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0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0篇
安全科学   52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23篇
综合类   208篇
基础理论   43篇
污染及防治   17篇
评价与监测   14篇
社会与环境   13篇
灾害及防治   1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51.
许多化学致癌物在使细胞发生癌变的过程中,必然有自由基反应的参预.城市上空多环芳烃自由基占分子污染物的1—10%。城市空气中自由基主要来源于家庭烟囱、汽车尾气和香烟烟雾。兰州市空气中含有不少多环芳烃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52.
海洋废弃物的最终处理和环境问题。海洋废弃物处理系自废弃物的产生至最后返回到自然界的全过程,即废弃物的保管、收集、运输、中间处理至最终处理的一系列行为。废弃物除有用的部分被利用外,其余部分最终都经处理后排放于陆地或海洋,应使其自然循环、不破坏生态系统,还原于自然界。而这种处理水平,是随着时代在变化  相似文献   
53.
安徽滁州地区土壤有机碳储量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多目标区域土壤地球化学调查取得的土壤地球化学数据及安徽省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对滁州地区土壤有机碳储量分布特征、有机碳密度及有机碳储量时空变化规律等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滁州地区近30年间土壤有机碳储量减少了8.39Mt。区内大部分地区土壤碳储量表现出"碳源"效应,仅局部地区呈现出"碳汇"效应。滁州地区0~0.2m表层土层有机碳储量为53.74Mt,有机碳密度平均为3.42kg/m2,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滁州地区0~1.8m表层土层中,72%的土壤有机碳储量赋存于0~1.0m土壤中。通过对滁州地区不同统计单元的中层土壤有机碳储量及密度的分析,系统查明了土壤有机碳的分布特征,为土壤碳循环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4.
采用电化学方法制取电活性铝凝剂EAF.对照测定了3种传统的含铝絮凝剂和EAF对模拟和实际含油废水的絮凝净化作用.结果表明,60℃温度下,pH=6~7,EAF的用量为10~30mg/L时,油与CODcr去除率分别在90%和80%以上.简单讨论了EAF的絮凝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55.
本文对笤溪运河流域20年来水污染发展状况、污染源、水资源监测与治理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这一地区的水资源保护与水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56.
臭氧氧化印染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实验研究了臭氧接触氧化时间对于印染废水中有机物去除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臭氧对CODCr的去除效率并不与接触时间成正比,其反应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均属于一级反应。也表明单一利用臭氧氧化实现印染废水中有机物的降解不够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57.
特大型城市客运交通碳排放与减排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基于对现有城市交通碳排放测算方法的比较分析,以上海市为例,采用IPCC"自下而上"法对特大型城市客运交通CO2排放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轨道交通是碳排放效率最高的客运方式,出租车最低;客运交通CO2排放总量增长迅速,且碳源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近年客运交通CO2排放增量主要来自私人载客汽车,同时公务交通在客运交通碳排放中始终占较大比重。由此本文认为,控制客运交通碳排放的关键在于对以私人载客汽车和单位载客汽车为主的个体交通的管理和控制,形成以公共交通为主的交通结构。在此基础上,为了将控制碳排放纳入到城市交通政策目标中去,本文就主要城市交通政策对客运交通碳排放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得出结论:以往的交通供给、需求管理政策对于抑制客运交通碳排放增长的作用有限;而就目前城市空间发展政策的实施效果而言,也不利于降低居民出行的碳排放水平。文章最后分别从交通供给、需求管理以及城市空间角度给出了控制客运交通碳排放的对策。  相似文献   
58.
59.
概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废轮胎热解回收燃料油和炭黑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废轮胎热解的工艺、机理、动力学及设备,提出了今后废轮胎热解资源化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0.
国家地震局制订的《水平形变测量规范》中尚未对测距网图形条件闭合差作出限差规定,本文导出了此项限差的公式,并介绍了通过考察闭合差符号去发现测距边常数性系统误差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