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0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80篇
安全科学   131篇
废物处理   12篇
环保管理   51篇
综合类   302篇
基础理论   51篇
污染及防治   39篇
评价与监测   14篇
社会与环境   22篇
灾害及防治   1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391.
392.
利用平板分离技术,以甲硫醇为降解基质从农药废水生化池活性污泥中分离出1种异养菌和1种真菌。根据菌种的耐碱度实验和降解力实验,表明真菌的降解能力相当强,而按1:3比例配成的混合菌种降解效果最好。经分析,活性污泥菌胶团强大的吸附能力、真菌高效的分解能力以及混合菌群中各菌种的互生、共生关系起到了很好的协同作用,使降解效果大大提高。从菌落形态和显微镜观察到的菌体结构与形态情况看,初步确定该真菌属于子囊菌。  相似文献   
393.
社长发言     
中国环保事业到今年整整30年了。创业维艰,但巨大的成就举世瞩目。中国环保事业靠宣传教育起步,更要依靠宣传教育发展,这是中国环保领域长期以来形成的共识。在新世纪的今天,环境教育已经开始从普及走向提高,登堂入室蔚然成风。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学校的基础教育阶段的环境教育,以教育部今年新颁行的《环境教育专题教育大纲》为标志,插上了“渗透式教育”和“课程化教育”两  相似文献   
394.
生活污水污染的治理迫在眉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生活污水的污染状况日趋严重,加强对生活污水的污染治理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395.
安徽大别山区杉木人工林乔木层生物量模型及碳贮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杉木人工林年龄(10、22、45、48和50年生)梯度,在安徽大别山海拔较高山地调查了23块20m×20m的样地,采集18株不同径阶和树高的标准木,进行了生物量测定。利用7种常用的分别以D、D2、DH和D2 H为自变量的生物量模型对其进行拟合,得到35个生物量估算模型。结果显示,幂函数模型的拟合效果较好,多项式模型效果较差,从中优选出5个最优模型,枝、干、根和全株的最优模型是W=aDb形式的幂函数模型,叶的最优模型是W=a+bD2+cD4形式的多项式模型。杉木不同器官的碳含量变化范围在46.64%~53.13%,过熟林(45~50年生)杉木不同器官的碳含量按高低排列均为树皮树根树叶树枝树干,根系碳含量高于地上部枝叶的碳含量,而中幼林龄(10和22年生)杉木地下部分树根的碳含量明显低于地上部分。碳贮量在不同器官中的分配,10和22年生的高低排序为树干树枝树根树叶,过熟林杉木的高低排序为树干树根树枝树叶。不同林龄杉木林生物量碳贮量分别为10年生59.39、22年生59.55、45年生136.92、48年生201.25和50年生134.60Mg C/hm2。不同林龄的杉木林根系生物量碳贮量比例为14.84%~23.79%,随林龄的增长而提高。研究结果显示较高海拔的立地环境促进了杉木林地下根系生物量积累,这种生物量分配可能对土壤有机碳蓄积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96.
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团聚体及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结合在有机农场近10年的定位研究,通过同步采样分析,比较了有机种植和常规种植两种不同模式下土壤团聚体组成、分配及团聚体内有机碳组分的差异.结果表明,常规种植模式下随着团聚体粒级的减小,团聚体4个粒级(1 mm、1~0.5 mm、0.5~0.25 mm和0.25 mm)的含量均值分别为23.75%、15.15%、19.98%和38.09%,而有机种植模式下各粒级团聚体(1 mm、1~0.5 mm、0.5~0.25 mm和0.25 mm)的含量分别为9.73%、18.41%、24.46%和43.90%,0.25 mm微团聚体含量显著高于常规种植.有机种植模式提高了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平均值分别为17.95 g·kg-1和1.51 g·kg-1.有机种植模式下相同粒级间,团聚体中重组有机碳平均含量显著高于常规种植,且重组有机碳在0.25 mm这部分稳定性有机碳主要储存场所的微团聚体中富集.有机种植模式下易氧化态碳在1 mm大团聚体中的含量显著高于常规种植,其它粒级间没有显著差异,易氧化态碳在1 mm大团聚体中富集.有机种植模式增加了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含量,缓解了耕作对团聚体的破坏,并增强了有机碳的稳定性.有机种植有利于土壤固碳,这为进一步加快我国有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97.
采用化学还原+重金属捕集+气浮过滤组合工艺处理重金属废水。结果表明:处理后的出水水质中重金属等各项指标均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2002)所规定的一级水质排放标准,COD去除率达到40%以上,同时此工艺在工程实践中取得了最佳工艺参数,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98.
构建3个微曝气(0.1 L/min)矿化垃圾反应器进行渗滤液处理,研究较长时期内不同水力负荷对矿化垃圾处理渗滤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水力负荷的增加,反应器对渗滤液中有机污染物和氮污染物的降解能力降低。在试验运行稳定阶段,水力负荷为28,42,56 L/(m3·d)时,COD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8%、66%、56%;NH+4-N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4%、90%、71%;TN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2%、50%、45%。当水力负荷42 L/(m3·d)时出现NO-2-N累积现象,且水力负荷越大NO-2-N累积越严重。建议微曝气矿化垃圾反应器处理渗滤液过程中水力负荷不宜大于42 L/(m3·d)。  相似文献   
399.
运用未确知测度理论,建立煤矿奥灰岩岩溶水类底板突水评价模型。选取煤层底板的地质构造(断裂构造密度、褶皱、断层导水性、岩体的裂隙发育情况)、水文地质条件(水压、含水性、岩溶含水层发育情况、强水源补给情况)、底板隔水层条件(隔水层厚度、岩石力学强度以及隔水岩层的完整性)、开采条件(采厚和采深)4个一级指标、13项二级指标作为未确知测度模型的判别指标;根据指标值的类型采用定量或定性的方法对其进行分级和赋值,建立评判集,进而构建单指标测度函数。将13个突水评价指标值代入单指标测度函数计算得到单指标测度评价矩阵。利用信息熵理论获得各判别指标的权重,依照置信度识别准则进行等级判定,最后得出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结果。利用该方法对肥城矿区14个地质块段的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评价结果与矿山实际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400.
为了贴近客观实际地评价油气管道施工质量风险,提出了基于属性识别模型的风险评价方法。首先建立属性空间矩阵并进行有序分割,采用客观赋权的熵权法和主观赋权的G1法组合赋权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和属性测度,利用置信度准则对模型进行识别,得到管道施工质量降低可能性等级。然后评价管道施工质量降低的后果,依据风险矩阵得到施工质量风险等级。算例表明:人员的素质、错误行为、施工工艺方法和管理方法对油气管道施工质量的影响较大。管段S4、S5发生油气管道施工质量降低的可能性偏高,通过风险矩阵得到管段S4、S5的风险等级也偏高。因此,管道公司和施工单位应着重管控管段S4、S5的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