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3篇
安全科学   29篇
环保管理   8篇
综合类   41篇
基础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16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通过调研广州市已经开展风险管控和修复的污染地块,分析其基本特征、调查评估和治理修复等情况,总结出该市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工作中存在的土壤环境背景值研究缺乏、重金属污染地块修复面临困难、地下水风险管控起步晚、修复过程技术标准缺失等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开展土壤环境背景值研究、探索重金属污染地块适用修复模式、重视地下水风险管控、完善技术标准支撑体系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2.
城市垃圾处理场对地下水的污染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郑铣鑫 《环境科学》1989,10(3):89-92
一、垃圾场地下水污染研究的意义 国内外城市垃圾的处置方法主要有焚烧,卫生填埋、地表堆放、堆肥等。用填埋法处理垃圾,美国占垃圾处置量的95%,日本为37.1%,欧洲共同体为60—70%,北美大陆大于90%。北美大陆在今后几十年中仍主要以此种方式处理城市垃圾。  相似文献   
83.
针对受低浓度氨氮污染的地下水,实验筛选组合了不同的反应介质,利用串联的多介质填充柱模拟渗透反应格栅,通过物理吸附及生物硝化-反硝化作用来实现氮的去除。结果表明,在进水氨氮浓度为10 mg/L、流速为0.5 m/d的条件下,模拟柱对氨氮的去除率达到98%以上,且不会出现亚硝酸盐及硝酸盐浓度的升高。水体经过释氧柱后溶解氧由2mg/L升高至10 mg/L以上,表明释氧材料可提供硝化细菌所需的好氧环境。好氧柱中填充易于生物挂膜的生物陶粒及对氨氮有较强吸附能力的沸石,二者联用通过生物硝化-物理吸附协同作用实现对氨氮的去除,其中生物作用实现的氨氮去除量占总去除量的50%左右。后续厌氧反应柱填充海绵铁除氧并利用松树皮颗粒作为碳源,创造反硝化菌生长条件,硝酸盐氮浓度可由10 mg/L降低至5 mg/L以下,实现对好氧反应阶段所产生的硝酸盐的去除,避免了地下水的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84.
针对现有色谱标定试验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气瓶是否摇匀对色谱仪器标定试验成功率的影响及存在的安全隐患,研制了色谱标气气瓶摇匀装置。应用结果表明:新型色谱标气气瓶摇匀装置操作灵活、使用简单、安全可靠,从根本上杜绝了气瓶摔坏或爆炸的可能性,提高了标定试验成功率,从规范化、安全化的角度保证了色谱试验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85.
以模拟地下水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复配介质去除地下水中腐殖酸的实验研究。探讨了配比、粒径、固液比、pH和温度对腐殖酸去除效果的影响。腐殖酸的浓度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表明:在不加活性炭的条件下,H物质∶X物质∶Q物质=1∶8∶8时,其硬度较好;在初始pH=6.34、反应时间为4 h时,去除率可达到95%以上;当反应时间≤1 h时,去除率随粒径增大而减小,而当反应时间为2~6 h时,小粒径和中等粒径复配介质对腐殖酸去除率略高于大粒径;一定浓度范围内,腐殖酸的去除率与固液比呈正相关,但固液比增大时,并不能无限提高去除率,当固液比为1∶200~1∶50时,去除率呈现平台;pH对复配介质去除效果影响不大,而温度对腐殖酸的去除有显著影响,较低温度(16.8℃)下的去除率比较高温度(35.0℃)下的去除率高5%。该复配介质去除地下水中腐殖酸是有效可行的,可作为PRB(permeable reactive barrier,渗透反应格栅)的潜在反应介质。  相似文献   
86.
珒鑫 《环境》2022,(6):66-68
<正>黑格尔说:“一个民族要有一些仰望星空的人,才会有希望。”仰望星空,探索宇宙,是人类自诞生以来孜孜不倦的追求。1957年10月4日,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发射成功开启了人类的太空时代,从那时起,世界各国都努力发展航空航天事业,试图启动太空之旅,各国加起来已执行了大大小小近万次太空发射任务。人类进入太空之前,宇宙保持着绝对的“整洁”,正是因为这种特殊的太空整洁,才最大程度上保护了初期脆弱的航天航空事业的发展。然而,有人类活动的地方,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垃圾”,就连太空也难逃命运。当我们仰望星空,由衷赞叹人类航空航天事业的先进和伟大时,也请给予一些目光,关注一下这些漂浮在宇宙中的“定时炸弹”吧。  相似文献   
87.
采用了铁炭复配修复地下水中NO3^--N,探讨了实验条件对修复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值近中性条件(初始pH 6.42)下,反应时间为1 h时NO3^--N修复率达到60.85%;Fe/C=1∶1时介质最佳用量分别为45 g;Fe/C=1/1.5时修复率为72.80%;反应速率在高振荡强度下大于低振荡强度;氧化铜的催化效果最好,可使修复率提高7.5个百分点。铁炭复配介质修复地下水中NO3^--N是有效可行的,修复率随反应时间的增加而提高,在Fe/C=1∶1时修复率与介质用量呈正相关,无限减小Fe/C比并不能无限提高修复率,振荡强度对修复具有显著影响,低振荡强度下的修复过程较高强度存在滞后现象,并非所有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对铁炭修复NO3--N均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8.
土体强度各向异性的空间分布会随边坡受力状态变化出现一定程度的重新调整。文中以石人足成层土边坡工程为研究对象,首先,根据土体最大主应力方向角以及土层几何特征进行初始分区划分,并结合数值分析结果确立各向异性强度参数方程,计算各分区土体强度参数;其次,根据计算结果对初始分区进行即时调整,确定调整后的耦合分区并再次计算其土体强度参数;最后,考虑土体强度各向同性和分区各向异性,建立了流固耦合数值计算模型,研究了边坡体渗流、位移和应力的演化特点,确定了加固前后边坡稳定性系数,分析了该边坡工程采用挡土墙和抗滑桩联合加固的效果。结果表明:考虑分区各向异性计算所得边坡平均应力最大值大于各向同性,但其渗流域和流速均小于后者;考虑分区各向异性时,坡体位移理论计算结果与现场监测结果更吻合。  相似文献   
89.
本文通过了解消防员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调查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北京市364名消防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消防员的SCL-90总分及维度得分均显著低于中国军人常模,其中阳性检出率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强迫、抑郁和人际关系敏感。消防员在高危高压的生活环境下产生不同程度的负性心理,社会及单位应关注消防救援人员心理健康,尤其是工作年限≥8年的指挥员及高学历的消防员。通过开展相应的心理疏导及干预活动,对提高消防员心理健康水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0.
傍河型水源井氨氮阻断与去除工程设计案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沈阳市傍河型水源地的氨氮(NH+4-N)污染问题,通过野外研究区的水文地质调查,在查明研究区NH+4-N污染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室内批试验、柱实验和数值模拟,筛选出最佳的NH+4-N去除方案,提出了研究区渗透反应格栅(PRB)构建方案,并成功构建了示范工程尺度的PRB,用以去除地下水中的NH+4-N污染.室内批实验和柱实验表明,利用微生物硝化作用结合沸石的吸附作用去除地下水中NH+4-N是可行的.通过对研究区水质数值模拟,发现构建有一定弧度的PRB能最大限度的保护水源井.在PRB的构建过程中,利用高压旋喷技术和旋挖技术解决了大深度(30 m)PRB的构建问题,且PRB建成运行监测表明,示范工程尺度的PRB能有效阻断和去除地下水中NH+4-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