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3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216篇
安全科学   201篇
废物处理   41篇
环保管理   89篇
综合类   628篇
基础理论   144篇
污染及防治   100篇
评价与监测   54篇
社会与环境   26篇
灾害及防治   3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家电使用寿命有2~10年,以中国16亿人口基数计算,产生的废家电塑料数量是惊人的.废家电塑料作为城市矿山的一部分,其具有资源和污染两方面的特性对废家电塑料进行再生利用可以降低废塑料随意堆放对环境的影响,以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总结国外废家电塑料再生利用情况,结合国内再生利用前沿研究并对比分析,预测国内废家电塑料再生领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02.
李刚  吴丽萍  杨文  韩斌  白志鹏 《环境科学学报》2016,36(12):4295-4302
为了研究APEC减排期间不同模态颗粒物数浓度分布特征,使用扫描电迁移率粒径分析仪(Scanning Mobility Particle Sizer,3936,TSI,4~737 nm)和空气动力学粒径谱仪(Aerodynamic Particle Sizer,3321,TSI,0.54~19.81 μm)对2014年APEC会议期间北京市空气颗粒物进行观测.根据核模态、爱根核模态、积聚模态和粗粒子模态颗粒物的数浓度变化和粒谱分布特征.结果表明:APEC会议期间(减排第2阶段,11月6日-12日)空气颗粒物主要以爱根核模态和积聚模态颗粒物为主,其数浓度分别为9.96×103 cm-3和9.19×103 cm-3,其次是核模态颗粒物,其数浓度为1.16×103 cm-3,粗粒子模态颗粒物数浓度相对较低,为13 cm-3,其中11月2、6和12日颗粒物总数浓度均出现最低谷值,分别为1.1×104 cm-3、1.0×104 cm-3和6.3×103 cm-3.相比减排前,减排期核模态颗粒物浓度降低最多,平均降低39.1%,爱根核模态和积聚模态缓慢降低,但与往年同期相比各模态颗粒物数浓度均有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903.
重庆市都市功能核心区秋季大气污染物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研究重庆市都市功能核心区大气污染物浓度水平及变化规律,统计分析了2014年9月至2014年11月5个监测站(解放碑、高家花园、杨家坪、新山村和南坪)24 h连续监测PM_(2.5)、PM_(10)、SO_2、NO_2、CO和O_3浓度数据.结果表明,观测期间,大气颗粒物污染严重,5个站点PM2.5日均浓度超标率分别为30.8%、37.4%、38.5%、37.4%和31.9%,5个站点PM10日均浓度超标率分别为23.1%、22.0%、18.7%、19.8%和19.8%;重庆市都市功能核心区细颗粒物(PM_(2.5))污染严重,5个站点PM2.5占PM10比例分别为60.2%、64.6%、64.1%、75.4%和62.8%;PM_(2.5)、PM_(10)、NO_2和CO早晚出现高峰值;SO_2和O_3浓度日变化曲线呈现单峰型,峰值分别出现在中午和午后;降水量、气温和水汽压与PM_(2.5)、PM_(10)、SO_2和NO_2呈显著负相关;相对湿度与O_3呈显著负相关,气温、水汽压和风速与O_3呈显著正相关;CO与相对湿度呈显著正相关;风向也影响着大气污染物浓度的时空分布,南偏西、南偏东和东北偏北风利于PM_(2.5)、PM_(10)、SO_2、NO_2和CO浓度积累,西北风利于PM_(2.5)、PM_(10)、SO_2、NO_2和CO扩散;但西北风控制下利于O_3浓度积累.  相似文献   
904.
为揭示自燃活性硫化亚铁(FeS)气相钝化的机理,使用自主搭建的FeS气相钝化试验装置对实验室合成的自燃活性FeS进行了气相钝化试验.借助拉曼光谱仪对钝化前后的样品进行了分析测试.结果表明:钝化剂氧体积分数大于1.25%时,钝化过程中会放出大量热,具有较高的火灾爆炸风险;钝化剂氧体积分数小于1.25%时,钝化过程中放出热量较少,较为安全.研究表明:在低氧浓度氛围下,钝化后表面的FeS与钝化剂(低浓度氧气)反应产生了自燃活性较低的铁的氧化物,隔离了空气,从而阻止内部自燃活性强的FeS接触空气发生氧化放热甚至自燃,达到了钝化的目的;在较高氧浓度氛围下的FeS钝化是高自燃活性硫化亚铁与充足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不燃的氧化铁.  相似文献   
905.
为探究不同人员主体心理效应对应急资源调度过程的影响,运用超网络工具,定量描述差异化应急主体协调运作下不同属性应急网络的相互作用;同时,针对实际调度过程中出现的供需矛盾,引入行为科学理论,量化表示决策者后悔和灾民失望心理,并将其融入到应急资源优化调度问题中;建立以调度时间、应急成本、救援效应为目标函数的应急资源调度超网络模型,将模型转化为变分不等式等价形式,应用修正投影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结果表明:该模型可有效解决多人员主体心理作用下的应急资源协调调度问题;应急主体关联度、灾害风险度、决策者后悔心理和后悔规避行为以及灾民失望心理和失望规避行为对应急资源调度方案的制定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06.
行驶机动车尾气排放VOCs成分谱及苯系物排放特征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对宁波市10辆不同车型的机动车在实际道路行驶时的尾气排放进行了采样和分析,获得了不同车型机动车的VOCs排放成分谱.此外,分析了排放控制技术和行驶里程对苯系物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喷技术车辆尾气中苯、甲苯和二甲苯等污染物明显低于化油器技术车辆;对于同一技术车辆,高行驶里程的出租车由于汽车的劣化使得苯、甲苯和二甲苯的排放量比低行驶里程私人车辆大大增加.检查维护制度(I/M)的实施将对减少有毒有害的汽车尾气排放有着重要意义.此外,对于使用了电喷和三元催化装置的车辆,冷启动将导致苯系物排放大大增加.  相似文献   
907.
玉米自交系吸收利用磷素的差异及其相关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大田选取11份玉米自交系,在两个供磷水平下研究了玉米自交系籽粒产量基因型差异及吸收效率、利用效率与磷效率的相关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在磷胁迫的条件下,不同玉米自交系不仅产量存在较大的差异,而且对磷的响应度也不相同,产量最高的基因型中宗2号为最低的忻9005的5.15倍,将这些品种在二磷水平下以产量进行磷效率双向划分可以分为4种类型:双高效型(太411、KH12、58、中宗2号);高磷高效型(187);低磷高效型(冀257);双低效型(478、冀35、XL12、忻9005、H21),成熟期吸收、利用效率与磷效率的关系表明,在同一供磷条件下,11份自交系吸收、利用效率均有显著的差异,在两个供磷水平下,吸收效率与磷效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利用效率仅在高磷条件下与磷效率存在正相关性,表明在低磷水平下,成熟期磷效率主要由吸收效率决定,在高磷水平下,磷效率是吸收效率和利用效率共同作用的结果。图2表1参7。  相似文献   
908.
固城湖生物资源现状及近20年间的变化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9年对固城湖渔业生物资源进行了周年调查,结合1981年4月至1982年3月、1987年6月至1988年5月的2次调查资料,比较分析了固城湖生物资源的动态。研究结果表明,从1981年至1999年近20a间,固城湖浮游植物数量增加44.8倍,生物量增加40.6倍,生物多样性减少。浮游动物数量较20世纪80年代下降约50%,生物量高于80年代初期,低于80年代后期。底栖动物生物量下降,其中瓣鳃类、腹足类生物量下降明显,而寡毛类和摇蚊幼虫等数量与生物量增长显著。固城湖水生植物演替剧烈,水生植物群落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已由苦草、轮叶黑藻群落演变为微齿眼子菜、菹草群落,渔业利用价值下降。每年大量水草腐烂沉积,使固城湖水质呈现不断下降趋势。指出加强对固城湖生物资源的泖控和综合利用,是固城湖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关键。  相似文献   
909.
城市化是20世纪以来的一个全球性进程,与此同时,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也日益明显,并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文章在简单介绍热力学原理的基础理论、城市化概念特别是城市化对环境影响的基础上,从系统的角度深入分析了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与热力学熵原理的相似性。由此提出在城市化环境影响评价研究中借鉴热力学方法,提出了城市化环境影响评价的新概念和新方法——"城市环境熵"模型。最后,以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城市化河水质量影响评价为例,运用"城市环境熵"模型进行了具体计算,结果表明,用此模型的评价结果与用均值化综合污染指数法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相对误差为6.67%。可以认为用城市环境熵模型法来评价城市化对城市环境的影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10.
青藏铁路建设对沿线景观格局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采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通过对青藏铁路唐古拉山口至拉萨段铁路沿线景观进行分类和制图以及对铁路修建前后景观指数的计算,分析了铁路修建前后景观格局的变化。结果表明铁路建设工程对沿线小范围的景观格局影响较大,对沿线较大范围的景观格局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