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安全科学   60篇
综合类   6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抓好应急管理工作、确保社会大局安全稳定,责任十分重大。”2月17日召开的全省春节假期安全防范工作总结视频调度会上,省应急管理厅党委书记、厅长王中丙指出,要切实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到应急管理全过程。  相似文献   
12.
“我是人民子弟兵,既然献身消防,我就要把消防当作毕生事业,为人民利益赴汤蹈火!”从事消防事业16年,韶关市南雄产业转移工业园专职消防队队长蔡玉胜多次获评“执勤岗位练兵先进个人”“优秀士官”“十佳战斗班长”,先后参加各类火灾扑救、事故救援2000余起,抢救疏散被困人员1000余人,组织和参与各类消防宣传700余场次,被驻地群众誉为“最美平安卫士”。  相似文献   
13.
“红色!”"红色!"“又是红色!”进入秋季以来,广东全省创记录地连续近百日没有发生有效降水,大部分地区森林火险气象等级持续保持在高位,红色预警信号持续60多天。进入12月,全省的森林预警信号,更是出现了所有21个地级以上市齐刷刷“一片红”的危险形势。冬季到来,大量草木枯死,林间可燃物已大大超出每公顷30吨的警戒线,农事烧杂烧荒、工程人员取暖、森林旅游野炊等野外用火也逐渐增多,加之林区阵风等级不断加大。广东森林防火遇到了史无前例的严重险情。  相似文献   
14.
在广州市越秀区藏着一座英式风格的建筑,它曾经是民国时期的广州第一高楼,也是广州市消防局的旧址,承载着广州消防近百年的历史,到现在继承它的是越秀区文明路消防救援站。救援站担负着广州市中心城区约4.5平方公里灭火救援、抢险救援和消防安保任务,年平均出警500多次。连续多年荣获"先进中队”“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得到国家、省、市、区各级领导的肯定,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15.
3种载体固定化菌藻共生系统脱氮除磷效果的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3种不同载体(海藻酸钠、聚乙烯醇、复合载体),分别将小球藻和栅藻与活性污泥固定成菌藻共生系统,制成菌藻凝胶小球,单独菌、单独藻的凝胶小球,用于处理人工污水。结果表明,(1)复合载体固定的菌藻共生系统氮磷去除效果最好,PVA载体的脱氮除磷效果次于复合载体优于海藻酸钠;(2)固定化菌藻共生系统的脱氮除磷效果明显优于单独固定菌和单独固定藻,固定菌的效果较差;(3)3种载体包埋下的固定化小球藻的脱氮除磷效果均较相同载体固定化的栅藻效果好。  相似文献   
16.
这是一支连续20年摘得“基层建设标兵救援站”称呼的永葆先进的队伍;这是一支荣获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等称号的“标兵中的标兵”队伍;这是一支荣立集体三等功1次、3人次荣立个人二等功、51人次荣立个人三等功、1人被评为“南粤十佳消防卫士”、1人被评为首届“南粤消防救援卫士”人人争当标兵的队伍。  相似文献   
17.
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的创建,为基层开展应急管理工作提供了载体、平台和抓手。广州市黄埔区应急管理局、广州开发区应急管理局党组成员谷林直言道,“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的创建对推动应急管理工作当然有利!”十几年前全国各地陆续启动了“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建设,要求社区在组织管理、灾害风险评估、应急预案、宣教培训、基础设施、居民安全素质、多方参与等方面加强建设,促进了社区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春阳普照,位于霞山区的湛江港码头一片繁忙,各种大大小小的储罐、蜿蜒的管线、庞大的油轮,各种运输车辆往来穿梭、各个岗位繁忙有序,处处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霞山区是国家确定的全国53个危险化学品重点监管县区之一,现有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经营企业54家,重点危险化学品企业主要集中在临港工业园,是广东省重要的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地区。  相似文献   
19.
随着MBR的广泛应用,为控制膜污染导致高运行成本问题,优化新型平板膜MBR的曝气条件成为目前的一个研究热点.本研究通过使用CFD Fluent软件,结合多相流模型和湍流模型进行超薄平板膜MBR的高质量流态模拟,量化膜面剪切力,并从流场及膜污染角度分别对3种气水比(10∶1、15∶1和20∶1)工况下的MBR进行了优化分...  相似文献   
20.
通过矿井水微量油处理工艺试验,研究了混凝剂和吸附剂的最佳投加量、PAC和PAM的最佳配比、吸附接触时间等技术参数与矿井水中微量油的去除率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混凝剂PAC与PAM最佳投加量的质量浓度分别是200mg/L和2mg/L;只投加吸附荆颗粒活性碳,微量油的去除率不高,其最佳投加量质量浓度为40mg/L;吸附接触时间对微量油去除率的影响不大;采取混凝、沉淀、过滤、吸附复合工艺,矿井水中微量油的去除率能达到96%,出水清澈,浊度≤2NTU。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