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66篇
安全科学   43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20篇
综合类   160篇
基础理论   44篇
污染及防治   30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91.
汽车后桥壳主要由冲压—焊接和铸造这两种工艺方法生产而成.此文讨论了一种新型的汽车后桥壳生产工艺,轴向加压的液压胀形法,并讨论了它的工艺制定及模具设计的一些基本方法,对汽车后轿壳的液压胀形工艺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基础.最后,还推测了液压胀形这种新型的工艺方法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92.
含莠去津和乙草胺河水灌溉对苗期水稻危害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本文以1988、1992年和1993年河河流域张家口市部分水稻田污染受害事故为背景,通过事故现场调查资料分析、洋河水质监测,宣化区污染源调查,水稻的药害暴露实验和模型计算,研究含有除草剂莠去津和乙草胺的河水灌溉对苗期水稻的危害。结果显示,水中莠去津和乙草胺对水稻苗斯 安全灌溉浓度分别为0.01mg/L和0.05mg/;河水中莠去津对水稻的致死浓度是0.1mg/L;pH、NH3-N和表面活性剂对这  相似文献   
293.
2000年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今后的任务依然艰巨。巩固达标成果.实现长期、稳定、多因子达标排放。为此把“巩固、完善、提高、延伸”作为今后工作的思路。  相似文献   
294.
交通排放是大气颗粒物(PM)污染主要来源之一,从道路网络空间结构探究大气颗粒物污染缓解途径,对治理城市空气污染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数据来源于郑州市GF-2遥感影像及建成区8个空气质量监测点(AQMS)的日监测数据。以AQMS为中心建立1 km×1 km(Scale1)-6 km×6 km(Scale6)空间尺度的样方,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探讨不同空间尺度下影响PM10、PM2.5质量浓度的关键性路网结构特征,为郑州市路网结构规划和空气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郑州市建成区各监测点的颗粒物质量浓度及变异性都有冬高夏低的特征。(2)郑州市路网结构对PM10质量浓度的影响程度高于PM2.5。(3)主干道面积占比与PM10在Scale1、Scale3-Scale5尺度正相关,与PM2.5仅在Scale5正相关;总道路及次干道面积占比与PM10在Scale2-Scale6均正相关,但与PM2.5仅在Scale5、Scale6尺度正相关。在Scale5的空间尺度下控制总道路及次干道面积占比、减少主干道面积占比,可以有效缓解PM10、PM2.5的污染。(4)路网连通复杂度在Scale2与PM10负相关,在Scale2尺度提升路网环通复杂度可以促进PM10污染的有效缓解。(5)节点与廊道数量水平在Scale1、Scale2与PM10负相关,在Scale1、Scale5与PM2.5负相关。通过在Scale1尺度提升节点与廊道数量水平可以同时有效缓解PM10、PM2.5污染。  相似文献   
295.
土壤渗滤法工艺运行中的主要问题及其缓解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渗滤污水净化系统充分利用了土壤-植物-微生物系统的净化能力,既可去除有机污染物,又可去除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氮、磷等污染物,特别适用于没有完善污水管网系统的地区.土壤渗滤法工艺在运行中可能会出现土壤堵塞、氧气缺乏、出水超标等问题.增设沉淀设施、确定合理的水力负荷可以缓解土壤堵塞问题;干湿交替运行和曝气预处理复氧可以缓解系统氧气缺乏的问题;粉末活性炭和臭氧氧化预处理及硝化预处理可以进一步提高出水水质.同时土壤渗滤法工艺在运行中应尽可能考虑系统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296.
低浓度VOCs废气处理技术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叙述了低温等离子体、光催化和生物处理三种新技术的废气净化原理和国内外研究进展情况,并对其发展前景和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这些新技术不但可有效解决以往的技术难题,而且具有投资少、运行费用低、停留时间短、高效、稳定、反应彻底且无二次污染等,克服了传统方法中的许多缺陷,将在低浓度VOCs废气治理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97.
国际化、科技化和伦理化是环境保护立法出现的新趋势,它客观上要求传统的环境保护手段行政强制和经济刺激作出相应的改变.行政指导是二战以后出现的新型的行政管理模式,它注重建立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之间的沟通机制,鼓励行政相对人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事务,从而以其独特的人文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行政强制和经济刺激手段在环境保护领域的不足.  相似文献   
298.
城市污泥堆肥过程中微生物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平板计数法和最大概率法测定城市污泥堆肥干污泥中主要微生物类群的变化。结果表明,中、高温好氧菌在第6d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05×1015g-1、5.08×1012g-1;中、高温厌氧菌在第9d达到最大值5.50×105g-1和1.11×105g-1;中、高温好氧纤维素分解菌分别在第3d和第6d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66×104g-1、3.26×106g-1;整个堆肥过程中,高温厌氧纤维素分解菌数量不断增加;高温放线菌在第3d达到最大值,为1.12×106g-1;中温放线菌、真菌、中温厌氧纤维素分解菌、中温淀粉分解菌、蛋白质分解菌和油脂分解菌在发酵初期迅速下降至零;高温淀粉分解菌、蛋白质分解菌和油脂分解菌在发酵前6d数量上升,随后开始下降。发酵后期,好氧菌中兼性厌氧菌逐渐增多,严格好氧菌逐渐减少;厌氧菌中的兼性厌氧菌逐渐减少,严格厌氧菌逐渐增多。  相似文献   
299.
论高职院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高等职业院校实施素质教育必要性和紧迫性,界定了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和规格体系,从高职院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教育观念、非智力因素、创造能力培养、隐性课堂建设、基础文明习习惯的养成以及面向全体学生等六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00.
天然水体中的悬浮物和沉积物的主要组份为粘土矿物,活性铁、锰、铝水合氧化物、有机物和碳酸盐。为研究它们在重金属吸附中的各自贡献,特提出一套逐级提取程序。本文根据各种条件试验及分析结果证实,此法对所分离的各种组份均能大部分或全部去除,而对结晶矿物相及其他组影响甚小。与文献报道比较,实验结果达到类似实验的较好水平。例如1M醋酸钠(pH=5)可除去100%的碳酸盐;浓过氧化氢(30%)可除去60%的有机质及80%的腐殖质。把所得各级产物用于吸附实验,结果与模式计算相符,这为定性和半定量地研究各组份的吸附贡献提供了条件。此程序并非十分理想,尚需寻求具有专一性、组份分离完全的实验方法,就能对各组份的吸附性能做定量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