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66篇
安全科学   51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26篇
综合类   175篇
基础理论   44篇
污染及防治   29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91.
半透膜渗透吸附装置(SPMD)的海洋有机氯农药监测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半透膜渗透吸附装置(SPMD)是国际上新兴的海洋污染监恻技术,即用甘油三油酸酯模仿贻贝体内脂肪吸附海永中有机污染物如有机氯农药六六六、DDT和艾氏剂等。结果显示吸附性能良好,可替代天然贻贝、蛤、蚝、蛏、螺进行污染监测,并可克服因生物种类、性别、生长期不同引起的差异和不可对比性,也可克服生物体内生化降解作用,有着广泛的研究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92.
污水中染料的生物毒性及其去除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在实验室模拟条件下,利用蚕豆根尖的微核效应,分析了3种染料溶液及实际污水的生物毒性和它的去除方法。实验表明,这3种染料和实际污水都存在着生物毒性。在溶液 pH,温度,臭氧发生量一定条件下,3种染料溶液经臭氧氧化后,生物毒性去除率达56%以上,实际污水经臭氧处理后,生物毒性去除达31.09%。  相似文献   
293.
含莠去津和乙草胺河水灌溉对苗期水稻危害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本文以1988、1992年和1993年河河流域张家口市部分水稻田污染受害事故为背景,通过事故现场调查资料分析、洋河水质监测,宣化区污染源调查,水稻的药害暴露实验和模型计算,研究含有除草剂莠去津和乙草胺的河水灌溉对苗期水稻的危害。结果显示,水中莠去津和乙草胺对水稻苗斯 安全灌溉浓度分别为0.01mg/L和0.05mg/;河水中莠去津对水稻的致死浓度是0.1mg/L;pH、NH3-N和表面活性剂对这  相似文献   
294.
2000年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今后的任务依然艰巨。巩固达标成果.实现长期、稳定、多因子达标排放。为此把“巩固、完善、提高、延伸”作为今后工作的思路。  相似文献   
295.
交通排放是大气颗粒物(PM)污染主要来源之一,从道路网络空间结构探究大气颗粒物污染缓解途径,对治理城市空气污染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数据来源于郑州市GF-2遥感影像及建成区8个空气质量监测点(AQMS)的日监测数据。以AQMS为中心建立1 km×1 km(Scale1)-6 km×6 km(Scale6)空间尺度的样方,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探讨不同空间尺度下影响PM10、PM2.5质量浓度的关键性路网结构特征,为郑州市路网结构规划和空气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郑州市建成区各监测点的颗粒物质量浓度及变异性都有冬高夏低的特征。(2)郑州市路网结构对PM10质量浓度的影响程度高于PM2.5。(3)主干道面积占比与PM10在Scale1、Scale3-Scale5尺度正相关,与PM2.5仅在Scale5正相关;总道路及次干道面积占比与PM10在Scale2-Scale6均正相关,但与PM2.5仅在Scale5、Scale6尺度正相关。在Scale5的空间尺度下控制总道路及次干道面积占比、减少主干道面积占比,可以有效缓解PM10、PM2.5的污染。(4)路网连通复杂度在Scale2与PM10负相关,在Scale2尺度提升路网环通复杂度可以促进PM10污染的有效缓解。(5)节点与廊道数量水平在Scale1、Scale2与PM10负相关,在Scale1、Scale5与PM2.5负相关。通过在Scale1尺度提升节点与廊道数量水平可以同时有效缓解PM10、PM2.5污染。  相似文献   
296.
城市污泥堆肥过程中微生物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平板计数法和最大概率法测定城市污泥堆肥干污泥中主要微生物类群的变化。结果表明,中、高温好氧菌在第6d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05×1015g-1、5.08×1012g-1;中、高温厌氧菌在第9d达到最大值5.50×105g-1和1.11×105g-1;中、高温好氧纤维素分解菌分别在第3d和第6d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66×104g-1、3.26×106g-1;整个堆肥过程中,高温厌氧纤维素分解菌数量不断增加;高温放线菌在第3d达到最大值,为1.12×106g-1;中温放线菌、真菌、中温厌氧纤维素分解菌、中温淀粉分解菌、蛋白质分解菌和油脂分解菌在发酵初期迅速下降至零;高温淀粉分解菌、蛋白质分解菌和油脂分解菌在发酵前6d数量上升,随后开始下降。发酵后期,好氧菌中兼性厌氧菌逐渐增多,严格好氧菌逐渐减少;厌氧菌中的兼性厌氧菌逐渐减少,严格厌氧菌逐渐增多。  相似文献   
297.
论高职院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高等职业院校实施素质教育必要性和紧迫性,界定了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和规格体系,从高职院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教育观念、非智力因素、创造能力培养、隐性课堂建设、基础文明习习惯的养成以及面向全体学生等六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98.
天然水体中的悬浮物和沉积物的主要组份为粘土矿物,活性铁、锰、铝水合氧化物、有机物和碳酸盐。为研究它们在重金属吸附中的各自贡献,特提出一套逐级提取程序。本文根据各种条件试验及分析结果证实,此法对所分离的各种组份均能大部分或全部去除,而对结晶矿物相及其他组影响甚小。与文献报道比较,实验结果达到类似实验的较好水平。例如1M醋酸钠(pH=5)可除去100%的碳酸盐;浓过氧化氢(30%)可除去60%的有机质及80%的腐殖质。把所得各级产物用于吸附实验,结果与模式计算相符,这为定性和半定量地研究各组份的吸附贡献提供了条件。此程序并非十分理想,尚需寻求具有专一性、组份分离完全的实验方法,就能对各组份的吸附性能做定量的分析。  相似文献   
299.
重庆市大气污染控制规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为重庆市大气污染控制规划研究报告的部分内容摘要,主要介绍模式系统,规划及主要结果,研究发展的高精度对流层化学诊断模式对研究区域性生态环境及气候效应是一个完善的工具,规划提出了12种条件下大气污染优化控制方案,为重庆市大气污染控制的实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00.
紫色土地区水文特征对硝态氮流失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采用人工降雨模拟的方法,研究水文传输途径对紫色土中NO3--N流失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所有雨强中均观察到壤中流的存在.在小雨强长历时的降雨中壤中流的径流量大于大雨强短历时降雨;随着雨强的增大,壤中流的径流系数下降.在紫色土地区,氮素的流失途径不仅包括地表径流而且包括壤中流,并且壤中流是NO3--N的主要水文传输途径.无论是否受到施肥措施的影响,壤中流中NO2--N浓度均高于地表径流.在对照小区,壤中流中NO3--N平均浓度是地表径流的7倍以上;施肥后壤中流NO3--N平均浓度为26.07mg·L-1,是地表径流的20倍以上.在对照小区,壤中流NO3--N的流失量占流失总量的30%以上;在施肥小区,壤中流NO3--N流失量占总流失量的90%以上.在紫色土地区,土壤特征和降雨特征决定了该地区壤中流形式的普遍存在,而NO3--N以壤中流流失的特点与当地施肥习惯的耦合效应增大了该地区的NO3--N流失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