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6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41篇
安全科学   98篇
废物处理   10篇
环保管理   52篇
综合类   191篇
基础理论   39篇
污染及防治   25篇
评价与监测   14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1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21.
日本中央劳动灾害防御协会于2002年2月20日至3月5日在东京举办第14期国际安全卫生研修班.来自阿根廷、中国、中国香港、印度、尼西亚、韩国、马来西亚、蒙古、菲律宾、新加坡、中国台湾、泰国、越南等12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27位学员参加这次研修班的学习.福建省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所长甘心孟高级工程师参加了这次研修班.研修班地点设在东京清濑日本国际安全卫生中心.该中心教室和图书馆都配备现代化的教学设备,研修班分为综合安全卫生管理和安全卫生教育专业课程班.  相似文献   
422.
信任     
笔直的路,黄色的双实线,车辆川流不息。一辆红色“的士”忽左忽右,不时变换车道,将其他车一辆辆甩在后头。一会儿前方又出现两辆车,“的士”猛然加速,绕过双实线,迎面而来的小货车被迫紧急停车,“的士”  相似文献   
423.
叙述了吴泾化工总厂废水排放与治理概况,着重介绍了尿素生产废水、造气含氰废水和变换废水的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424.
实验部分 一、主要仪器与试剂:YHF—1型液相化学发光分析仪(西安无线电八厂)。 光泽精贮备溶液:1.0×10~(-3)mol/1,称取0.1276g光泽精(美国SIGMA公司),用二次蒸馏水定容于250ml的棕色容量瓶中,避光保存。  相似文献   
425.
本文论述了建设项目实施环境分析的涵义和内容,并且以从化市为例,研究了如何对项目环境进行考察与鉴别,最后提出了在从化市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大力加强环境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426.
427.
通过摇瓶实验,在Mg2+分别为48,4.8mg/L,其他元素组成与9K液体培养基一致的体系中,采用氧化亚铁硫杆菌A. ferrooxidans催化合成次生铁矿物.考察了Mg2+含量对生物合成次生铁矿物体系pH值、氧化还原电位(ORP)、Fe2+氧化率、总Fe沉淀率、次生铁矿物矿相及矿物晶体尺寸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48h培养,Mg2+浓度为48,4.8mg/L生物成矿体系pH值分别从原来的2.50降低至2.30,2.19,ORP分别从初始259mV增加至269mV,276mV.两体系Fe2+氧化率培养至第48h均达到100%,然而两体系总Fe沉淀率及矿物形态及却不尽相同.Mg2+浓度为48mg/L生物成矿体系,总Fe沉淀率为23.7%,次生矿物紧密粘附于三角瓶底部.而Mg2+浓度为4.8mg/L生物成矿体系,总Fe沉淀率达到32.2%,次生矿物却均匀分散于溶液中.两体系合成次生铁矿物均为黄铁矾与施氏矿物共存的混合物,Mg2+含量4.8mg/L体系合成黄铁矾单个晶体长度(~1.60μm)约为Mg2+含量48mg/L体系的1.2倍.  相似文献   
428.
2种组配改良剂对稻田土壤重金属有效性的效果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2种组配改良剂LS(碳酸钙+海泡石)和HZ(羟基磷灰石+沸石)对土壤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以及水稻吸收累积重金属的影响,在湘南某矿区附近污染稻田中施用了不同添加量(0,2,4,8g/kg)的两种组配改良剂,并进行了水稻种植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施用2~8g/kg组配改良剂LS和HZ均能使土壤pH值和CEC含量显著增加,有机质含量变化不明显,LS比HZ更能提高土壤pH值和CEC含量.施用2~8g/kg组配改良剂LS能使土壤中Pb、Cd、Cu和Zn的TCLP提取态含量分别降低25.7%~52.2%、12.7%~25.7%、6.4%~17.2%和8.6%~23.4%,施用2~8g/kg HZ使土壤中Pb、Cd、Cu和Zn的TCLP提取态含量分别降低57.6%~80.1%、7.0%~40.9%、2.3%~22.7%和4.5%~33.2%.两种组配改良剂能显著降低土壤中Pb、Cd、Cu和Zn的生物有效性,抑制水稻植株对Pb和Cd的吸收,土壤Pb、Cd和Cu的TCLP提取态含量与水稻根系和糙米中Pb、Cd和Cu的含量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TCLP提取态含量能较好的表示重金属在土壤中的生物有效性.  相似文献   
429.
低温低氨氮SBR短程硝化稳定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11~15℃条件下,采用序批式反应器(SBR)研究(50±5)mg/L氨氮浓度下短程硝化的稳定性.结果表明,2种溶解氧浓度(初始DO浓度分别为0.9~1.5,4.5~5.0mg/L)下反应器均能达到良好的稳定性和去除效果,150个周期内亚硝化率一直维持在95%以上,氨氧化率85%以上,平均SVI为35.22mL/g,2种DO水平下的平均氨氮污泥负荷分别为0.15,0.23kgN/(kgMLSS·d).当初始DO浓度为4.5~5.0mg/L时,21~23℃条件下无法实现短程硝化的稳定运行,经过42个周期亚硝化率降至70%,而31~33℃条件可以实现短程硝化的恢复并维持其稳定.经过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对比分析及FISH试验研究,表明11~15℃与31~33℃均可抑制NOB的活性,从而有利于实现生活污水短程硝化的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430.
两类生物炭的元素组分分析及其热稳定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探讨了4种不同来源生物炭(玉米芯、香蕉杆、草海底泥、泥炭土)的理化性质及热稳定性.结果表明,生物炭的制备是一个逐渐从"软质碳"向"硬质碳"过渡的过程,制备过程中生物炭含碳量增加,芳香性增强,形成致密的碳结构,其中的含氧官能团被大量烧失,极性减弱,憎水性增强,不易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利用,有利于增加生物炭在土壤中的稳定性.热重实验显示,沉积物生物炭拥有比植物生物炭更好的热稳定性,这是因为沉积物中无机矿物对有机质起到了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