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01篇 |
免费 | 17篇 |
国内免费 | 44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65篇 |
废物处理 | 1篇 |
环保管理 | 16篇 |
综合类 | 188篇 |
基础理论 | 39篇 |
污染及防治 | 23篇 |
评价与监测 | 16篇 |
社会与环境 | 9篇 |
灾害及防治 | 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8篇 |
2022年 | 11篇 |
2021年 | 12篇 |
2020年 | 16篇 |
2019年 | 20篇 |
2018年 | 6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8篇 |
2015年 | 8篇 |
2014年 | 13篇 |
2013年 | 9篇 |
2012年 | 20篇 |
2011年 | 10篇 |
2010年 | 12篇 |
2009年 | 18篇 |
2008年 | 15篇 |
2007年 | 18篇 |
2006年 | 23篇 |
2005年 | 16篇 |
2004年 | 3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9篇 |
2001年 | 14篇 |
2000年 | 15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9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2篇 |
1978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1975年 | 1篇 |
1974年 | 1篇 |
1973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81.
菌糠强化微生物降解石油污染土壤修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菌糠协同高效石油烃降解菌Microbacterium.sp.Q2进行石油污染土壤修复试验研究,分别设置菌糠固定化微生物组(SIM)、菌糠-游离菌组(SMSB)、菌糠单独组(SMS)和对照组(CK)4组修复实验.考察不同处理方式下对石油污染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和石油烃降解效果的差异性并确定石油污染土壤的最佳修复方案.结果表明:不同修复方式下,SIM组的土壤呼吸强度、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较其他组有明显提高,其对石油烃去除率分别比其他3组提高11.84%、22.15%、54.09%.土壤中脱氢酶活性以及微生物活性与石油烃降解率的相关性显著,此外菌糠固定化微生物对石油污染土壤修复具有生物强化和生物刺激协同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82.
使用1982~2014年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NOAA)最优插值1/4度逐日海温分析资料,分析西北太平洋极端海表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事件的变化特征,探讨极端SST事件与ENSO(El Ni?o-southern oscillation,ENSO)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极端高温事件的频率明显增大,20世纪80年代为2~5 a一遇,20世纪90年代为1~4 a一遇,21世纪以来,除2004和2011年外,其余年份均有发生。极端高温发生天数呈线性增加趋势,增长速率为30 d/10 a。单次极端高温事件持续时间逐渐增长,增长速率为0.56 d/次,且平均温度和最高温度也呈上升趋势,上升速率分别为0.032℃/次和0.049℃/次。相反的是,极端低温事件的频率明显减小,1982~2000年为1~2 a一遇,21世纪以来,发生次数明显减少。极端低温发生天数和单次事件的持续时间均明显减少,减少速率分别为-27 d/10 a和-1.6 d/次。单次极端低温事件的平均温度和最低温度呈线性上升趋势,增长速率分别为0.0087℃/次和0.017℃/次。极端高温事件呈现1~4 a和4~7 a周期的高低频震荡,低温事件呈现多尺度周期变化,主周期尺度为3~4 a。Nino 3.4区下半年ENSO指数与西北太平洋极端高温呈显著负相关,与极端低温事件呈显著正相关。意味着在La Ni?a年份,极端高温事件更容易发生。反之,在El Ni?o年份,极端低温事件容易发生。 相似文献
283.
环境是人类进行生产和生活的场所,是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不论是简单再生产还是扩大再生产,都是以环境作为再生产的物质基础。长期以来,人类通过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获取大量资源,造成了资源枯竭和生态严重退化;同时又大量排放废弃物,造成环境污染严重,对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284.
凭祥地区金矿床受断层构造与酸性火山岩的双重控制。围岩蚀变为黄铁矿化、绢云母化、硅化等。矿床的形成经历了两个成矿期 :热液成矿期与表生氧化期。热液成矿期金由热液迁移至围岩 ,被黄铁矿与毒砂吸附。表生氧化期黄铁矿与毒砂氧化形成氧化铁矿物 ,金被吸附到氧化铁矿物之上得到富集。对矿化岩石与围岩的微量元素与稀土元素分析结果表明 ,本区金矿以Au As Sb Hg组合为特征 ,As是金的找矿指示元素。根据金矿床的矿物组合与微量元素特征以及矿床地质条件推测 ,本区金矿床属低温热液矿床 ,形成时代为燕山期。 相似文献
285.
提出了利用X射线衍射仪法识别相近固体污染物,并且对固体污染物进行组分测定。确定了组分的贡献率,为确定固体污染物污染来源,控制固体污染物污染探索出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86.
287.
首先,利用ARC/INFO平台将研究区域划分成若干元胞(cell),作为居住环境区位优势度空间评价基本单元,各种统计运算以元胞为单位进行,结果通过元胞显示出来,就可以构造面源模型。运用该模型对居住环境区位优势度研究,有效解决了不同空间单元信息如何在同一单元融合的问题,弥补以往选取若干典型小区的片状研究方法的若干不足。其次,对佳木斯市居住环境区位优势度进行分析,最后,在Arcmap平台下,充分发挥GIS的逻辑查询和图形叠置功能,建立了呈不规则四圈层的单核心居住环境区位优势度评价空间结构模式图。 相似文献
288.
289.
γ-FeOOH-草酸系统中橙黄I的光化学脱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8 W黑光灯为光源,γ-FeOOH为催化剂,加入草酸构成光化学Fenton体系,研究了这一体系中橙黄Ⅰ的光化学脱色动力学;考察了橙黄Ⅰ的初始浓度、初始pH值和草酸初始浓度对橙黄Ⅰ光化学脱色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草酸能显著促进橙黄Ⅰ的脱色与降解,橙黄Ⅰ光化学脱色一级动力学常数随草酸浓度的增大呈先升后降的趋势,最佳草酸初始浓度为1.8 mmol·L-1;溶液pH值的变化也显著影响橙黄Ⅰ的脱色.光化学反应过程中Fe2+和总Fe的浓度也随草酸浓度与反应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290.
班组是企业的最小组织。班组的现场管理水平是企业的形象、管理水平和精神面貌的综合反映,是衡量:企业素质及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搞好班组生产现场管理,有利于企业增强竞争力,改善生产现场,消除“跑、冒、漏、滴”和“脏、乱、差”状况,提高产品质量,保证安全生产,提高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