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1篇
安全科学   19篇
环保管理   9篇
综合类   88篇
基础理论   11篇
污染及防治   11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8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01.
中国的环境价值评估: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国的环境价值评估,从理论上探讨了环境价值,从方法上借鉴了发达国家发展出来的传统方法,如市场价值法、人力资本法等;在实践上得出了一系列评估结果。  相似文献   
102.
近年来,国外溢油回收设备正向着体积小、重量轻、安装方便及操作简单等方面发展。过去常用三船扫油系统进行扫油和收油。此系统需要三条船,同时海上操作复杂,机动性差。因此,最近国外研制出单船扫油系统,它只需要一条船,并且可以把扫油设备安装在包括拖船和渔船在内的各种船上。此外,单船扫油系统机动性好,能有效地追捕海面上的溢油带,回收溢油,并更能适应恶劣的海况和气象条件。  相似文献   
103.
七十年代以来,随着水域油污染防治技术的发展,美、日、英、法、苏等国分别研制出了各种类型的围油栏。近年来,我国也研制出国产固体浮体式围油栏,并开始应用于江河湖海的围油和围船等作业。为了尽快在我国推广应用围油栏,本文介绍围油栏在防止船舶溢油、海上平台油污染事故、港区水域油污染、河流湖泊油污染、拆船业油污染以及保护养殖场等方面的应用。一、在船舶溢油事故中的应用 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海上运油量不断增加,船舶溢油事故常有发生,导致大量原油及成品油进入海洋。例如在我国,1983年11月26日香港油轮“FEOSO AMBASSDOR”号在  相似文献   
104.
环境污染问题不是效率问题,因为它在经济上可能是有效率的,也可能是无效率的;不是代际问题,因为它可能导致代际公平,也可能导致代际不公平.环境污染问题实质上是代内公平问题:当代一部分人从中得益,另一部分人从中受害.有效率或无效率的结果常被不公平地分配,代际不公平来源于代内不公平.  相似文献   
105.
富氧条件下石油完全氧化不少于100—150d,而贫氧条件下时间拖延就更长了,因此推测河流和水盆地相当大的地段具有污染的可能性。当石油污染水盆地时,运用在水面封闭、收集和清除石油的专门方法。由于石油膜很薄,其扩展速度相当快,因此封闭、收集和清除石油及其产品是复杂而困难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6.
针对长期抑制且通过常规调控方式难以恢复的工业规模硝化系统,探究菌群流加策略进行快速恢复的可行性及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关键问题。采取小试试验和工业规模试验结合的方式,投加高效硝化菌,测定出水中氨氮、硝氮、亚硝氮、COD、碱度和总酚的浓度,同时进行镜检,分析其中原后生动物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投加硝化菌的试验组出水中氨氮浓度均显著降低,原后生动物逐渐显现。针对实际煤化工废水,硝化系统进水总酚浓度宜控制在10 mg/L以下,工业规模硝化系统可以实现长期稳定运行。根据实验结果,小试可以作为菌群流加恢复策略可行性的初步参考依据;准确识别工业规模硝化系统失稳原因或抑制物种类是实现其快速恢复的关键;在常规调控方式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降低抑制物浓度,采用菌群流加恢复策略能够较快的建立硝化反应,进而实现工业规模硝化系统的快速恢复。  相似文献   
107.
于2016年冬季对西安市11户住宅进行日常和密闭工况测试。结果表明:住宅室内主要以细颗粒(直径2.5μm的粒子分别为厨房和客厅最多,人员活动对直径2.5μm以上的粒子影响最大;日常工况下,直径8μm的粒子I/O值(室内、室外的颗粒物浓度之比)>1,直径在0.5~8.0μm的粒子I/O值8μm时I/O值均8μm时I/O>1,且随粒径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0.5~2.5μm范围内取得最小值,渗透系数F_c随粒径的增大先增大再减小,直径0.3μm处取得最大值。  相似文献   
108.
基于道路试验,通过车载排放测试系统研究DOC+CDPF对重型柴油车颗粒物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原车排放中,颗粒物质量(PM)大部分是聚集态颗粒物,其占总颗粒物质量的97.5%;颗粒物数量(PN)大部分是核膜态颗粒,其占总颗粒物数量的93.8%。对于粒径分布,原车排放颗粒物数量与质量均呈对数双峰状,安装DOC+CDPF后处理装置后,粒径分布图变为三峰状。其中DOC+CDPF对聚集态颗粒质量的减排率为85%~90%,对聚集态颗粒数量、核膜态颗粒质量与数量的减排率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109.
超声协同紫外灭活大肠杆菌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紫外、超声、超声协同紫外对大肠杆菌进行灭活,并从生物学角度对协同机理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实验条件下,紫外辐照剂量与大肠杆菌灭活率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各紫外辐照剂量下的E.coli均发生了光复活现象。超声功率密度对于灭活结果具有显著意义(p0.05),研究中超声灭活大肠杆菌的最大相对功效值对应的工况为7.18W/cm2作用80s。超声的协同作用使紫外线消毒动力学方程K值由0.1增至0.1358,减小了细菌对UV的抗性;与单独紫外作用比较,超声与紫外协同作用的光复活率有所降低。超声与紫外同时作用对细胞形态结构产生严重的破坏,超声作用只能改变细胞的结构,而不能破坏其DNA;利用T4-EndoⅤ对CPDs的特异性识别特性,可发现经各工况处理后,大肠杆菌DNA均被降解,产生大量CPDS,且各工况下ESS含量变化曲线与各工况下大肠杆菌灭活率曲线的相关系数达到0.92。  相似文献   
110.
分析了排气管法兰的结构特点及技术要求,确定了该零件的复合冲压成形工艺方案,即外缘翻边、拉深、冲孔、圆孔翻边。设计的复合模先后完成以上冲压工序。详细介绍了复合模具的结构特点、工作过程、设计要点及注意事项。经实际生产验证,该模具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给企业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