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66篇
安全科学   43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19篇
综合类   160篇
基础理论   44篇
污染及防治   30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代谢产物积累对二氯甲烷生物降解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代谢调节产物(NaCl)浓度积累对生物法降解二氯甲烷效率的影响。试验表明,一定浓度的NaCl对二氯甲烷降解菌(GD11)的生长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摇瓶试验中NaCl对二氯甲烷降解菌的抑制浓度为35.1g/L;当空塔气速91.7m/h、二氯甲烷进口浓度2.02g/m3、温度28.5℃、循环液流量0.06m3/h、pH值6.5~7.5时,生物滴滤塔中NaCl对二氯甲烷降解菌的抑制浓度为23.4g/L,两者相比有一定差异。NaCl浓度对生物膜的厚度有一定影响,这从侧面反映了NaCl浓度对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2.
活性炭/沸石投加型活性污泥工艺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污水生物处理工艺中,向传统悬浮生长系统投加微生物载体所形成的复合式生长系统被称为复合式生物反应器。粉末活性炭与沸石是两种应用较为广泛的载体材料。在活性污泥系统中投加粉末活性炭与沸石,可提高其有机负荷,增强脱氮能力,改善污泥的沉降和脱水性能。简述投加粉末活性炭与沸石的复合式生物反应器的工艺流程、特点、作用机理和应用等,提出复合式生物反应器在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两种复合式生物反应器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3.
交通灯方法是用来诊断并评价渔业种群的资源现状和风险水平的技术程序,有助于资源管理和养护。本文介绍了交通灯方法的构建过程,应用模糊逻辑处理阈值和观测值的不确定性问题,将交通灯中的红灯、黄灯和绿灯定义为超载、临界超载和可载。以2000年~2015年东海小黄鱼种群为示例对象,从表征资源禀赋的丰度和生产力两个属性特征进行分析,探讨了小黄鱼种群补充量、亲体量和开捕期资源丰度的年际变化和承载状态,并集成为复合交通灯体系,以红灯比例超过30%为"严重"强度划分标准。各指标分析结果表明,2005年和2011年,补充量的红灯比例超过30%,呈严重超载状态;亲体量严重超载年份为2002年、2003年和2012年;开捕期资源丰度严重超载年份为2002~2004、2006年。对各指标评价结果集成为复合交通灯,12个年份存在超载状态,2002年~2004年、2006年为严重超载;9个年份出现可载状态;临界超载在各年份均有出现,且占据主导地位,变化幅度在29.14%~91.56%。本文分析方法和结果可以丰富渔业资源承载力评价体系,并为渔业资源管理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4.
云杉与阔叶树种新鲜凋落叶混合分解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确混合分解过程中凋落物的相互影响对于深入分析混合分解非加和效应的真实结果和产生机制,据此评价混合分解对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影响、指导混交造林和纯林混交改造具有重要意义。以云杉(Picea asperata)及拟与其混交的红桦(Betula albo-sinensis)、灰楸(Catalpa fargesii)、太白杨(Populus purdomii)、杜仲(Eucommia ulmoides)和秦岭槭(Acer tsinglingens)等6种树种为研究对象,采集其当年凋落物,采用分解袋法在室温(20-25℃)恒湿条件下进行为期180 d的室内模拟针阔混合分解试验。测定混合分解过程中针阔凋落物分解残留量的动态变化,以及与分解密切相关的土壤蔗糖酶、羧甲基纤维素酶和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动态,分析凋落物在混合分解过程中彼此影响的机理,并据此选择适宜的阔叶树种对云杉纯林进行混交改造。结果表明,(1)混合分解非加性效应及凋落物间的相互影响均随分解的进行趋于明显。至分解试验结束时,杉×桦混合促进彼此分解(分解率分别提高8.67%和8.11%);杉×楸混合显著促进云杉分解(分解率提高7.83%),同时显著抑制灰楸分解(分解率降低11.50%),但整体呈加性效应;杉×杨和杉×槭混合促进太白杨和秦岭槭分解(分解率分别提高3.11%和15.89%);杉×杜混合则抑制杜仲分解(分解率降低13.33%);上述结果与Olson模型拟合计算结果有所差异。(2)混合分解对土壤蔗糖酶、羧甲基纤维素酶和多酚氧化酶的非加和性影响与其对凋落物分解的影响一致。总之,某些情况下混合分解的总体非加和效应因凋落物间相互促进或抑制而无法被检测,但鉴于不同凋落物分解特征的差异,混合后其对彼此分解的影响仍可能干扰林地物质循环。仅从引入阔叶树种后应不妨碍林地凋落物分解的角度考虑,除杜仲外,其他4种阔叶树种均适宜于云杉纯林改造。  相似文献   
145.
岷江上游典型退化生态系统鸟类物种多样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岷江上游典型的退化生态系统(十里乡)、逐渐恢复的生态系统(茂县生态站,1986年开始人工恢复)和原始森林及次生高山草甸生态系统(上卡卡沟)选择样地,对其乌类物种多样性在夏秋两季进行了调查,并计算其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各多样性指数的变化有微小差异,但总体一致。综合夏秋两季,茂县生态站夏季的鸟类丰富度、多度和多样性指数值最高,十里乡秋季的鸟类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值最低,上卡卡沟秋季的均匀度指数最高。各群落的相似性指数较低,表明各群落组成有较大差异,拟合各样地鸟类的物种-多度曲线模型,十里乡鸟类的物种-多度模型与对数级数分布拟合,茂县鸟类的物种-多度模型与对数级数分布相似,上卡卡沟鸟类的物种-多度模型与分割线段模型分布拟合,夏秋季的物种-多度模型无明显差异,仅茂县的物种-多度模型与风何级数分布拟合,并对鸟类对生态恢复的监测效应进行了探讨,认为物种-多度模型是良好的生境变化生物指示因子,图3表4参19。  相似文献   
146.
147.
关于垃圾源头分类收集的社会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类收集是处理城市垃圾的必由之路。通过向2000多人发出问卷的形式,对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方法,收集方式、收集频率等细节做了调查,结论是: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已经得到多数人(78.2%)的理解。建议部分有条件的住宅小区实施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试点。  相似文献   
148.
用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处理碱法草浆黑液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在不添加氮、磷营养盐和不调节进水PH值条件下,用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处理碱法草浆黑液。结果表明,在HRT=10.6d、Nv=5.3kgCODcr/m^3.d、PH=13.6和COD.r=56100mg/L时,COD.r去除率为42%,达到厌氧处理法的最大去除率的84%。  相似文献   
149.
浅谈城市现代化过程中的生态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丽荣  雷隆鸿 《环境与开发》2001,16(2):13-14,16
城市现代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城市化发展的总体趋势,本文提出了城市现代化的概念,并以广州市为例,注重从生态角度上分析了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存在的生态问题,指出城市现代化建设所必须遵循的生态原则,并给出了广州市目前城市现代化建设应采取的一些生态措施。  相似文献   
150.
电气石粉吸附Pb2+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黑色电气石粉为原料,探讨了电气石粉对Pb2 的吸附作用,研究了吸附时间、用量、粒度、溶液初始浓度以及pH值对吸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超细电气石粉对Pb2 有好的吸附效果,电气石粉吸附Pb2 的最佳条件是:吸附时间60min,电气石用量为20g·L-1,pH值为6.5,粒度为48μ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