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1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117篇
安全科学   68篇
废物处理   11篇
环保管理   38篇
综合类   322篇
基础理论   86篇
污染及防治   56篇
评价与监测   44篇
社会与环境   13篇
灾害及防治   1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3 毫秒
241.
利用矿物材料麦饭石高含铝量的组分特性,根据絮凝过程的基本原理,初次研制了具有特殊絮凝效果的无机絮凝剂。使用XRD分析仪和SEM扫描电镜对原材料和处理后的絮凝剂表面特性进行了表征分析,以水质的浊度和COD为处理目标函数,深入考察了投加量和p H的影响,得到了最佳的操作条件,并使用了Zeta电位仪,进一步探讨了絮凝前后水中Zeta电位对絮凝效果的影响。在投加量为600mg/L,p H为8时,污水浊度和COD去除率分别可以达到96.22%和82.50%,且絮凝过程具有矾花大、结构紧实、沉降速度快等特点。  相似文献   
242.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汾河源头区域生态安全格局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生态安全格局的优化是保障区域生态安全,维护生态系统稳定和提升生态系统服务的重要空间途径。以汾河源头区域为例,定量评估产水量、生境质量、土壤保持量三种生态系统服务,利用热点分析法识别重要的生态源地,考虑到河流在生态系统中复杂的作用机制,构建了两种模式的生态安全格局,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综合生态安全格局。研究结果表明:汾河源头区域共19个生态源地,占研究区面积的16.59%,三种模式分别构建了33条、42条、43条潜在生态廊道。网络结构评估结果表明:三种模式均可生成闭合的生态网络,优化后的生态廊道总长度为565.957 km,网络闭合度、节点连接率及网络连接度较高,成本比较小。此外,共识别了35个生态断裂点,明确了生态保护与修复建设的重点区域,以期为区域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提供空间指引。  相似文献   
243.
低温等离子体联合技术降解甲苯气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自制的纳米钛酸钡基介电材料为催化剂,以电工陶瓷拉西环为载体,利用介质阻挡放电产生的低温等离子体对常压下流动态含甲苯的空气进行处理,研究了电场强度、空塔气速、甲苯初始浓度及不同填料情况下甲苯的降解及臭氧产生情况,初步探讨了等离子体联合技术降解甲苯的机制,并进行了产物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甲苯降解率随电场强度的提高而上升,随空塔气速和甲苯初始浓度的增加而降低;随反应器内填料变化,甲苯降解率表现为催化剂填料》普通填料》无填料,其降解率最高可达95%.当电场强度》13.0 kV/cm时,臭氧浓度因受到过量的高能电子攻击而发生分解,表现为臭氧浓度随电场强度的继续增加而降低,故最佳电场强度为13.0 kV/cm.当9.0 kV/cm<电场强度<13.0 kV/cm,臭氧产量表现为催化剂填料>普通填料>无填料,纳米钛酸钡基介电材料大大增强了臭氧的产量.  相似文献   
244.
本文简要介绍了汽油添加剂MTBE对环境的污染及减少MTBE污染机理研究的进展 ,同时介绍了对我国汽油生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45.
空气相对湿度对连续恒温采样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实验按《环境监测技术规范》提供的方法,在采样前以曝气法驱逐浓H_2SO_4中的SC_2.1.实验部分1.1 浓H_2SO_4中SO_2的去除:在内盛100ml浓H_2SO_4洗气瓶前串接内盛50mlSO_2吸收液(四氯汞钾吸收液或甲醛缓冲吸收液)的吸收瓶,用以吸收环境空气中的SO_2.曝气试验的采气流量为0.2~0.5L/min.经过一段时间曝气后,在其后串联一多孔玻极吸收管,内装10ml吸收液采样分析,检查SO_2是否除尽(图1).  相似文献   
246.
SO_2监测所采用的四氯汞钾法(TCM法)或甲醛缓冲液法(BFA法)、NO_x监测采用的盐酸萘乙二胺法(G—S法)皆经过国内外众多实验室验证确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大气和废气部分》(以下简称《规范》)及《大气环境质量考核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提出了详细的实验操作步骤及质量要求。实验  相似文献   
247.
为探索土壤重金属污染调查最优网格尺度和布点优化方法,在中南地区某老工业园区附近农田进行了土壤采样分析,通过构建70 m×70 m、100 m×100 m、160 m×160 m和200 m×200 m 4种网格,采用Matheron矩估计法试验和地统计学方法,对土壤中镉(Cd)的污染空间位置估计精度进行分析验证.结果表...  相似文献   
248.
环境中N,N──二甲基甲酰胺的气相色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法采用直接注入水溶液样品,方法适应性强,水、气均可分析,浓度在1~100mg/L范围内的线性良好,相关系数0.999以上。灵敏度高,相对标准偏差小于4%,最低检测浓度为l.omg/L,回收率均在95%~105%之间。  相似文献   
249.
250.
选取超高交联吸附树脂(H-resin)和大孔吸附树脂(M-resin)作为吸附剂,采用固定床吸附法研究了单、双组分的正戊烷和环己烷在2种不同孔结构吸附树脂上的吸附穿透特性.结果表明:2种吸附树脂对正戊烷和环己烷的吸附主要依靠色散力作用,吸附树脂对摩尔极化率大的环己烷有更优秀的吸附能力.双组分吸附实验中,由于富含微孔的H-resin对不同组分VOCs的吸附作用力差别大,发生环己烷取代正戊烷的现象,并且取代随环己烷浓度升高而更加显著,但吸附温度由30升至50℃过程中,取代现象减弱.M-resin的孔主要分布在中、大孔区,对环己烷和正戊烷的吸附作用力相近,因而正戊烷和环己烷在M-resin上始终为共同吸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