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安全科学   13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21篇
基础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随着水体污染的日趋严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已经提到日程上来。本文从生活污水净化沼气工程的技术特点和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提出几点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32.
马海澎 《劳动保护》2013,(12):50-50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及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集中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的通知精神,北京市从2013年6月至12月底,在全市集中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北京市朝阳区安监局在近几个月的执法检查中发现,在建筑施工、工业制造、物业管理等特种作业较多的行业领域,既存在未持有效特种作业操作证上岗作业的情况,也存在不少特种作业操作证发放中的乱象。  相似文献   
33.
当前,北京市朝阳区大部分生产经营单位"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体系基本建立,但应急预案各环节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有待提高,应急预案的动态管理和持续改进尚未形成。应急预案演练的设计、组织不尽合理,演练保障不够健全,演练科目覆盖不足、重点不突出,演练类型的目标不明确,演练的评估机制不完善,与应急预案的互动不够。  相似文献   
34.
为明晰宁夏电网转供电量增加的过网网损,选取3个典型代表日,采用网损分摊算法计算并分析了±660 kV宁东直流外送电量对宁夏电网统计线损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宁东直流外送导致宁夏电网潮流分布发生变化,增加了网损电量,引起宁夏统计线损上升。  相似文献   
35.
以常压介质阻挡放电-紫外辐射条件下制备的聚偏氟乙烯电纺纤维表面接枝丙烯酸(PVDF-g-AA)后的产物为载体,在水热条件下制备与纤维表面有化学键作用、均匀分布、直径0.5~2μm的ZnS/PVDF-K-AA纤维复合光催化材料.同时,以紫外灯为光源,甲基橙为目标降解物,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ZnS/PVDF-g-AA纤维复合材料的高催化比表面积和复合材料间存在吸附-迁移-光降解作用使其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效率,重复8次光降解后其仍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36.
<正>救援现场指挥人员缺乏应急救援专业知识,施救不当,是发生缺氧窒息及中毒事故的重要原因。针对这一普遍存在的问题,结合案例提出防范措施和建议。2010年11月3日19时左右,北京市某市政公司总包承建的某排水工程污水管线顶管作业工地,顶管劳务施工班长刘云带领工人王雷、李飞、张鹏(均为化名),到39号竖井下实施破管并加装顶帽作业。刘云、王雷和李飞3人在井下作业,  相似文献   
37.
通过对国内外黄土地基抗震处理技术研究历史和现状的介绍,分析不同黄土地基抗震处理方法的物理化学机制及其研究的主要不足,并根据地基处理研究的最新进展,结合黄土地基抗震设计的任务需求,探讨未来黄土地基抗震处理技术的研究方向.通过对现有研究和相关领域前沿性科学问题的总结发现:(1)不同黄土地基抗震处理方法的内在机制均主要针对黄土内的架空孔隙和弱胶结等特殊不良结构,通过增加土体密实度和土骨架结构强度,提高地基的抗震性能;(2)现有黄土地基抗震改良方法中,针对强夯法、挤密桩法的研究和应用较为完备,而在黄土地基设计中防灾目标的统一性、复杂应力及外营力条件下改良黄土的动力特性、新型环保加固材料在黄土地基抗震处理中的应用、黄土地基抗震处理技术的标准化等方面存在较大不足;(3)微生物环保固化技术在黄土地基抗震处理中的应用、改良黄土地基地震动效应特征及动力条件下的土—结相互作用、基于性能的黄土地基抗震处理技术及其标准化应是今后黄土地基抗震处理领域可能取得突破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8.
农作物秸秆结构复杂,酸化效果可能与传统糖类物料不一致。为方便考察纤维素类物料厌氧酸化效果,文章选取成分相对单一的滤纸为原料,考察了酶活浓度、反应时间、酵母菌接种量(F/M)等因素对纤维素经纤维素酶和酵母菌联合作用后的乙醇、乙酸产量的影响,及对厌氧发酵过程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当纤维素酶单独作用时,酶活浓度120 U/g、温度50℃、pH值4.8、水解24 h时可获得最大葡萄糖产率:73.7 mg/g(转化率为24.9%);纤维素酶和酵母菌分步糖化发酵(separate hydrolysis and fermentation,SHF)工艺中,F/M值为2:1、反应96 h可得最大乙醇产率:119.3 mg/g(转化率为42%);纤维素酶和酵母菌同步糖化发酵(simultaneous saccharification andfermentation,SSF)工艺中,F/M值为1:2、反应120 h得到最大乙醇产率:396.0 mg/g(转化率为58.2%)。F/M值为2:1、反应120 h时,SSF工艺比SHF工艺的乙醇产量提高了34.91%。  相似文献   
39.
针对输电线路建设项目相应的特点,构建输电线路路径方案优选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来确定评价指标的组合权重,改进传统的灰色关联分析理论,建立基于灰色欧几里德加权关联度理论的方案优选模型, 进行输电线路路径方案优选,同时结合某工程实.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通过灰色欧几里德优选方法得到的方案A3为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40.
随着国家电网推动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发展、电力设备智能化的提高,变电站站用直流系统蓄电池核对性放电试验存在工作人员需要人为监视放电试验全过程数十小时,容易造成工作人员现场工作时间长、精神压力大等问题,为此提出了智能化云端蓄电池核对性放电试验控制监测装置的研制。应用结果表明:该装置实现了工作人员不用在现场就可以随时随地监视蓄电池核对性放电试验全过程的关键参数,包括整组电压、单体电压(108节)、单体最高电压、单体最低电压(10节)、放电电流、放电时间等,放电情况不可靠时还可人为终止蓄电池核对性放电试验,本装置有效缩短了蓄电池核对性放电试验中工作人员在现场的工作时间,提高了直流系统日常维护的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了变电站站用直流系统供电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