33%,清洁的点位占比88.33%。采用ArcGIS差值模拟分析,氯仿主要污染区域为生产三车间及其周边区域,污染深度0~5.5m范围。对地块开展进一步的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地块内超标点位的污染物氯仿致癌风险范围为1.79E-06~2.40E-05,均大于1.00E-06,致癌风险不可接受,主要暴露途径是通过吸入室内空气中来自下层土壤的气态污染物影响人体健康...  相似文献   
154.
以广东省清远市龙塘镇电子垃圾拆解场附近受多氯联苯污染的河涌底泥为研究对象,构建基于-0.1、-0.3、-0.5和-0.7 V(相对于饱和甘汞电极)恒定电压的生物电化学系统,考察了闭路和开路条件下河涌底泥中PCB 61的降解率及其产物,并分析了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在-0.7 V电位刺激下微生物还原降解PCB 61的效率最高,24周后,PCB 61的降解率达到了59.05%,高于开路条件的32.22%,在考察的电极电位范围内,电极电位值越小,PCB 61的还原脱氯速率越高。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底泥微生物的结构组成随实验条件的变化表现出显著差异;施加电压刺激可提升电化学活性菌(Geobacter和Ignavibacterium)菌群丰度,进而强化脱氯效能;而Methanosarcina和Methanosaeta这2种菌在闭路条件下是显著优势菌,这2类菌的相互作用有可能对PCB 61还原脱氯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5.
生命周期评价在中国城市垃圾减量化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减少城市垃圾,介绍了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并将其引入城市垃圾管理系统,建立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城市垃圾生命周期评价框架。生命周期评价框架的建立有助于改进城市垃圾管理,是减少城市垃圾产生的有用工具。   相似文献   
156.
过负荷铜导线金相显微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金专  刘强  于春华 《火灾科学》2009,18(4):212-217
为考查铜导线金相组织随截面积、过负荷时间、倍数以及加热温度、加热时间、冷却方式的变化规律,本实验制备了不同线径的铜导线过负荷不同倍数和不同时间的试样,然后对过负荷铜导线在不同温度下加热不同时间并采取自然或喷水的方式进行冷却。通过观察过负荷铜导线试样的金相组织,分析过负荷铜导线金相组织随其形成条件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随过负荷时间的延长,铜导线金相组织由最初的纤维状组织变成柱状或等轴晶粒;过负荷倍数越大,形成的晶粒越大;当过负荷痕迹形成后,在低于其形成温度下加热,不影响其金相组织;导线截面积和冷却方式对铜导线金相组织影响不大。在实际火灾调查过程中利用过负荷铜导线的金相组织特征来证明火灾事实时,要综合考虑过负荷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57.
土壤和底质中砷的形态及前处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58.
大气氟化物对橡胶树的伤害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熏气模拟试验研究氟化氢气体对橡胶盆载幼苗的影响。结果表明:熏气后,橡胶苗出现典型受害症状,熏气浓度越高,受害越严重,叶片氟的积累量也越高。幼叶总是先于老叶受害,老叶对于氟的累积量高于幼叶;随着熏气浓度升高,电导率明显增加;熏气后,气孔发生变形,而且熏气浓度越高,变形越厉害,随叶片受害程度加大,叶片失绿,叶绿素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159.
以水污染灾害为研究对象,从水污染驱动力、污染状态、人类响应3个方面构建水污染灾害综合防治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物元可拓评价模型,使用熵权法确定权重,计算出环太湖地区的综合关联度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4~2018年环太湖地区水污染灾害综合防治能力总体上在不断提升,综合防治能力最好的为无锡,其次为常州、苏州和湖州,嘉...  相似文献   
160.
不同的判决同时获得工伤赔付与民事侵权赔偿2000年10月16日,上海宝钢冶金建设公司(以下简称宝冶公司)职工杨文伟,在工作过程中,因上海宝钢二十冶企业开发公司(以下简称宝二十冶公司)职工违规作业,从高处抛掷钢管,被砸伤头部,导致重度颅脑外伤、外伤性尿崩症等。2003年1月14日,经上海市宝山区职工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杨文伟因工致残程度为四级。其后杨文伟与宝冶公司发生工伤保险赔偿纠纷,经仲裁和法院判决,宝冶公司已就杨文伟的工伤事故承担了一定的费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