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82篇
安全科学   5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1篇
综合类   130篇
基础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14篇
评价与监测   8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刘彩虹  何强  马军 《中国环境科学》2020,40(4):1531-1536
采用经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PTMS)修饰的纳米二氧化硅(SiNPs),对正渗透聚酰胺复合膜(TFC)进行抗污染改性.在静电吸附作用下,APTMS-SiNPs可通过表面涂覆的方式接枝在带负电的TFC表面,以提高膜的亲水性和抗污染效能.改性后,大量纳米材料成功接枝在膜表面,膜表面的接触角降低了54%,而膜电位和表面粗糙度无明显变化.采用海藻酸钠作为代表污染物,对原膜和改性膜的动态污染行为进行探究,通过监测污染阶段的通量变化和膜表面滤饼层含量,发现改性膜在膜污染后期表现出优良的抗污染性能,最终通量衰减降低了28%,膜表面滤饼层含量减少了35%.改性膜的抗污染性能主要归因于APTMS-SiNPs带来的膜表面亲水性的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82.
改性蜂窝陶瓷催化臭氧化降解水中微量硝基苯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孙志忠  赵雷  马军 《环境科学》2005,26(6):84-88
以硝基苯为目标反应物,对改性蜂窝陶瓷、蜂窝陶瓷催化臭氧化和单独臭氧氧化去除水中微量有机污染物的效果进行了比较.发现与单独臭氧氧化相比,改性蜂窝陶瓷和蜂窝陶瓷催化臭氧化工艺可以提高水中硝基苯的去除率,分别为38.35%和15.46%.在本次实验条件下,随着改性蜂窝陶瓷催化剂的用量增加到5份,硝基苯的降解效率上升了30.55%;3种工艺对硝基苯的去除率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加,随着pH值的升高越来越大,在pH=10.00左右时,臭氧/改性蜂窝陶瓷联用对硝基苯的去除优势消失;臭氧/改性蜂窝陶瓷催化氧化对硝基苯的去除遵循自由基机理;催化剂对硝基苯的吸附很小,对去除几乎没有影响;对于3个体系,将总量相同的O3多次投加可以获得明显优于一次性投加的去除效果;改性蜂窝陶瓷催化剂的使用寿命较长.  相似文献   
83.
环境信息公开说到底是因为中国的环境问题已经到了非常严峻的程度,因为中国正在经历一个大规模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与此同时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中国又承担了重污染的生产工作,成为了世界工厂,这使得中国脆弱的生态环境正在遭受巨大压力,水、空气、各种固体废弃物的污染都非常严重。这样的环境污染给人民带来了严重影响:3亿多农民没有安全饮用水,越来越多的城市水源地遭到污染破坏;100多个重点城市里,只有44%的城市的空气质量可以达到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84.
水溶液中新生态MnO2对苯酚的氧化作用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张立珠  陈忠林  马军  余敏 《环境科学》2006,27(5):941-944
pH是影响反应过程的重要因素,pH≥4的条件下,新生态MnO2与苯酚间主要发生吸附作用,而在pH<4时,新生态MnO2与苯酚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本文主要研究pH<4时新生态MnO2与苯酚间的氧化还原反应机理,并考察反应时间、温度及高价离子对苯酚去除率及溶解锰的影响.结果表明,时间对苯酚的去除率影响较大,反应10min苯酚的去除率可达60%以上,反应70min基本达到平衡,苯酚的去除率可达95%左右,溶解锰随反应时间变化不大.苯酚的去除率随温度增加而增大,但是变化幅度较小,溶解锰随温度变化不大.推测反应过程产生苯氧自由基及中间态氧化剂Mn3+.GC-MS测定苯酚的氧化产物为对苯醌和联苯酚.高价正离子Al3+能促进苯酚的去除,负离子PO43-不利于苯酚的去除.  相似文献   
85.
86.
根据2013-2018年莱州湾海域5个航次的监测数据,评价分析了表层沉积物的石油烃污染状况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莱州湾沉积物中石油烃含量范围为未检出~377.00 mg/kg,平均值为63.34 mg/kg,污染程度较轻微;各监测站位、年际之间的石油烃含量空间离散程度较高,差异显著性不明显,聚类相似度较低并且分组不明显;沉积物中石油烃含量空间分布趋势总体一致,呈均匀空间分布,局部区域存在含量高值区。分析结果表明,港口航运等人类活动是影响石油烃分布主导因素;沉积物中石油烃含量年际变化不明显,各监测站位年际变化较明显区域均呈SE-NW(东南-西北)方向分布。  相似文献   
87.
水体环境中天然有机质腐殖酸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亚军  马军 《生态环境》2012,(6):1155-1165
腐殖酸作为一种资源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它是影响环境生态平衡的重要因素,也是潜在的、可大力开发和综合利用的有机资源。腐殖酸类物质具有多种活性官能团,具有酸性、亲水性、界面活性、阳离子交换能力、络合作用及吸附分散能力。腐殖酸概念、理论出现了重大突破,已从传统腐殖酸重点或仅研究腐殖酸自身发生中的物质流动、能量转化规律,同时着眼研究腐殖酸与土壤、水体和生物多界面的环境过程和机理。文章主要以水环境为例,天然有机质研究历史、化学结构,对环境污染物效应和去除技术等几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的总结;对现代腐殖酸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8.
张静  杨忆新  马军  汤黎 《中国环境科学》2014,34(6):1457-1462
采用溶胶凝胶的方法制备CoOx-TiO2催化剂,对臭氧流量、催化剂投量、反应温度、草酸初始浓度、pH值等影响草酸去除率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催化机理.实验结果表明,溶液初始pH值对草酸的去除率有显著的影响,溶液初始pH值为3时,草酸具有去95.7%的最高去除率.催化氧化过程中草酸被彻底矿化为CO2和H2O.通过叔丁醇实验和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ESR)证明,在催化过程中有羟基自由基的生成,但羟基自由基并不是主要的氧化剂.草酸可能首先在催化剂表面发生吸附或者络合,然后被羟基自由基或者臭氧分子直接氧化.  相似文献   
89.
<正>在2023年7月17—18日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步伐,近5年要着重处理好五大关系——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的关系、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的关系、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的关系、以及“双碳”承诺和自主行动的关系,其中的两大关系指出要坚持系统观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综合运用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两种手段,努力找到生态保护修复的最佳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0.
O3/H2O2与O3/Mn氧化工艺去除水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石枫华  马军 《环境科学》2004,25(1):72-77
以硝基苯为代表性有机污染物,对比研究了O3/H2O2与O3/Mn氧化工艺去除水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效能与机理结果发现,2种催化氧化工艺均可以提高不易被单独臭氧氧化的硝基苯的去除效果,并且催化剂H2O2和Mn(Ⅱ)存在着最佳投量从已知的O3/H2O2工艺反应机理,并根据硝基苯的化学性质和水中剩余臭氧动态监测结果推断,O3/Mn降解硝基苯可能同样遵循自由基反应机理.向反应系统中投加H2O2和Mn(Ⅱ)还提高了臭氧的传质效果和有效利用率.对2种催化氧化工艺的特点和在实际水处理中应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